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干货】重疾险该买多少保额?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文是宜说财研社【香港保险干货】系列第 2篇文章


微信公众号丨宜说财研社

作者丨大欣宜


很多客户向我咨询保险时,第一个聊及的险种往往是重疾险,在我们谈及重疾险的保额时,他们经常这么说:


A: 别人买多少,我就买多少…

B: 保费买个2万块就够了…

C: 保额100万吧,治疗一个癌症应该差不多…


还有保险顾问这样告诉客户:


30万起步,50万凑合,100万小康…

如果这样回答,那么还是没有搞清楚,重疾险买来究竟是做什么的。我们在买买买之前,肯定会先了解产品能为我带来什么,这也是它存在的意义。


那你知道重疾险存在的意义吗?


重疾险的发明者Dr. Marius Barnard是南非的一位医生,两位病人的不幸经历让他提出了“重疾险”的概念。


一位34岁的单身妈妈在完成肺癌手术后,为了赡养两个孩子,只能牺牲休息时间拼命工作,期间癌细胞向另一片肺叶转移,为了给孩子留下更多积蓄,绝望的她反而更拼命地工作,两年后,她去世了。虽然寿险有赔偿,但如果她能在确诊为癌症时,有足够的钱安心治疗和康复,就不用着急拿生命去赚钱,她就会有更多在生的时间陪伴孩子,也有更大的机会得到康复。


另一位是个心脏病患者,七年内发病五到六次,因为积极配合治疗,多活了23年。人活下来了,财务上却“死”了,一日日陷入痛苦中。因为疾病和巨额的医疗费,他失去了房子和工作,随着资产一落千丈,他也失去了骄傲和尊严。


医生虽然可以延迟和挽救病患的生命,却不能解决病患财务上的窘境,这就是重疾险出现的意义——为了解决病患的财务危机


持有一份重疾险,可以在确诊为重疾后,从保险公司拿到一笔赔付金,只要有了钱,不管是因为失去工作导致的零收入困境,还是巨额治疗费带来的经济压力,都会因此得到减缓甚至消失。


由于这笔赔偿金需要在投保时就约定好的,所以投保前,我们需要对未来因重疾造成的损失做一个预判,要考虑到家庭收支是多少、已有的医疗保险是否不够、被保险人在家庭中的身份,才能知道多少保额足够。


01 家庭收支


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保额,因为他们的家庭收支不同。


我拿两个家庭的经济支柱举例:


A先生:

年收入10万、年支出5万

选择50万的保额,看上去是足够的。


B先生:

年收入100万、年支出50万

选择50万的保额,就捉襟见肘了。


因为重疾一旦发生,50万的赔付金,只够B先生一家1年的开支。如果他患上的是癌症,一般5年才能脱离危险期,那么接下来的4年,没了收入,又没保险金补偿,家庭开支从哪来?是四处筹钱?还是斩仓卖股票?还是卖房子?


重疾的治疗和康复时间一般需要5年,所以,建议重疾险的保额最好能覆盖5年的收入,才能保证家庭生活不因疾病的到来而大打折扣。


如果这个保额所对应的保费在你能力之外,那就把按收入的5年计算保额降为按支出的5年计算保额,因为固定支出是无法避免的。例如基本生活开支,房贷车贷等负债,保额至少要能维持家庭正常生活运转,缓解债务负担。


内地重疾险的免体检保额,一般为50万人民币,但香港重疾险的免体检保额,最高可达1000多万人民币。如果想要购买50万人民币以上的保额,香港重疾险是个不错的选择。


02 已有医疗保障是否足够


如果有能力支付更多的保费,可以购买更高的保额,用来补充我们的治疗开支。


治疗开支不是靠医疗险吗?比如国家医保、商业医保?


理论上是对的,但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面对重疾时,能得到治愈效果更佳、生存率更高的医治,加上大家现在接触到的大部分医疗险在保险范畴上有各种各样的限制,所以即便已经有了医疗险,未来也很有可能需要自己承担部分医疗费用。


哪些重疾的花费在医疗险中可能报销不了?


