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oYu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13喜欢:46
不提论点,提一个我观察的角度:
首先,BassemYF是个埃及脱口秀主持人,讽刺专栏作家,他的节目属于纯粹意义上的郭德纲中东事务严肃观察。脱口秀演员对政局影响力是极为外围的,影响的都是打酱油的无关群众。
事实上这一次的舆论战的结论从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第一个呈现在主流媒体镜头上的是以色列女性小孩被拖走宰杀,以及更重要的—美国公民被绑架。
举例来说,要知道曾经IsIs论砂仁数量谈不上最高,论恶人级别完全排不上前列,但是沙的各个都是西方媒体和公民,普通人畜无害游客级别,每次斩首都上了新闻,全球广播,因此在舆论中,isis被描成超级恶魔,十恶不赦。
这一次也是一样,所以哈被描成十恶不赦之后,即使是hassem这样的脱口秀演员也在节目最开始与之切割,强烈谴责,尽管他支持的穆兄会残暴程度并不比哈水平差多少,但并没人太关心这些。
一旦以色列的道德高地占据,这时候hassem的战损交换比问题已经是个非常不重要的问题,举个例子,现在还会有人关心太平洋战争交换比吗?还有人会讲山本桑他只是个孩子,日本老百姓是无辜的这类屁话吗?
和乌克兰一样,舆论战已经打完,意味着以色列可以以很高的交换比在加沙行动而不用担心政治资本损失。
所以现在喜剧演员hassem问的问题是,双方交换比应该是多少?我们可以注意到,代表主流意见的pier并没有第一时间反驳:【应该一个平民都不死】,而是说,【hassem,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呢?】
这句话背后的份量是非常可怕的,并不像表面那么轻飘飘。这句话实际是在用非常英国的方式说:【我们不太会管】
帝国主义者们说这样的话,就约等于在说,鼓励你们黑吃黑。
所以说从最开始我的观点就和帝国主义者完全一样,趁没人管,双方就大力黑吃黑,拿出自己的真正实力,即使这过程意味着超高交换比,人口归零,这件事最终也无法登上主流舆论。
学吧,深了。
正如今天不会有人关心太平洋战争交换比一样。

热门回复

我老人家去年就已英明论断:舆论战已经打完,在加沙,以色列可以以很高交换比行事,而无需顾忌政治资本。刚刚过去高票通过的国会援乌援以等法案就是证明,主流共和党和主流民主党都支持乌克兰和以色列等,而舆论和TT风向并不重要。
在军事方面,以色列的进度并不慢,哈马斯的军事实力也并不低,大家在舆论中喜欢把哈马斯描述成只有3万多人的游击队,用哲人palmer的话说,如果你真的这么想你就帮了哈马斯大忙。哈马斯希望的正是在舆论中把自己打造成低水平游击队,同时哈马斯长期接受伊朗人员培训和武器支援,是非常训练有素的选手,加沙的地下工事也是顶级的设计。
在2023年,全球军费开支占全球gdp的比例是2.3%,这在人类有统计历史上是最低的年份,冷战中差不多是8-12%,而二战中是接近30-40%。从事态未来发展看,这个比例只会大幅上升,以色列和乌克兰等国这点军事开支真的不算什么。

2023-10-23 22:53

利比亚在被北约炸平之后,奴隶贩卖成为了主流,但今天没有任何一个媒体会拿出时间来关注这件事,原因很简单,帝国主义国家里,同情心溢出的老百姓们的注意力也是很有限的。所以我猜测加沙人挨打这件事很快就像狗咬人一样不再是新闻。正如今天的乌克兰人死活无人关注一样。

这个最后会变成中美谈判议题之一。
首先现在tt起诉,无论输赢,双方都会打到最高法院,时间线会比大家想的更长,加上今年大选,总统有决策权,因此这个事有一个结局,最早也要到2026年,眼下都是双方军棋推演过很多遍的走过场而已。
先不说上诉成功的可能性,假如失败,由于tt必然选择退出而不是出售,美方关停tt的实质等于就是对中国一笔巨额罚款,中方也会有对美对等措施,那么这个问题就能够进入到两国经济谈判的框架下来处理,而一旦如此,你会再度看到类似2018贸易谈判那种长期拉锯。
如果我是美方我会尽快封掉TT,先不说政治因素,即使从经济角度,有reels和youtube short可以国产替代,直播带货或网红经济都可以换平台运营,这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政策对等原则:美tech无法在中国运营,中tech也不应该能够在美国运营。硅谷和DC在这个问题上可以形成合力,而反对力量无法联合。

洛马作为一个千亿美金市值且利润率很低的国防巨头,美国国防开支几乎无上涨的情况下,在过去三年涨幅40%,吊打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我觉得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直接生产炮弹的莱茵金属的估值3年四倍,订单接满了都接不过来。
国防初创公司Anduril,2019年10亿美金,现在90亿美金。
军工市场的波澜壮阔大牛市刚刚开始。

2023-10-24 00:05

你完全说反了。这就好像是说,郭德纲对中东事务的意见,由于他的粉丝人数较多,在中国是压倒性的作用,而某些羊媒报纸读者较少,因此发表的意见价值不大一样。

军工企业目前的市场规模增长是固定的 无论经济状况 基本每年7-8% 考虑到未来的军费大增可能性,市场容量本身是保证了成长股可能性的。
要知道历史上1978年,我们的军费开支是gdp的4.5%,也接近现在比例的3倍。所以未来回到这个水平并不是一个很难想象的事。
但更重要的是军工企业能不能有好的模式(订单,研发,人才)来形成正循环,这一点没有出现之前,军工其实是很容易成为概念性高波动meme股,跟今天大家讨论所谓AI 合成生物 低空经济 其实很像,中证军工的波动性相当巨大就是证明。

其实有很多角度去观察这个问题,中国军费占比低,估计也就1.8%这样,这本身就是行业天花板画好了。
A股军工人均薪酬20万(含五险一金和奖金福利),到手估计1万块钱左右,意味着这个行业其实没什么人才,作为对比,理想蔚来研发薪酬在90万,腾讯和华为平均薪酬在100万以上。
除此之外,像你说的采购和研发方面的规则,民品和军品的灵活度差异,出海能力的短板,非股东导向的经营,这些都限制了国内军工提供回报的能力。

2023-10-24 11:36

我想说的其实很简单,选民偏好对于外交政策影响力很小,几乎等于没有,在巴以问题上,由于大多数选民既没有子弟上前线,也没有太多利益在里面,选民意见更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问题。
我所谓的舆论战的主要目的是,影响CNN和NYT这样的主流媒体,改变宣传机器的方向,在这一点上谁胜谁负看得很清楚,主流媒体第一天已经完成了站队。在这一点上以色列长期都非常成功。
实际上很多人会认为全世界的群众意见是大体等价的。你可以看出来乌和以问题上,以及大多数外交问题上,华盛顿的若干委员会的判断,远大于所谓有编制媒体比如NYT和CNN,远大于一般欧美选民意见,远大于X和TT,远大于亚非拉B站粉丝雪球国际观察等无关杂鱼的观点。

你孩子有一个字节的offer和坦克研究所offer,你会建议你孩子选哪个?

2023-10-23 23:33

欧美舆论什么情况,电视,谷歌,FB完全没任何参考意义。TT和X才是舆论风向,所有投票一边倒大部分人不支持以色列。这也叫舆论战打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