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的天时地利与人和及投资机会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0回复:15喜欢:27

 

#飞驰吧新能汽车#

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今年无论美股,还是A股,与新能源相关的公司都有巨大的涨幅,关注度日益提升,许多新能源基金也赚的盆满钵满!那么,为什么是新能源行业呢?中国新能源行业未来的发展前进如何?借本文,谈谈当前新能源发展的天时,地利与人和,在雪球当然也要关注相关投资标的,梧桐浅显谈谈认识与看法,欢迎各位的批评与交流!

一、天时,宏观方向

1、国际环境:美国总统选举落幕,拜登利好新能源。 

11月的美国大选,绝对是中国人民,尤其是A股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事件之一。目前看,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取得最终胜利,总统权力交接提上日程。相比于现任总统特朗普的能源政策,其任内退出《巴黎协定》,在节能技术和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开历史倒车,重视广大化石能源公司的利益(传统共和党政策)。拜登却对新能源格外重视,是其施政纲领的重要部分。拜登在竞选时承诺若最终当选美国总统,将会推行绿色能源战略,不仅将会重返巴黎气候协定,同时计划投资 1.7 万亿美金加快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覆盖包括光伏,风电及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新能源细分板块。通过重新延续奥巴马时期的各项排放及油耗政策,将在未来为美国补齐新能源汽车这块短板。美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迎来政策暖风,这也是近期产业链大涨的原因之一。

从拜登的竞选官网上汇总到以下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政策:

1.通过出台联邦法律/刺激政策加强政府端的新能源汽车采购换装(300 万辆规模); 

2.恢复电动车税收减免政策,通过税收减免及其他优惠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以旧换新机制(旧的燃油车换新能源车可获得返现,折扣等);

3.重新提高燃油车油耗标准,通过严苛的技术标准鼓励车企向零排放转型,鼓励新能源新技术标准;

4.设定目标到2030年全美的校车全部转为零排放汽车(50 万辆);政府公共部门会优先选择新能源汽车;

5.加大对配套充电设施建设的投资,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造50 万个充电站,以及通过EVITP项目培训大量持证的基层工人,同时加大对电池研发和生产投入;

图1 拜登施政纲领中与电动车有关内容汇总:


2、国内环境:新能源产业规划印发,政策大力支持。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强调“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下,汽车与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提出融汇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变革性技术,共同推动汽车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此外,《规划》明确指出,推进自动代客泊车等技术发展应用,推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在 2025年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2035年实现规模化应用。 

根据《规划》内容显示,明确了新阶段的首条基本原则为“市场主导”。强化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产品产能布局等方面的主体地位。并给出了明确发展愿景,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动力电池、驱动电力、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

根据《规划》指出,在新能源车技术层面要深化“三纵三横”研发布局。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以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三横”。

智能汽车产业链融合汇聚新一代半导体、通讯射频、视觉、声学、AI 等多方面技术,并集合而成新的汽车展示平台,在大方向上,存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三大相关科技产业链的投资机会,会提升许多公司的业绩水平和产业链规模。

图2《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政策汇总


图3《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内容和重点


二、地利: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三大独特优势。

1、庞大的市场规模

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拥有14亿以上人口,且汽车生产和销售连续多年已经高速增长,规模庞大。目前,全国汽车保有量约2.6亿辆,年汽车销量约为2500万辆,二手车交易量约1500万辆,中国汽车消费年总市场规模已经接近10万亿元大关。其中新能源随着各种政策与消费习惯的改变,需求增长更加迅速。人们对这新能源汽车的一个追求也越来越提高。

新能源汽车的传统顾虑正在逐步解决。续驶里程短、售价过高、充电困难等是短期内影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顾虑因素,但以上问题正在逐步解决:

1) 动力电池技术迭代、成本快速下降,纯电动汽车在续驶里程与传统燃油车差距不断缩小的同时总持有成本逐步与传统能源汽车平价;

2) 新能源专用平台成为主流车企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普遍选择,催化新能源汽车品质颠覆性提升;

3) 公用、私人充电设施在全球主要汽车市场快速普及,充电便利性提升。 除了加速快、静谧性好等电机自身特性带来的先天优势外,新能源汽车也是智能网联技术的最佳载体,中长期来看,新能源与智能化、信息化的融合发展将推动汽车技术的颠覆性进步。

