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回复@Jimforest6: 134原先是厂商库存比较高,渠道库存很低。现在消化差不多了。开始涨价了不是
32有增量需求有部分原因是四代制冷剂混配的方式变了,125少了,用32,所以125价格不行//@Jimforest6:回复@丝竹临风:老师您好,几点思考向您请教。
认真拜读雄文后,您的逻辑主线在于,制冷剂当前的供需是平衡的,所以当前的估值是偏高的。那么在这条主线以下,您也深入谈了您的观点,都挺对,但我是这样认为的:
一、当前的供给是否减少。过去三年制冷剂为了抢配额低价卖了很多货是事实,但是我们看过去三年逐年的销售增量,其实同比增长不多。下游需求是制约制冷剂——抢占市场背景下——的重要约束。所以完全无脑出货,低价倾向形成市场占有的问题会有一些,但主要还是下游需求。
二、过去三年经济环境比当下好,所以当时的需求比现在大。
首先,基线年是以过去三年的平均数定,平均稀释一些销量。但下游空调和汽车销量至今仍在增长。换句话说:24年的需求大于23年,而24年的供应量一定小于23年。
其次,房地产确实会拖累需求。汽车的增量不足以弥补这一块的损失。但是正如您说的空调坏了首选维修。制冷剂有消费属性,即使空调排产下降,巨大的存量维修市场是制冷剂的消费主力。按数据这一块大于空调厂。而维修市场有个特点是小罐装,这就导致同一台空调用量比厂家大——总会遇到最后一瓶没加完就加满的情况吧——和厂家大罐分装是不一样的。
最后,国家开展的以旧换新活动。参考之前家电下乡,确实有带动效应。冰箱、空调这些白电确确实实受益于补贴。目前各地的细则正在陆续落地(本人所在地政府的补贴政策昨天发布的)。
三、天气影响问题。
天气问题确实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炎热促进原本没有空调的人购买形成增量(虽然不多),但总会有一点。但更多的影响是增加存量空调使用时间,提升维修市场需求,这是国内。
国外,尤其东南亚在普及率还不高的情况下,提升增量,这一点从海关发布的出口数据可以证实。
我们再回到供需上,24年的需求大于23年,而24年的供应量小于23年。即使考虑到23年的制冷剂大量存放于渠道内——当然这个数量没人知道——但是库存的消耗一定是逐年递减的,而制冷剂需求在维修端至少逐年递增(每年普及率在提高)。只要需求在提升,缺口就是一定出现的。
但若出现极端情况——全球需求显著下降,那就算配额当然也没用。所以我认为,核心逻辑就是供需关系上。供就这么多了,我们就紧紧盯着需求端,看海关出口同比,看国内家电排产、汽车销量等等就差不多能认清缺口是否出现了。只要出现缺口,涨价就是必然。
以上思考不当之处请老师赐教
引用:
2024-06-18 17:07
$巨化股份(SH600160)$ $三美股份(SH603379)$ 本来已经离开巨化了,奈何这几天打开雪球扑面而来的还是一堆巨化的小作文,那就再写写个人对巨化的理解吧,算是对上一次离开巨化逻辑的补充。权当自己学习了!
首先啊,咱巨化的小作文是真多,不是一般的多,大家想想什么人写小作文?你看好一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