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民的名义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6喜欢:0
私募债猜想是做非标提高了收益。私募里量化是有好产品的,公募限制太多,私募做量价因子有很牛的,多头的话投资限制和策略都类似,公募长期验证的基金经理也有不少,收费还少,我觉得公募更好。

热门回复

2020-01-21 09:29

互联网平台的主动来服务我也没有 只是我电话过去或在线找他们可以第一时间理我 感觉也就比其他人多了条专线通道而已吧,不过我也没去积极寻求过 银行平台的是有人很积极来服务的 而且有点太积极了

2020-01-21 10:09

兴全恒益债券get,强势围观[围观]

我偏爱二级债,历史这个品种长期回报在8%左右,在某平台上建了个组合选了这五只基,每只20%,选股债都有牛人坐镇的管理人。
易方达稳健收益债券A
东方红汇利债券C
东方红汇阳债券C
鹏扬汇利债券C
兴全恒益债券C

嗯,买了专户有专人服务你吗?如果有我觉得底层的分散度可以多了解下。中性策略我一直不喜欢,beta都对冲掉了,很难提前知道谁有能力获得alpha,又受政策环境影响大,投资了还要老去关心,总结起来中性策略不适合长期投资。

2020-01-21 09:05

恩 不过我说的也不是私募债以及激进下沉信用的,近一年我基本是避开非标 近一年来许多平台方面的推广也是以标固较多,也算是在规避风险。觉得有一个原因除了管理能力外,大概率算一个的是封闭原因,杠杆高,规模也相对较小。调仓以及打新收益会有优势。
不过我去年也有比较失败的三笔私募投资,而且三笔均是中性策略,两个产生微利,一个至今亏损。猜想可能是市场波动率较低,套利难。不过我确实感觉中性策略做得好的不太多,买之前也看过策略历史业绩,但实际业绩跑下来差的感人。
另外就是我觉得许多人可以从公募基金管理的专户产品开始接触私募,我觉得总体要比其他私募更安心以及信息披露

2020-01-21 08:39

推荐个公募?张清华和过钧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