① 医疗险不保的疾病

大部分医疗险是将遗传病、染色体变异等疾病作为不保事项的,但这些疾病中也有属于重疾的,会涉及到大额医疗支出。


② 医疗险不保的地区

现如今,也不乏为了治好重疾,远赴境外就医的人。而目前中国的大部分医疗保险(高端医疗险除外),是不报销境外就医的,相当于这一部分支出,病患需要自费。


③ 医疗险不保的治疗项目

有些重疾,手术做完了,后期还需要康复治疗和护理,甚至长期或终身服药,但不是所有医疗保险都能对这些进行报销,又或者是对这些治疗项目有所限制。


购买重疾险时需复盘自己已有的医疗险,如果你有一份保障很全的高端医疗险,几乎能覆盖掉重疾险的全部治疗费。如果你的医疗险不足以覆盖,那么重疾险的保额就要适当增加。


03 家庭成员身份


虽然重疾险是家庭经济支柱需要优先考虑的事,但其他家庭成员的疾病风险也同样存在。一个人生病,整个家庭被拖垮的例子,比比皆是。


所以家庭经济支柱往往会有为家人购买重疾险的意愿。配置全家人的重疾险,在自己可承受的预算范围内,优先考虑自己,再考虑老小。


① 家庭经济支柱


不管你有多么尊老爱幼,一定要按照上面的原则,先为自己配置能覆盖至少5年家庭支出的保额

总有很多青年人、中年人考虑保险时要么把孩子摆在第一位,孩子出生后就配置了各种保险,要么绞尽脑汁给父母选保险,觉得父母健康风险很大,结果自己却在“裸奔”……殊不知这种家庭保险配置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经济主力若是倒下了,赔出的保额不够,那么小孩的保费、老人的保费会连同家庭开支一起压到他喘不过气。


② 老人


父母年事渐高,患病的概率也在增加,一方面希望他们能得到足额的保障,另一方面又觉得保费太高,应该怎么配置?

如果老人已经不是赚钱的主力了,选择保额的因素就只有补充医疗开支了。现在一次重疾的治疗花费基本在30万-200万之间,就看我们想怎么治。父母这个年龄的重疾险保费都偏高,如果想买返还型的重疾险,保额可以选低一些,如果对保额需求很高,可以选择消费型的重疾险或者防癌险。


③ 孩子


在给自己配置完足额的重疾险后,如果还有能力,给小孩配置重疾险是非常有必要的。

虽然小孩子不需要承担家庭开支,也不属于患病的高峰年龄段,但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一方面,一旦确诊为重疾,有可能终身都没有资格再购买重疾险;另一方面,现在也有许多的少儿罕见病,治疗费用贵到倾家荡产都支付不完。

小孩的重疾险保额也可以参照30万-200万的区间。小孩的保费率相较于大人来说很低,加上香港的重疾险带分红,到了小孩退休时,完全可以当作一份养老险来使用。所以也会有人给小孩购置高额重疾险,如果前期理赔了,就能赔出高额保额;如果前期健健康康,即便后期不需要用到那么多的保额,也可以把现金价值拿出来花。

不管是给老人买,还是给小孩买,由于保额并没有一个标准,所以必须考虑到的一个因素就是:假设“我”病倒了,小孩的保费、老人的保费会不会成为我的负担?如果答案是“不会”,那么这个保额的就是合理的。


赶紧收藏:实操小技巧!


其实,重疾险保额买多少,并没有一个模版可参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保险顾问需要跟客户进行一对一地沟通后,才能作出建议的原因。在这里,赠送大家几个配置保额时的小技巧:


如果计算下来的合理保额仍然让你觉得保费负担很重,怎么办呢?——你有三种操作模式:


Tips 1.

返还型重疾险可以拉长缴费年期,在同等保额前提下,缴费期越长,重疾险年缴保费越低,可以适当减轻压力。

Tips 2.

搭配保费率更低的重疾险。一种是保障没有那么全面但是涵盖基本保障的重疾险;一种是消费型重疾险,保费低很多,但没有返还,并且保费随年龄呈阶梯式上升。

Tips 3.

在预算不许可的情况下,重疾险的保额先不必一步到位,可以逐步规划,从“有保障”到“有高保障”。


如果觉得保费负担轻,重疾险的保额又足够了,想多加些保障怎么办?


Tips 4.

可以配置更多的险种,来完善保障体系,例如寿险、高端医疗险、投资分红险等。


关于是否应该拉长重疾险的缴费期,可以点击下方文章:

【香港保险干货】如何选择重疾险的缴费期?


本文系宜说财研社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看了这么多,好像也才一知半解?想沟通更多细节不如找找大欣宜:Lotus-in


【关于作者】

世界五百强保险公司财富管理副总监

财务策划师(AFP)

全球百万圆桌会会员丨MDRT

全球百万圆桌会超级会员丨COT

从业六年已为上百个中高产家庭配置香港保险及境外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