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学习之中核科技3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1喜欢:3

对在我学习过程中提醒、纠正、启蒙我的各位老师,在此深表感谢。

回答之前评论区的一位老师算是给我布置的一个任务吧。

1.苏阀需不需要经营现金流
2.苏阀应收的真正风险是什么 市场出现了哪些风险可控信号
3.苏阀真实坏账比例是多少 趋势如何
4.等等等等

首先更正我上次长文中的一些数据,上次说到公司近20个季度只有一个季度经营净现金流量是正的,这项数据是不对的。是我在查询财务数据时未按照单个季度而是累计季度查询的。在此更正。

真实的情况是,公司的经营净现金流在过去五年的一季度基本上是负的,二季度基本与一季度持平,个别年份略有扩大,三季度规模负数规模开始缩小,第四季度基本上均为正值。

第一个问题我查阅了相关财务资料,基本答复大概如下:

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把赚来的钱继续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去,同时还需要融资来加大规模,这种情况下出现负现金流是正常的。

周期性行业,现金流往往到某个特定时段才回笼,容易出现经营现金流为负数的情况。

企业扩大生长规模,进行巨额投资时,容易出现投资现金流为负数的情况。

企业为了降低负债规模,大额偿还银行借款时,容易出现融资现金流为负数的情况。

回看同样做阀门的江苏神通纽威股份

发现主做石化行业阀门的纽威股份并未出现类似问题。

而同样将核电阀门作为第一大主营业务(核电阀门的业务占比与中核科技差距不大,均为35%左右)的江苏神通,也并未出现常年只有四季度资金回笼的问题。

以我的理解,存在着两种可能。

第一种是因为中核科技在石化行业的话语权确实较弱(从产品相对的低毛利就可以看出),回款能力与江苏神通有着一定差距,只能在常规的年底要账进行回款。

第二种是因为区别于其他两个民营企业,加之公司的关联交易较高,根据大股东的情况,统一安排在第四季度回款。

我个人倾向于第二种情况,即便是第一种情况,随着公司在核电行业阀门的业务占比提升,这种情况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说回经营净现金流量的问题,我仍保持着一种朴素的观点:

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是不希望且不需要经营净现金流量为正的。

只有一种情况,因为某些原因,公司不得不牺牲现在的经营净现金流量,以换取以后持续长久的现金流量。

回答第二个问题之前,我想先回答第三个问题。

从近三年的数据来看:

2021年,公司应收账款按账龄组合计时:

总额6.24亿,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4.77亿,占比76.57%,1至2年内的应收账款0.87亿,占比13.94%,也就是说两年内的应收账款占了九成以上

2022年:

总额8.12亿,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5.89亿,占比72.54%,1至2年内的应收账款1.25亿,占比15.39%,两年内的应收账款同样占了近九成

2023年:

总额11.24亿,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8.44亿,占比75.09%,1至2年内的应收账款1.62亿,占比14.41%,两年内的应收账款同样占了九成

2022年的1至2年的应收账款是由2021年的1年内的应收款转化来的。那么一年后的回款率应该是(4.77-1.25)/4.77=73.79%

以此类推,2023年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在一年后的回款率是(5.89-1.62)/5.89=72.5%

类似的,我们也可以计算出1至2年的回款率,2022年的2至3年的应收账款是由2021年的1至2年的应收款转化来的。这部分应收款一年后的回款率是(0.87-0.36)/0.87=58.62%

2023年的情况是(1.62-0.66)/1.62=59.26%

从2023年的财报中可以看出,3年以上的应收款仅剩下了0.53亿,占2021年应收款的比例是0.53/6.24=8.49%

如果我这次没有看错或者算错数据的话,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中核科技九成以上的应收账款基本在3年内可以全部收回。

真实的坏账则需要根据财报中实际核销的数据来看了:

2021年实际核销的坏账258万,占当年应收账款总额(实际坏账率)的4.13‰

2022年没有实际核销的坏账。

2023年实际核销的坏账380万,占当年应收账款总额(实际坏账率)的3.38‰

回答完了第三个问题,再在财报中寻找第二个问题的答案。

我认为应收账款的风险来源在于:

