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47喜欢:3

$正帆科技(SH688596)$ 正帆科技未来的空间有多大?

这是个思考框架,今天先发出来,后面再细化完善吧。先说结论,通过简单分析,正帆科技未来空间,如果从利润角度,不会太高,估值取决于市盈率。

正帆科技主营业务以6项底层技术为基础,拓展了介质供应系统、电子特气、GBOX以及新增的前驱体。

1、正帆科技现有的业务市场空间都不大(未考虑新的拓展业务,主要是考虑到5年对一个新的业务来说,也很难取得重大的市场表现),这就决定了利润空间。介质供应系统作为配套型行业,市场空间可能也就一二百亿,同时欧美日韩、中国台湾地区的半导体都用自己配套的介质供应系统,比如台湾地区的帆宣、汉唐就跟着台积电、联华等做配套。介质供应系统作为专用设备,属于非消费属性,跟半导体投资息息相关,大陆要担心一窝蜂上马的弊病。电子特气行业也是,品种多、要求高、空间小,根据中船特气招股书,市场空间也就200来亿,而正帆科技在特气方面,品种、技术并不占绝对优势,电子特气竞争更是激烈,国产替代是个长久趋势,但我担心大陆半导体相对封闭发展,中低端重复建设,电子特气技术也就是国产替代而已,市场竞争更无法与法液空等大佬竞争了。半导体前驱体跟电子特气特征一样,种类多、应用广,市场规模也就100多亿。根据Global info 的预测,到2028年也就36亿美元的市场。

2、正帆科技的看点是基于底层的技术,横向拓展,但同时拓展也限制了每一个业务的规模效应。介质系统、特气、前驱体,每个新领域都要投入新的资金、人员、设备,相对于纵向一体化企业或单一业务企业,业务的协同性要弱一些,规模效应差一些。

3、做个利润的毛估估。按照5年后,介质系统,年营收40亿元,销售净利15%,净利6亿;特气年营收10个亿(这个规模市占率大概5%左右吧),我目前没有看到正帆科技在特气有什么过人的竞争力,特别是根据已有的年报数据,产能利用率和毛利率都不具有竞争力,在国内同质化竞争的大背景下,销售净利给个10%,年净利1个亿。BOX业务在不考虑并购少数股权的情况下,5年后上市公司能有1个亿利润吧(可能稍微有点低估,但现有信息量确实比较少)。前驱体作为一个新增的业务点,不确定性非常大,大胆的预估一下,200亿的市场规模,市占比5%,即10个亿的营收,销售净利10个点,也就是1个亿的净利。这样5年后大概净利8个亿。所以具体估值多少,最终还是看市盈率了。

全部讨论

供应系统好多行业在用,不可能只有100-200亿的空间吧。去年订单已经60亿了。

正帆自己给的业绩指引好像25年就可以做到利润8 给20倍估值 160亿市值

楼主太悲观了。一是今年利润就有5-6亿左右,只需观看订单变化,等下降了再说衰退悲观,目前两年左右高订单锁定高增长。二是进口替代大逻辑更有利,台资企业丧失大陆市场竞争力,外企更别提。不需要走出去就可以活得很好。三是卖铲者定位,不惧技术路线变迁,无论如何都需要高纯工艺介质系统。

威力大

01-29 17:52

“宁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你这是模糊的数据,加上模糊的结论,不知道正不正确,说了一堆,跟没说一样

你是想买正帆,还是想卖正帆,不会是闲的蛋疼写这么多字吧?

01-29 19:44

现在不贵

规划 26年8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