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鹏2003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1喜欢:11
新增风机的利用小时数不能用存量风机利用小时数的,这两个数字差距挺大。

新增风机越来越大,利用小时数也大幅提高。2022普遍已经5兆瓦。海上更大。

5兆瓦的陆上风机江苏扬州的风资源实际大约可以做到2600小时,黑龙江内蒙普遍3000小时。大约用2700小时这个数,可能准确一些。

风光电假设150吉瓦的新增装机,风光各半的话风0.75*2700=2025,光0.75*1126=844.5。加起来大约2869亿度。

最近五年,水电年均新增12吉瓦,新增电量0.12*4400=528亿

最近五年,核电年均新增4吉瓦,新增电量0.04*7000=280亿。

三者总计2869+528+280=3677亿度。
这个大约占比2021年用电量8.31万亿度的4.4%。这个可能基本满足中国的新增用电量需求。

可能今年装机或者明年就可实现这个装机增速,具体到电量就是明后或者后年实现。

换句话说,煤电领域的碳达峰可能提前了五年,大约2025年。煤电需求见顶后,对煤炭行业,要比一下需求和供给哪个下降速度快。这个是煤炭能力圈内的人才能搞懂的事情。

热门回复

觉得要多方面看,湖南、贵州、江西、湖北、广西等地还有许多1800左右的风电场,现在开发的资源越来越差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整体新增项目利用时数会高于存量项目,赞同这个推论,包括光伏电站,现在完全不限制容配比,直流侧超装在中东南很普遍,广西甚至都超装了50%,交流侧小时数有很大提升。
但也要看到波动性的问题,比如风电和水电,因为来风和来水,年际利用小时数相差100和200小时很正常,很容易供给端就有1000亿度的正负偏差,对其他电源年际的边际需求影响很大,尤其对煤电和煤炭的边际需求。

2023-01-11 09:05

哪怕是新增的风光,利用小时也不能简单粗暴直接加,比如风光在用电低谷时出力,大概需要储能比如抽蓄来消纳,那么利用小时还得再打个75折

2023-01-11 09:18

是的,优质的陆地风场资源基本上开发殆尽了,其实新建风场的利用小时数说不定还是更差的;至于海风么,现在还做不到平价上网,换句话说就是成本更高,理论上要么提升电价要么技术进步,短期内来看技术进步是做不到的,这也就是说要煤价跌导致电价下降的循环下的话, 海风投产的可能性就更低了。再有就是储能了,大部分风光项目平价上网,都还没考虑储能成本呢

2023-01-11 08:19

风光利用小时数和水电利用小时数不是一个概念……水电利用小时数主要受限于来水,风光一方面是受限于天气,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是受限于上网能力……离开电网谈新能源利用效率毫无意义

2023-01-11 08:46

风光增加的电量也不能直接相加,光伏肯定是打折扣的,风电和负荷曲线也不是拟合的,用电需求有时间曲线,比如光伏集中在用电低谷期,又需要其他储能顶上,后续新能源发电持续增长以后这个问题会越来越突出,最后增量大部分是风光可能导致新的弃光弃风。

2023-04-10 20:20

对,叶片增长后利用时间会增加一大块

还准备拿多久,把年报炒完就先出了,看一季度煤价再说什么时候进

还有台风海啸潜在风险

数据增在多有用吗?煤价跌了吗

2023-01-11 09:18

按你的推演看,风电资源丰富地区内蒙黑龙江的电能不能及时消纳?毕竟当地每年2000-3000亿度电的增量是消耗不了的,调出的话给谁?不是你的线性思维弄几个之前的数据按模型做数据题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