综上,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主动购买意愿的持续提升。

图4新能源汽车购买主要影响因素


2、新能源车补贴,积分等政策支持

一、新税收优惠政策

新能源汽车税收主要有购置税和车船税两种,2020年4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有关政策的公告》支出,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2018年7月财政部发布《关于节能新能源车船享受车船税优惠政策的通知》支出,自发布之日起,对新能源车船,免征车船税。纯电动乘用车和燃料电池乘用车不属于车船税征税范围,对其不征车船税。

二、财政补贴政策

汽车补贴政策虽然多变,且有逐渐减少的趋势,比如补贴自2017年开始明显退坡,2019年加速退坡,但原计划于2020年退出的补贴政策,因市场销量不及预期及疫情影响,延长2年至2022年。从2013年至今,工信部联合其他部委先后发布7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通知文件,5次调整财政补贴标准引导市场走向:以R≥400km纯电动乘用车为例,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里程补贴标准分别为6、5.7、5.4、5.5、4.4、5、2.5、2.25、1.8、1.26万元。补贴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有很大的的刺激作用。

三、新能源双积分新政策

积分标准趋严,供给侧构筑长效驱动机制。2020年6月,工信部发布《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相比2017年9月版本,变化主要体现在两点:1)鼓励发展低油耗车型,回归节能减排实质—低油耗乘用车的生产量或者进口量2021、2022、2023年分别按照其数量的0.5、0.3、0.2倍计算;

2)新能源积分标准趋严,单车积分下降,比例要求逐渐提升—2019、2020、2021、2022、2023分别为10%、12%、14%、16%、18%;纯电动乘用车单车车型标准积分为0.0056×R+0.4,上限3.4分;而2017年9月版在0.012×R+0.8,上限5分。

3、中国的能源结构:电能充沛,石油短缺

中国的能源结构不平衡,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世界石油储量排名第一是委内瑞拉,第二是沙特。他们的人口和土地相当于中国一个省甚至不如,人均石油储量占比却很高。我们呢,储量排名在10名以外,被庞大的人口基数瓜分后,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内新探明储量不断增加,仅仅只是量变,没有也基本上很难有质的变化。这就导致一个很尴尬问题,作为人口、科技、地位不断向上攀升的国家,头顶始终悬着一把能源之剑。每年都要从中东和非洲进口大量的石油,且石油战略储备极低,一旦运输线中断,则危害国家安全。

图5石油储量分布图


图6 石油探明储量及占比情况


短时间之内,石油仍然是最稳定的工业资源。尤其对军工装备而言。我国战略石油储备仅能支持30天,比日本还要低几个月。放眼现今世界局势,我们获得石油最稳定的来源就是俄罗斯及中亚地区,国内产量一方面耗费快,一方面不适宜过分开采。虽然也可以从沙特进口石油,但沙特是美国盟友,我们是否能持续与那里做交易,没有人敢保证。而节约石油的最好办法就是能源消耗形式转变。目前新能源的核心是电能,获得电能主要方式有水电、风电、火电和核电。尤其是核电,燃料足,能量大,未来有无限发展空间,获得电能将变得简单经济。曾有人抬杠说,最初做新能源车为了环保是忽略了中国现在以火电为主的事实,他们认为,火电烧煤,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这其实是凭借主观臆断的谬论。举个例子,新能源汽车中增程式混动汽车虽然也烧汽油,却是以发动机最经济工况燃烧去获得电能,排放污染远低于传统汽车。火力发电也是如此,煤炭消耗同时,已经有完善的废气处理方法减少污染,平均下来远远低于传统燃油车废气造成的污染。

图7 中国能源结构分布图



三、人和:公司及产业链支持

自资源供给侧改革的大浪淘沙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各环节中的优质核心资产坚挺成长。从上游原材料、中游零部件再到下游的整车及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各环节都在持续完善,并不断涌现出吸引全球资本的核心资产。在上游原材料链条中,我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持续发现大型锂矿的锂资源、世界储量第一的稀土资源等,为赣锋锂业江特电机等原材料企业发展奠定基础;在中游零部件链条中已出现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等核心资产,而特斯拉、大众 MEB 的国产化也将为国内零部件配套厂商提供成长机会,如三花智控旭升股份等企业将从特斯拉入华中受益;在下游整车及服务链条中,比亚迪拓普集团等企业从我国广阔的新能源车市场中受益,迅速成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整车及服务提供商。当新能源车产业革命大势来临,从供给侧改革大浪淘沙中脱颖而出的核心资产,将持续从中受益。

