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7喜欢:0
讨论一个问题之前,首先得把概念的内含与外延界定清楚,否则就容易产生混乱,也说不清楚。比如,什么叫社会效益,什么叫经济效益。如果经济效益是指企业的盈利,那社会效益是什么,就业算不算,税收算不算,消费者获得的体验和满足感算不算?那个体验和满足感更有社会效益?这样追问下去,可能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
引用:
2024-03-14 10:29
各种生意,在经济效益之外,还有或多或少的社会效益。
比如图书、体育的社会效益,大于其经济效益。
游戏、烟草则相反,社会效益远低于其经济效益。
可以认为,不同产业、企业贡献的GDP中,社会效益的含量,高低不同。
前些年,社会效益含量低的产业,越来越大,占比越来越高,比...

全部讨论

就业税收当然算经济效益啊,可以用GDP来代表了。
社会效益,就是掏钱的人,得到了什么,得到的与掏的是否相称。花1万买个房子,改善了居住,这是社会效益。花10万,也改善了,但不划算了,社会效益低于经济效益了。
至于房地产带动的产业,这是经济效益。地方因此有钱改善基础设施,这还是经济效益。GDP都统计进去了。
以及无关人士,比如被酒驾撞了的人,对他们来说没经济效益,负的社会效益。
基民,掏了钱,贡献了GDP、税收、就业,最后亏钱了。这也可以算是负的社会效益。
游戏带动了GPU的进步,这还是经济效益范畴。
我想表达的就是,我们现在的GDP,越来越无聊,越来越没有获得感。是因为同样的GDP,带来的社会改善越来越低了,副作用反而越来越大了。
因此带来了一些监管风险、舆论风险......

03-14 15:46

这个在经济学上是有明确定义的,叫外部性

“社会郊益就是掏钱的人,得到了什么,得到的和掏出的是否相称”。这个界定根本经不起推敲呀。按这个界定,社会效益就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主观评价。因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社会效益评价,同一个人同不同时候也有不同的社会效益评价。另外,按这个逻辑,只要交易是自愿达成的,就是认同和接受其社会效益的。

03-14 12:36

您的这个“获得感”是怎么衡量的还是您觉得?这个“社会改善”具体指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