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选择归零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63回复:252喜欢:59

标题虽然惊悚,但此归零乃是碳综合净排放归零,也就是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有人说碳排放怎么会归零呢,你难道不吃肉不呼吸?而碳中和意思是,人类的碳排放量,能被其他人类活动(植树造林等)完全抵消。

许多人对碳中和不屑一顾,其实本质是不假思索——这玩意儿我又赚不到钱,我就不闻不问。我自己算是一个碳中和主义者,能骑车的地方一般不开车,开车也开电动车。有人可能会说你是不是找抽的圣母,你这是藠头把自己练大了——装啥蒜呐。其实不然,碳中和可以是一门很赚钱的生意。你听我细说。

但是先要有一些背景知识铺垫让你省心省力。碳中和与你我息息相关。

第一个事实是,比起工业前的世界,现在的世界,大约平均加暖了1.1摄氏度。1.1度多可怕呢,其实也不太可怕——据最新研究,南海海平面比1900年涨了15cm,这还不到一个宁德时代的涨停。但问题是由于冰原融化速度加快,随着温度的上升,海平面上升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指数增长;也就是海平面会加速上升。自1900年来,全球平均海平面的上升速度,在人类历史过去3000年里,是最快的。

最骇人的预测来源于美国有一家《国家科学院学报》的研究,他们认为往后气温再升高1摄氏度,海平面会上升两米。两米就有点凶了啊,我人在上海就可能要下海;而按照这个趋势,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比工业化前水平高3到5度,就可能要沉到海里。

那么气候确实是比以前更暖了吗?根据数据显示,答案是yes。2011-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最热的十年,并且虽然2020年出现了有降温作用的拉尼娜事件,但2020年仍然能排进历史最暖年份前三名。而最近几年世界各地,已经见证了许多高温纪录的诞生。

既然全球变暖是比较确定的,那是否是碳排放造成的捏,有没有因果联系?自打1750年工业革命开始以来,大气层里的二氧化碳,确实增加了30%,浓度也是有史以来最高值。这两件事情,看起来有正相关性;但是相关性未必是因果性,鸡叫天亮,鸡不叫天还是会亮,那么因果性要如何证实呢。这其实才是大家一直的争议焦点,因为因果联系非常难证实,不然我们就不会去做那么多大规模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最大的争议点也就是因果联系是否确定,因为你很难拿着两个地球,一个地球拼命生产温室气体,另一个地球零排放,然后拿个大太阳去照啊照,看看两个球有没有温差。当然确定高的因果联系这个东西,除了对照实验以外,还有一种就是用逻辑去推导,得出一个“大概率存在因果联系的可能性”。比如你狠狠捅自己一刀就会出血,这个因果联系你并不需要对照实验,因为你体内有血,而把皮肤肌肉脂肪捅破,血就会飚出来,这逻辑上成立。而同理,逻辑上碳排放里的碳,指的是水汽(H₂O)、二氧化碳(CO₂)、氧化亚氮(N₂O)、氟利昂、甲烷(CH₄)等温室气体,确实会吸收太阳光的热能,而导致散热困难,从而造成气温上升,逻辑也能成立。

所以我个人认为(一点观点,不一定对),人类碳排放与温室效应之间的因果性,大概率是存在。

而如果要把大气层里的二氧化碳含量降到工业化之前的水平,如果我们确实能打到不再向大气中净排放温室气体,那么据推算大概也要几百年才行。因为海洋本身可以有限地吸收二氧化碳。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人类活动,达到负排放,则可以加速这个历史的进城。总之化石燃料,不能再多烧下去。全球变暖对大多数人而言肯定不会是件好事,我能想到的全球变暖有限的受惠者,一是老毛子这样的北境,而是电池在低温中衰减的窘境

2015年的《巴黎公约》我们确定的目标是让保持在比工业化之前不超过1.5度。而这里面就出现了商机。

产业革命,也就是旧产业的淘汰,以及新产业的日晒。其实你也不用去纠结于全球变暖是否就一定根源于人类活动,因为目前趋势是各国官方以及民间大佬看起来都笃信不疑,所以只要大家都相信一件事,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就无所谓。我们人类是通过故事与世界连接的物种。