图8新能源产业链及相关上市公司


图9新能源产业链上市公司汇总表


中国四大原材料龙头企业完善而竞争性强,国产四大材料龙头企业已经成功进入海外电池巨头供应链。

(1)电解液环节:新宙邦天赐材料、国泰华荣等巨头已经进入 LG 化学、三星 SDI、松下三家巨头供应链。

(2)负极材料:璞泰来、杉杉的人造石墨产品优势明显,进入了 LG 化学、三星 SDI 供应链,贝特瑞凭借在天然石墨领域的优势进入了日韩供应链。

(3)正极材料:当升科技杉杉股份等打开新客户。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4)隔膜:恩捷股份全面配套海外锂电池企业,苏州捷力进入 LG 化学消费类高端隔膜供应链,星源材质多年保持向 LG 化学供应隔膜。以 LG 化学中国工厂为例,其动力圆柱电池关键原材料已经接近 100%实现国产采购,在国内动力软包电池也已实现 50%以上国产采购。

图10 LG化学,三星,松下三家国内合作厂商



国内电池材料企业领先的产品力,产品力是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宁德时代比亚迪通过 CTP 电池创新持续保持全球一梯队地位。在全球化过程中,恩捷股份通过与帝人在专利领域相关合作确立了竞争壁垒,巩固并强化了自身优势。

图11 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的领先科技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公司众多,涉及领域广泛,投资的机会也有很多,如果仔细阐述和分析,恐怕可以谈论三天三夜之久,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里梧桐只推荐一个A股公司和一只ETF基金,是梧桐认为有最大概率成功的。 

四、最看好的A股公司:上汽集团 600104 ——最强的合资+最强的自主合力而成最大的汽车集团

上汽集团是国内最大的汽车制造集团,旗下业务涵盖整车研发、生产和销售,相关汽车零部件、服务贸易以及金融业务。伴随国内私家车普及度提升、乘用车销量快速增长,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两大合资品牌加速导入车型,销量双双突破 200 万辆级别,成为公司重要的现金牛业务。而自主车方面近几年上汽乘用车依托荣威和名爵品牌快速发展,已经拥有完善的产品矩阵。公司积极布局新四化业务,以实现从汽车制造商到汽车服务供应商的转型。

合资、自主皆有亮点,新业务和海外领先布局。分品牌看:

1)上汽大众保持稳健增长,MEB 平台和奥迪车型陆续于 2020 年开始投产、带来增量,斯柯达通过独立销售重塑品牌定位;

2)上汽通用已经开始积极调整战略,通过新增四缸机车型、核心产品全新换代,实现产品认可度修复,带动量价回升;

3)自主方面,国内车市的中低端需求复苏,以及尾部自主品牌出清带来的格局改善,荣威和名爵双品牌已经形成足够差异性定位,双轮驱动上汽乘用车增长,基于全新 R 平台的新宝骏产品序列带动上通五菱乘用化转型,实现销量和盈利触底回升。

目前公司新四化 业务布局较为完备,凭借大企业内外优势实现向汽车服务供应商的转型;而海外出口连续四年保持第一,将对国内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形成良好的对冲。

公司的新四化战略执行很到位,很成功。依托集团丰富的资源优势,公司在面向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的新四化(智能网联化、电动
化、共享化、国际化)以及海外市场领先布局、快速发展。2019 年公司实现整车出口及海外销售35 万辆,同比+26.4%,整车出口销量连续 4 年排名全国第一,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集团新能源销量达到 18 万辆,同比+26.8%,位列全国第二,其中以上汽自主为主,名爵 EZS 纯电动 SUV 开始在欧洲市场销售,单一车型出口量超过 1 万辆,合资企业也在加快完善新能源产品类型。

图12上汽集团新四化业务相关布局



上汽智己横空出世

由上汽集团、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集团三方联合打造的百亿级“巨无霸”项目——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智己汽车”,于2020年11月26日正式启动,同时宣布落户浦东新区张江智能园区。作为全新的用户型汽车科创公司,智己汽车致力于成为“智能时代出行变革的实现者”,将坚持机制与技术创新双向并举,用户与企业价值共生共赢,全力探索实现“软件定义汽车”,开创用户价值企业新时代。

作为一家科创公司,智己汽车重构传统汽车行业的生产模式和营销模式,专注于产品和技术创新。充分把握5G时代必然会出现的内容创作、即时分享等热潮,智己汽车打造全新的电子电器架构,从底层打通整车与驾乘体验高度相关的ECU控制器,将客户场景和汽车感知充分融合,鼓励用户进行高度自定义,实现汽车智能化宽度和深度的全新突破。

为此,智己汽车成立的专属的智能出行研究院,聚集了全球精英科创人才,打造“一横三纵”的国际研发体系。其中,整车研发中心作为“横轴”,将对数据驱动中心、智能驾驶中心、以及前瞻造型中心实现“业务贯穿”。

