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保险干货】如何选择重疾险的缴费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文是宜说财研社【香港保险干货】系列第 1 篇文章

微信公众号:宜说财研社

终于决定买重疾险了,但是缴费年期竟然还有这么多选择,10年?18年?25年?30年?这让人挺纠结的,到底该交多少年好呢?

我们先来看看Y先生的例子:

Y先生,30岁,不抽烟,投保一款最高能赔付5次的重疾险,基本保额为10万美金。选择不同缴费期,所需的每年保费和总保费也会不同。

乍一看,选择短期交,虽然总保费少,但每年交的多,好像压力有点大;选择长期交,虽然每年交的少,但是总的加起来,又比短期的多交很多。

干脆选个不长不短的?

千万不要马虎下决定。

先来认真了解下与重疾险缴费期息息相关的几个因素:保额杠杆豁免条款、通货膨胀、保单分红、个人因素。


01 保额杠杆


投保人所交的保费,最终可以撬动多少倍的保障额度呢?这是我们购买重疾险时考虑的一大因素——保额杠杆。以小搏大,用较少的保费,换取一个较大的保额。

保额杠杆率=理赔保额/已交总保费

根据这个公式得知:想要获得更高的保额杠杆,要么减少已交总保费,要么提升理赔保额。

*由于不同地区的重疾险(例如内地的重疾险和香港的重疾险)、不同类型的重疾险(例如储蓄型的重疾险和消费型的重疾险)提高杠杆率的方式都会不一样,本文仅以香港储蓄型重疾险作解析。

缴费期的长短,往往也影响着保额杠杆的高低,所以在选择缴费期时,要考虑那种情形下可以带来更高的杠杆。下文的豁免条款和保单分红部分将详细解析如何通过选择缴费期来获得更高的保额杠杆。


02 豁免条款


所谓保费豁免,是指在保险合同规定的缴费期内,投保人或被保人达到某些特定的情况(如身故、残疾、重疾或轻症疾病等),由保险公司获准,同意投保人可以不再缴纳后续保费,保险合同仍然有效。

由于重疾险有豁免条款,一旦受保人在缴费期内发生了理赔,后续的保费则无需再交。这种情况下,缴费期越长,能省下的保费就越多。

假设Y先生在保单生效的第五年理赔,不同缴费期获得的理赔保额差不多,但五年内所交的总保费相差甚远:

可以看到,因为豁免条款的存在,同样是在第五年理赔,30年缴费期比10年缴费期能带来更高的杠杆。

考虑到重疾险的豁免条款,如果担心在缴费期内发生重疾,那么可以选择较长的缴费期。很多家庭经济支柱承担着大额家庭开支的压力,选择较长的缴费期,一旦在前期出险,可以让他们在压力最大的这段时期,获得保额杠杆的最大化。


03 保单分红


香港重疾险相较于内地的重疾险有一个很特别的优势——保单分红。不但重疾险的退保价值有分红,保额也有分红。所以实际的理赔保额=基本保额+保额分红

假设Y先生在80岁时理赔,虽然是购买10万美金的基本保额,但因为分红的累积,不同缴费期所获得的保单分红并入到理赔保额后,差距很大:

Y先生10年交完4.6万美金,就可以在80岁获得52万美金的保额,但30年交完6.2万美金,却只能在80岁获得37万美金的保额。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越短的缴费期可以让保险公司越早地收集完投保人的保费用来投资,给予投保人更高的分红,这些分红经过长时间的复利效应,使得保额成倍增长。

考虑到香港重疾险的分红功能,如果想要在保单后期借助更高的分红来提高实际理赔保额,可以适当缩短缴费期。


04 通货膨胀


越早交完保费,总保费看上去越少,但如果计入金钱的时间价值呢?

先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的100元与十年后的100元价值相等吗?答案自然是不相等。因为我们都知道,十年后的100元经过通货膨胀一定贬值了。

假设每年的通货膨胀率是4%,也就是平均物价每年上涨4%,今天的100元到了十年后,就只能当68元来花,相当于十年内货币贬值32%。

终身重疾险的每年保费是均衡固定的,在货币贬值的作用下,未来每年所交的保费,实际上是不断减少的。

考虑到通货膨胀会造成货币贬值,更长的缴费期似乎更占优势。长期交,每年交的少,压力小,即便交的总数多,但在时间价值的作用下,总保费的真实价值跟短期交的不相上下。


05 个人因素


没有最优的缴费期,只有最适合你的缴费期。保险公司之所以研究出不同的缴费期,是为了解决不同投保群体的需求。

在选择缴费期时,除了要了解上文提到的保额杠杆豁免条款保单分红和通货膨胀这些客观因素以外,还要结合投保人和受保人的个人因素,综合考虑,例如年龄、收入等。


A、年龄


重疾险大多数的理赔都发生在30岁以后,而集中于50岁至60岁之间,所以我们可以把受保人按年龄大致分为三个群体:小朋友、年轻人、老年人。

对于小朋友而言,青少儿罹患重疾的概率并不高,如果想把保障的重点放在未来,我们可以选择稍短的缴费期,越早供完保费,未来可以获得的分红收益越高,在人生中后期的保障杠杆越高。但若小朋友经常生病,或担心在早期出险对家庭开支造成负担,则应该选择较长的缴费期。

对于有工作能力的成年人而言,虽说25岁至50岁不是重疾的高发期,但它们往往在赚取个人收入的同时承担着庞大的家庭支出,那么前期的杠杆作用很重要,选择较长的缴费期,可以在获得理想保额的同时,减轻每年保费支出的压力。

对于将近退休或已经退休的老年人而言,缴费的时候正处于重疾的高发期,如果有缴付全期保费的能力(例如有经济能力的子女作为付款人,或者自己的退休年金支付保费都绰绰有余),可以选择较长的缴费期,来提高理赔发生在保费终止前的可能性,从而有效降低成本。


B、收入


缴费人的收入也是需要考虑的个人因素之一。

如果你从事的是一份稳定的工作或行业,收入在你的保单缴费期间是一直增长的,意味着重疾险的均衡保费在你收入中的占比会逐年递减,对你产生的经济压力也越来越小,较长的缴费期会更适合。例如,可能目前3万人民币一年的保费对于你来说比较吃力,但随着升职加薪,3万人民币对于10年后的你来说应该就还好,更不用说20年之后了。

有些中年人可能考虑提前退休,有些生意人担心资金链因为经济不景气而断裂,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并不具有一个长期且稳定增长的收入来源,那么越短的缴费期会越适合他们,以防在没有收入的时候还要承担保费开支。

对于一些经济实力非常强的人来说,即便投保保险公司可保最高保额,每年的保费支出对他们而言也不算什么。那一定建议选择一个最短的缴费期,通过快速缴清保费来获得未来更高的保单分红。

以上这些基本概括了在选择重疾险缴费期时需要考虑到的因素,但总有一些特例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最好的办法是选择一个专业的保险顾问,通过对你个人情况和实际需求的评估,给出建议。


作者:大欣宜,世界五百强保险公司财富管理副总监,财务策划师(AFP)、全球百万圆桌会会员(MDRT)、全球百万圆桌会超级会员(COT),已为上百个中高产家庭配置香港保险及境外投资。

咨询微信:Lotus-in

$友邦保险(01299)$ $中国平安(SH601318)$ $中国人寿(SH60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