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真相的群众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94喜欢:39
从发展的潜力而言,我觉得武汉更大。中国经济,整体上有往内地转移的势头。

热门回复

2020-12-18 22:07

因为不是上海先带动而后形成了长三角,而是富庶的长三角必然会孕育出一个龙头大都市。北京的经济地位是政治的特殊产物,华北平原本不具备这种经济能力。

这是经济结构导致的。
北京是金融和互联网行业为主,这两个行业,提供的就业机都数量较少,学历要求较高,所以就业机会对周边没有地域溢出。
比如说,西城区的金融央企,上地的互联网血汗工厂,招的都是全国各地来的大学生,不但无法给河北廊坊的农民提供就业机会,甚至都无法给密云扶贫。

关于武汉还是苏州,我这个武汉人来说一说吧。

首先讲城市定位,武汉肯定是更高级别的,这个毋庸置疑的,作为中部未来可能最好的城市,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的期待是当下,那么苏州肯定更好,如果是未来,那么武汉潜力更大

其次,武汉都市圈,圈子小更务实。
1)从半径150公里的“1+8”武汉城市圈到半径80公里的武汉大都市区,范围更小的都市圈规划更具可操作性。
2)武汉产业链沿武鄂黄黄、武咸、武仙、汉孝等发展廊道向周边城市延伸,完善都市圈功能布局和产业体系。
3)高铁、鄂州机场建设加强水陆空交通枢纽,城际铁路网将串联武汉都市圈。

武汉目前还是处于基建还债时期,在本世纪的前十年,也就是我读大学的那几年,武汉在基建是落后的,那个时候说实话武汉是最大的县城是没错的。
从2010--2020年这十年里,地铁---高架这两项让这十年武汉是全国最大的工地之一,现在基本上来说路面的交通设施差不多了,多半就是地下设施了。2024年,武汉将建成12号线等项目,形成共14条线路、总长606千米的地铁网。基本上交通建设是不需要担心什么的。

武汉一直都是教育大基地,但是学生毕业后留在武汉的比例是不高的,可以说是低的,从我自身感受来说,原因有两个:本地没有像样的大企业,所以武大,华科这样的学生出来后不去北上广,感觉有点亏待了自己读书这么多年,另外就是华科的不少去华为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武汉的整体收入水平不高,而且那个时候的武汉不像一个中部的核心城市的样子。但是这两样现在都有所改观了。城市发展和面貌不用说了。霍尼韦尔、华为、小米、阿里巴巴中部总部都在武汉,未来相信会越来越多的。

在“光谷”,已形成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和最 大的激光设备生产基地,
在“车谷”,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基地正在加速扩容,今年内成为全国最大的 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示范区,
在“网谷”,国内首个、目前唯一的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一期已基 本建成,
在“星谷”,商业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加速形成拥抱“太空经济”。


再者,这次疫情虽然给武汉带来了灾难,但是另外一方面来说也是有好的一面的。首先,知名度,起码武汉现在是全球知名度最高的国内城市之一了。其次,疫情导致的整个医疗系统和政务系统的改善是显而易见的。最后就是中央的政策支持和扶持。

武汉的医院实力其实很强的,全国前十五的医院,武汉有两个,协和和同济,这在一个城市来说是非常少的。

武汉的学校实力也是很强的,全国前十的学校,武汉也有两个,武大和华科

整体上武汉的房价不是很低,收入水平也不高,和房价也是对应的。武汉的整体居民还没有摆脱那种老武汉的风格,哈哈哈,这里来了就能体验到的。

北京的经济结构主要是由两类组成:知识类和总部特权类,要求都是高度集中的,缺乏贸易类

我觉得根本原因是金融、互联网、文化这几个北京优势的产业的产业链短,几乎不需要上下游企业。

2020-12-18 21:52

内地的营商环境还是不太行的相比沿海 我是浙江这边的很明显差距很大。服务意识差很多。浙江很多周边过来打工的 安徽 江西 有和他们聊天 不过这两地不算内地 浙江这里基本放水养鱼多 内地很多不养鱼先抽水

石家庄是河北省都搞不一定。
以前我所在单位参加一个行业协会,各会员轮流做东,有一年轮到河北的会员做东,讨论在哪里开会,有说石家庄的,有说承德的,有说秦皇岛的。最后有个会员一锤定音:干脆在北京开吧,位置最中。就这么定了。

2020-12-19 00:06

前几天正好看到一个数据,不是很准确,大概铁路每吨每公里的成本是5分钱,水运只有1-2分钱,公路就贵得多,可能要一毛多,水运是最便宜的,上海是通江达海,依托长江经济带和江浙轻工业基地,怎么玩都是贸易枢纽和金融枢纽……

北京本身的地理位置远不如上海,但其实也处在华北平原通往东北平原的咽喉位置,在古代也是贸易枢纽,但陆运成本还是太高……

//今年看过一位海运人员写的论文,他们那艘船是一条2万TEU集装箱船,从深圳到汉堡,总行程是30天,一个标准集装箱是1500美金,满载时总运费是3000万美金,扣掉安保、油耗、通讯费、引水费、靠泊码头费、伙食费、绑扎费、工资、苏伊士运河过桥费等各开支,跑一次单程能赚1.5亿元人民币的毛利,可能数据略有夸张,但能赚这么多钱主要还是靠水运成本低。

城市的发达主要靠贸易,要贸易就得有交通,而水运是最便宜的,所以“通江达海”的城市更富裕、更干净,全世界都一样。

2020-12-18 22:24

上海也以金融为主,应该对学历的要求不比北京低,但周边经济活力十足。个人鄙见,更多是地区文化和制度差异导致的[笑]

2020-12-18 22:34

长沙最大优势就是控制房价,不忘初心,首屈一指[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