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200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30喜欢:20
20240424:能源和医药我看错了。特别是医药,医药行业ROE恶化了。这是我去年底犯的错误。减了能源,加了医药。这是用统计学不用绝对法对比性价比的问题。损失了一些。没有自由现金流的行业,统计学容易犯错误。其实没必要搞懂大部分行业,守住那些有自由现金流的就可以了。同时也是给自己未来提醒,如果行业最大市值的那个公司还有泡沫,不太可能是行业见底。如果用自由现金流角度思考,比如亨利还很贵。

热门回复

去年我曾经鼓吹过一段时间医药,还依靠交易能力,或许更准确的说依靠运气赚到了一些钱。但期间有一次我听某个医药基金经理的访谈时,当她被问到如何看待医保基金可能出现入不敷出的时候,她的回答是未来两年不会发生。我当时从这句话中理解到的另一层意思是,两年内不会发生,但两年后可能会发生。当时我意识到这个行业的需求侧存在前所未有的变化,加上海外国家对我们的支付也有不确定性,再也不敢投资这个行业了。交易另外一说。当然,还有一个更简单的理解,这个行业太复杂了,完全无法诉诸于自由现金流

随他去吧,看不懂就看不懂。医药和电子都是牛市行业,基本靠融资成长那一套。

医药本质是 2g的,除了一些中药。

纠正一下,你说的是所谓生物药吧。你看看石药,恒瑞等大厂,小的有京新,恩华等特色细分领域药企,他们融资不多,现金流不错。生物药这个方式本来就属于风险投资,我们的二级投资人被忽悠了。反过来要业绩的时候带崩整个板块。不过特别同意你关于CXO商业模式的观点。业绩为王的时候看big pharm

这个行业分类太多,也有不复杂的,比如中药,比如鱼跃医疗

科技,医药行业很难判断未来自由现金流,给估值时应该多打些折扣,尽量提高安全边际。当然,这是对长期持有而言。短期打一炮就走只需要找好的报表和筹码结构。

最近三年医保收入增速大于支出,23年医保结余已经超5000亿了,好像没有出现入不敷出

医药确实toG,但不是差的根本原因。医药的差是买方垄断+买方明确价格下降诉求+西药同质化,赢家只能是成本优势的那家。创新药也在这个局内,只是晚点入局,因此也大幅降低了赌对新药的赔率。

也不完全都是,医药有时候用消费品的视角去看可能更好?不按照化药、创新药、器械这些传统分类去看,直接按照现金流创造能力去筛,找管线或产品体系患者价格敏感度低或者能够脱离医保销售的公司,其它的杂毛不看。

医药涨的好的都是熟人管理人小范围报团的机会,比如中庚和中银买的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