那么我们的目标是不能比工业化之前超过1.5度,以及全人类在2050年达到全部的碳中和,发达国家要达到我认为,问题是你要给发展中国家足够的激励去做这件事情,也就是说,你要大撒币。

这就是为什么各种海外基金、对于ESG投资,对于新能源趋之若鹜的原因,如果这是全人类的共识——至少是全人类有识之士们的共识,则金融资源,一定会倾斜。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说一开始或许经济性会差点意思(从性价比的角度,啥玩意儿的能量密度与物美价廉能比在沙特的土地上插一管子就滋滋冒油来得更优呢?),但如果算上外部性(环境污染,温室气体等),一笔经济账算下来,新能源未必不划算,尤其当其效率迭代上去后。在这种情况下,资本投入长期的产出,除了补贴的那一块,本就是价值创造的过程。

另外许多人说你电动车也费碳排放啊,你的电力可能是火电,新能源车与电池的生产也离不开化石燃料,而且你的废旧电池还很污染环境。这些都是老认知,无可厚非。而更新的认知应该是:1. 电动车集中发电,本身受益于规模经济与环保集约,方便处理污染;2. 据特斯拉的测算,比起燃油车来说,只要你开21725 公里以上,你的整体碳排量就比同档的油车要少了;然后越开差距越大。唯独锂电池的污染问题真实存在,但新一代的电池回收循环利用技术,将有非常优秀的解决方案,这毋庸置疑。卡尔萨格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依靠科技才能精巧地运行的社会里,但这个社会里的大多数人对科技都是一知半解。” 对于技术创新,我们投资者总是在将信将疑中被裹挟前进,市场行情也在将信将疑中走向高潮。

引用任泽平老师的一句话,“ 2022年:从今天起开始乐观,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

投资一个行业,最方便(甚至可能是回报最高最稳定的)莫过于投资该行业的指数,投资行业ETF。而碳中和 ETF(159790)是跟踪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000977),该指数从沪深 A 股中挑选日均总市值 较高的 50 只低碳经济主题公司股票组成样本股,以反映低碳经济类公司股票的整体走势,结构上更聚焦深 度低碳领域,成分股少而精,指数历史业绩更优,弹性更好,盈利能力更强。这个ETF已经上市。


———————————

利益披露:作者是一个碳中和、新能源投资者,持有相关仓位;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向老师学习ing2022-07-02 22:04

广告出现得如此丝滑,不带一点突兀👍

iapple3672022-07-02 14:05

将要上市改成已上市?

心盛地产20242022-07-02 10:05

基金管理费...都是生意...
赚钱嘛,不寒碜...

PPtxd2022-07-02 00:54

$SEEE碳中和(CSI931755)$ 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指数简称:SEEE碳中和,指数代码:931755)基于我国现有的能源结构与碳排放状况,从碳中和的实现路径出发,应用环交所自研开发的碳中和联合国碳减排模型(GCAM)模型,选取沪深市场中业务涉及清洁能源、储能等低碳领域,以及传统高碳排放行业中减排潜力较大的合计10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深市场中对碳中和贡献较大的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iapple3672022-07-01 22:12

这个etf不是早就能公开交易吗,这次的上市是什么意思

RaulHo2022-07-01 21:21

人死灯灭
没有进步
没有智慧
就有了碳中和

RaulHo2022-07-01 21:20

碳中和又像永动机
又像使肉体返老还童
都是事物本质上都不成立的事

举个最小的例子
造电车,需要旧能源消耗
行驶依靠绿色能源更是远远不够

正所谓
煮驴烧驴粪
驴在锅中问
你是我屙滴
凭啥把我炖

RaulHo2022-07-01 21:14

碳中和是个伪命题
除非倒退否则不可能碳中和
因为质量守恒
有得必有失
吃饭消耗然后去种树(打个比方)
然后你觉得能够中和吗?
想种好树必须消耗比树产生的更多的能量
就像永动机的构想
另外
除非不动型不发展型坐吃等死型

中和=零
零等于没有活动没有发展,死寂
宇宙

不可逆

在股市里挖呀挖呀挖2022-07-01 20:29

就喜欢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达哥,好好带着cici,有个和你有共同爱好的交身又可交心的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