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灼港股名家】黎家聪:电动两轮车龙头 雅迪控股(01585.HK)备受考验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上周,港股终于有点要进入牛市的味道,恒指单周升近千点,算是近几个月来表现比较好的一周。虽然2万点关口仍然未破,升势仍有待确认,但至少国策有点希望的感觉。而且,上周不少个股表现都很不错,像$小鹏汽车-W(09868)$ 配股的大爆发,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不过,今星期就不谈小鹏了,毕竟已经很多人谈论,笔者这次就谈谈另一只较低调的电动车股 ── $雅迪控股(01585)$

虽然说是电动车股,但雅迪细分来说其实是电动两轮车股,专注于设计、研究、开发、制造及销售电动踏板车、电动自行车、电池及相关配件。过去20年来,公司已成功将「雅迪」树立为中国电动两轮车顶级品牌,成为了电动两轮车的龙头企业。截至2022年年底,雅迪拥有58款电动踏板车型号及88款电动自行车型号,以供客户选择,以满足广大客户群的需要。

高消费、海外市场仍待耕耘

虽然雅迪实力非凡,但细心去看,雅迪一直增长的业绩背后其实潜在着一些危机。首先,雅迪的高端化表现不佳。根据统计数据显示,7,000元以上的两轮电动车市场中,九号和小牛的市占率分别为51.7%和43.8%,而雅迪仅为4.1%。作为龙头大厂,在高端的市场竟只是这样的成绩,这是十分可惜,毕竟高端产品利润水平更高,无法取得高端市场对后续增长带来一定隐忧。当然,大家可以说两轮电动车最重要的用途是短距离的代步,平价产品才是更受消费者欢迎的选择,但是随着内地消费升级,高端车型销售占比提升也是事实,而且雅迪花了精神和资源去抢高端市场却抢不到,这才是问题。

次,海外市场的落后也是雅迪的弱点。雅迪董事长董经贵以前曾公开表示:「雅迪最起码要占领35%的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然而,雅迪目前仍超过90%的收入及经营溢利来自于在中国销售电动两轮车,雅迪海外市场的营收占比低于10%。与此相比,小牛电动产品覆盖了52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全球销量83.16万辆,海外市场销量为12.11万辆,占比14.56%。同期,小牛电动海外收入同比增长50%,占总营收的17.3%。可见在海外市场的推进上,雅迪并没有做得很好。

除了上述危机外,两轮电动车本身就是技术门坎较低的市场,只要车做得好,随时就可以威胁雅迪的地位。目前雅迪的增长其实已经有放缓的迹象,而且从营销费用和存货数据来看亦有点「卖不动」。存货方面,2022年雅迪的存货高达14.58亿,和2021年11.94亿的存货相比大幅增长了2.64亿,增长比例为22.11%。同期,营销费用为13.58亿,却比2021年增长了0.75亿。

虽然危机四伏,不过,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以及「新国标」政策带来的2024年前完成新老车型过渡的背景下,作为龙头的雅迪仍是得益较大的。而且雅迪的规模优势和经验在海外市场和高端化方面绝对有能力后来居上。因此,雅迪的前景仍然是看好的。

大者恒大双雄向上

雅迪近年的业绩表现,相当不错。于2022年,雅迪的销售、收入及利润更是创纪录。2022年,集团收入由2021年269.67亿元人民币,升至310.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2%;股东应占利润21.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8%。除此之外,雅迪的业绩增长其实已持续多年,就收入来说,2018年至2022年每年都有双位数的百分比增长。而净利润亦是自2019年起每年都获双位数百分比增长。由此可见,雅迪的业绩表现非常札实。

如果以其他竞争对手来比较,就更看到雅迪的厉害。2017至2021年间,雅迪营收增速分别为17.83%,26.33%,20.68%,61.76%,39.30%,而最大竞争对手爱玛只有20.96%,15.34%,15.95%,23.80%,19.33%,增速显著低于雅迪。而净利润增速亦与营收增速趋势相似,2017至2021年间,雅迪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81%,6.67%,20.37%,84.42%,42.54%,而爱玛则是-41.10%,63.39%,20.80%,17.33%,9.49%,同样是雅迪更好。只是唯独今年爱玛大爆发,营收同比增长35.09%,净利润同比增长182.14%,显著超越了雅迪。不过,雅迪的根基札实,即使爱玛今年表现出色,但仍难以短时间撼动雅迪的地位。

从市占率来看,不难看出雅迪目前仍是电动两轮车行业的最大龙头,2022年市占率约为27%。而爱玛市占率则约为21%,第三位的台铃市占率则已是约14%。某程度上,电动两轮车行业已经成为了由雅迪爱玛形成的双寡头格局。

新能源车股最近的势头强劲,相信有机会带动同样是新能源车的电动两轮车股股价上涨,加上雅迪的估值合理,市盈率仍是近年的相对低位,相信短炒方面仍是有一定机会的。有兴趣电动两轮车这个庞大市场的朋友,不妨持续关注雅迪控股的发展。

撰文:黎家聪

在香港理工大学会计学学士毕业,投资经验达10年以上,善于财务报表基本分析、技术分析、财技分析等。此前创立聪明钱走势投资教学,教育超过500名学生,亦曾任不同金融机构的要职,现为财经节目嘉宾常客,身兼专栏作家、亦曾为香港电台《经济「识」堂节目》主持人。

利益申报:笔者执笔时没有持有上述股份。

免责声明: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本评论并非及不应被视为邀约、招揽、邀请、建议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投资决策之依据,亦不应被诠释为专业意见。阅览本文件的人士或在作出任何投资决策前,应完全了解其风险以及有关法律、赋税及会计观点及所带来的后果,并根据个人的情况决定投资是否切合个人的财政状况及投资目标,以及能否承受有关风险,必要时应寻求适当的专业意见。本人或其有联系者并未持有本评论所评论的上市法团的任何财务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