与此同时,中国新生代消费群体的崛起驱动了国民品位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成为全球消费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新力量。作为“品牌合伙人”,三位国际顶尖的建筑、新媒体艺术、新锐艺术品大师,将倾力赋予智己汽车更多人文内涵和艺术底蕴,引领用户运用艺术的思维,共同创造精致、丰富、有趣的AI智能出行新体验。

作为上汽集团的“一号工程”,智己汽车承载了中国最大汽车集团机制改革创新、品牌向上突围的重任。上汽集团60余年的专业造车经验、深厚的技术积淀、完善的零部件体系、全球化的布局、充足的资金储备、丰富的合作资源,为智己汽车构筑了最坚实的基础。

同时,浦东新区将利用张江高科技园区世界级的高科技产业集群生态和AI、芯片等核心技术资源;全球互联网巨擘阿里巴巴将以用户的大数据、达摩院的最新技术、阿里云等生态圈的协同优势,共同为智己汽车全面赋能,助力其抢占全球智能汽车领域的先发高地。

上汽过去始终是优秀的公司,现在依然是,且未来的布局超前,市场竞争性强,区位优势好,领导能力强,但是目前市值却只有3000亿元,远远低于比亚迪,长城等汽车企业,所以梧桐目前最看好上汽集团。

五、最看好的新能源汽车ETF——博时中证新能源汽车ETF,优秀的博时团队+优秀的赛道共同组成优秀的新能源汽车ETF基金。

博时新能源汽车ETF基金的主要优点:

第一、紧密跟踪,分享指数收益

作为交易型开放基金,博时中证新能源汽车ETF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跟踪目标为预期日均跟踪偏离度的绝对值不超过0.35%,预期年化跟踪误差控制在4%以内。同时,产品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的成分股和备选股,投资比例不低于90%,指数化投资一方面是透明度高,投资风格的确定性强;另一方面能够实现投资组合的分散化,降低风险。

图13 博时中证新能源汽车ETF的产品要点


第二、低费率高灵活度,提升投资效率

低费率是ETF基金的一大优势,博时中证新能源汽车ETF管理费费率和托管费费率分别为0.5%和0.1%,明显低于普通型股票基金的费率(平均管理费率为1.3%。托管费率为0.22%),能有效节约投资者的成本。同时ETF兼具一级市场的申购赎回机制和二级市场的买卖机制,交易灵活,流动性强,资金的使用效率高。

图14新能源汽车ETF的产品费率



第三、优秀的博时基金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7月13日,是中国内地首批成立的五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致力为海内外各类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提供专业、全面的资产管理服务。博时基金是目前我国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截至2020年9月30日,博时基金公司共管理233只公募基金,并受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委托管理部分社保基金,以及多个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及特定专户,管理资产总规模逾12159亿元人民币,剔除货币基金与短期理财债券基金后,博时基金公募资产管理总规模逾3655亿元人民币,累计分红逾1335亿元人民币,是目前我国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

全面打造指数投资品牌,指数团队投资经验丰富。指挥指慧家是博时基金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个性鲜明,层次丰富的全领域指数投资工具。旗下涵盖核心宽基,特色主题,海外商品,债券等多个类别优秀指数产品。截止6月30日,产品总规模超450亿元,拥有指数投资能力出众的团队——20名专业研究和投资人员,囊括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助理,研究员等职位,行业经验丰富。

图15 博时指慧家系列产品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一个巨大的主题,蕴含很多投资机会,当前汽车行业已经反转并迅速起飞,加上如今的天时,地利与人和,相信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和追捧,所以及时上车是投资者的最佳姿势。如今,新能车发车$新能汽车(159824)$在即,那就坐上新能源的时代列车,一起赚钱吧!

 @今日话题   $比亚迪(SZ002594)$    $上汽集团(SH600104)$  

全部讨论

2020-12-03 21:28

晚上转发下此文章,提高阅读量!各位友,欢迎多多转发
晚安,明天大涨

2020-12-08 18:02

可惜写了这篇,木有赏金!@今日话题

2020-12-04 11:01

好文学习啦。。。

2020-12-04 10:59

新能源板块今年涨幅大,考虑回调之后再买入吧!

2020-12-04 10:59

2020-12-04 10:08

同看好上汽集团,市值与行业地位不匹配,上汽的历史经营优秀!

2020-12-04 10:06

2020-12-03 21:38

2020-12-03 08:51

2020-12-02 21:57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