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7喜欢:0
回复@Polly投资: 您所说的:“业绩动量”或者是“因子动量”任何一个或几个因子都由失灵的时候,这个是可以理解的,这种单个指标和策略或者行业指数有类似之处。有的时候某个策略或行业灵,有的时候某个策略或行业就不灵了。
我感觉“量化”应该是能够持续战胜相应的指数。也就是升级版的"指数增强”,最起码要在一个月到三个月的时间尺度持续战胜指数(最少不输指数)。这个可以通过增加因子的个数,增加持股的数量来提高胜率。目前的量化基金好像基本无法做到。//@Polly投资:回复@SP250:量化策略必然出现某些时间表现不佳的问题。从beta的角度,偏股基金指数最近创了多年来最大回撤。从alpha的角度,量化选基无论是传统多因子还是人工智能,本质都基于“业绩动量”或“因子动量”,从过去的数据中挖掘规律并应用于未来。当市场出现转折时,动量崩溃是绕不过去的坎。2022年10月也发生过类似的现象。
回测中,目前的策略相对全体基金平均业绩(大概是偏股基金指数)年化alpha 6-8%,月胜率60%左右。更多的优化很多时候是自欺欺人的过度拟合。您跟踪一下,实盘是不是这样。
引用:
2024-02-05 10:17
这次韭菜连根拔起了....

全部讨论

个人观点:除了容量非常有限的套利策略,如LOF底仓套利之类的,单靠多因子稳定战胜指数很难实现。任何主动收益(长期跑赢指数)必然伴随主动风险(阶段性跑输)。实战中,我找到的任何一个选基因子、因子组合,都无法在较大的资金容量下稳定战胜偏股基金指数。甚至也不能达到75%以上的月胜率,除非自欺欺人的过度优化,当然也可能是我能力不行。几万到几十万的小资金可以做场内基金套利实现稳定跑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