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2喜欢:0
回复@乐观的财经小咖啡厅: 一季度,凯莱英整个新兴业务收入才2.7亿。
这还是包括连续反应输出,生物大分子,临床CRO,制剂在内的收入。
这么一分,多肽收入基本为0。
减肥药获取订单的难度可能超乎想象。
会不会产能都填不满?//@乐观的财经小咖啡厅:回复@-小脸煞白-:我倒不这么认为,即便搞个十亿,那对新兴业务来讲基本就是翻倍的增长率,对总体增长来讲也是非常大的贡献,多肽收入这块不能跟药明比了,它盘子太大,凯莱英不是。而且这块新增多肽业务可以对冲美国生物法案的无脑预期。
引用:
2024-05-27 21:19
$凯莱英(SZ002821)$ 你们说过些日子凯莱英要是FDA来天津工厂验证应该不是个意外的事情吧?

全部讨论

一季度多肽产能肯定是空的,能用上 5 千升做做临床之类的小单子就不错了。可这么大产能已经建成了,除了预先给信达留一部分启动商业化以外,剩下的肯定是为了礼来准备的,至于获取订单的难度,我看没那么难,凯莱英就是因为产能不足错过了上一次订单,这次礼来疯狂扩建产能给减肥药放量,订单既然药明能拿,凯莱英为什么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