1、欠款单位的类型

2、欠款单位的还款意愿

3、欠款单位的还款能力

我们无法得知欠款单位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就只能看欠款单位:

2021年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中中核集团及其下属公司占的比例大约为77%,占应收账款的比例21.48%

2022年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中中核集团及其下属公司占的比例大约为64%,占应收账款的比例12.53%

2023年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中中核集团及其下属公司占的比例大约为67%,占应收账款的比例14.67%

以我朴素的价值观,大家都是一个妈生的,多少不能赖账不还吧。

从坏账实际核销的单位来看,2021年中核集团及其下属单位的实际坏账占核销坏账的比例是108/256=42%

到了2023年,实际核销的27家单位里面没有一家来自中核集团及其下属单位。

如果可能的话,我想这些问题已经回答的差不多了。

最后,感谢@发财记录 老师提出的建议

“评估体系的方法论不能完全用量定性 需要结合分析对象实际情况 挖一挖想一想背后的逻辑”

我是个工科生,这可能也是工科生的弱势,只会罗列数据、统计数据、计算数据。这种思维定式显然不利于投资体系的建立。

逻辑推理能力比较差,希望在后面的财务中加强。

全部讨论

06-22 11:04

写得很好并且做足了功课 既然这样我就从逻辑的角度给你解一次
1.苏阀是家央企 控股股东是核工业集团 央企的财务运做方式和私企差别很大
私企大多是赚多少花多少 现金流不足或者要资本开支投入就出去融资或者借钱
大央企常用的方式叫收支两条线 每年底跟上级部门(部委/母公司)用当年数据作为基数 衡量营收和利润增长率 讨论编制下期营收和利润目标 并进行opex/capex匹配 然后最终进行KPI下达
你看这套KPI导向的逻辑里面 回款率并不占什么比重 只要不因为账上缺钱影响生产就问题不大 那么从市场的角度 怎么去看苏阀的经营性现金流呢
2.如你之前贴子所言 苏阀经营现金流不美丽是因为应收很大 那么我们从逻辑的角度拆一拆苏阀的应收
先说关联 苏阀关联交易占比越来越大 这跟核电加速有关 也是投资苏阀的核心确定性
从国资委的角度来看 核工业内部的应收应付只要不虚增营收和债务他们不管
从核工业的角度来看 一方面集团内部入收口径大概率更严(入账和确认交付的区别) 另一方面手心手背都是肉 况且占中核科技也就不到30%股份 没啥动力帮苏阀压众多亲儿子
这时要考虑极端情况 如果苏阀真的因关联回款困难导致现金流不足了会发生什么
首先集团出面开专项协调会协调亲儿子们付款 然后同时制定财务兜底方案——这些大集团都有财务公司嘛 钱的成本忽略不计
所以 这部分账期慢 但出大纰漏的可能很小
然后说非关联的部分 目前看回款周期和坏账率都还可控 细看苏阀年报里面的应收对象以央企国企居多 这种风险并不大的原因在于
控股股东和这些主体的业务规模大的多 极端极端情况下集团牵头来做冲销或剔除 对利润影响也不大
同时 因为项目性质关系 回款节奏会随政府化债力度和进度超预期而改善(具体去看看前天河南那笔专项债)
所以总体来看 应收和坏账的财务性风险并不太大 但是真正的风险是什么呢
3.风险在于故意保持一个十亿规模体外循环的可能性 是能回而不回 在体外循环谋私利的廉洁风险
我观测这种风险信号的逻辑是 已知过去一年中核科技发生了董事长变更 并已知央企董监高的离任审计挺严的 于是越没有消息就越是好消息
OK 唠唠叨叨了这么多 只是想说说数据背后的逻辑挖掘 结论不一定全对 大家一起持续跟踪
最后 祝发财

中核最近不少机构都去调研了,未来清晰,预期明确,同样没有想象空间,估值看市场状况

未来业绩爆发

所以说中核科技是一个值得投资的一个企业

感谢分享 核电值得跟踪 等业绩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