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0喜欢:0
回复@秀才1: 凯莱英定增了几次?说说看?//@秀才1:回复@乐观的财经小咖啡厅:凯莱英几次都是高位定增,作为资本运作无可挑剔,比那些低价定增给大股东的骚操作强太多。而且最不可思议的是,大股东和高管没在泡沫时期大幅减持,几乎是唯一一家cxo这么做的。虽然在我看来有些笨了,但也说明人家在用心经营,当成前途光明的事业来做,这也是我买入凯莱英,不买药明的小部分原因吧。
引用:
2024-06-06 15:20
$凯莱英(SZ002821)$ 说实话我也看不清楚公司这种走势。
像张达,入职公司以后,作为前证监会离职的前小冠猿 ,他入职后,公司马上定增23亿,然后2021年又H股上市又圈钱60亿。
现在张达在公司年薪涨到了500多万。
这是否是一种回报?
是否是一种变相的旋转门?
是否有违规的情...

全部讨论

白兄,凯莱英被我诟病的,无非是35块的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全部剔除大订单也算半个,你觉得公司有啥不道德的地方

06-06 18:36

能查到的只有两次,20年10月高瓴领头的23亿,21年12月港股ipo71亿,我觉得时机都选得不错,股价处于高位,尤其是港股ipo几乎发在最泡沫的时候。相对而言,康龙没有增发,但19年就在港股ipo,融了50亿,时候选得不好,让出更多股份没能融更多钱。博腾股份15到18年就这么早就增发3次,才拿到17亿。九洲药业增发3次,40亿,最晚一笔23年融的,时机也没凯莱英好。药明就不说了一鱼多吃,资本运作快玩出花了。高位增发,尤其是泡沫增发,我觉得没什么可指责的。低位增发才最损害股东利益,未来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