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智仁:香港房地产市场怎么啦?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中国地产教父”邓智仁

房地产领域,我比李嘉诚更有眼光?当然不敢!

我从1984年,无经验,无分文,从事房地产行业至2023年底,横跨中国大地至香港,再越洋至澳洲墨尔本和深度考察英国伦敦,接受无数次访问,办讲座、授课、做经营(详情可参阅我一年前的文章,或中国网络媒体),可算是身经百战,亲身感受房地产兴衰,尤其是香港和日本房地产崩盘的经历。但约在2014年后,当我接受采访时,已不再预测房地产的前景,因为中国和香港的房地产楼价已渐渐脱离现实,我只偶尔重复提过有关商铺的“一铺养三代”改为“三代养一铺”。2018年后,在私底下,我仍然努力劝服聘请我的开发商,和信赖我的粉丝,和我的家人们,房地产已经开始进入危险门槛。

2020年春节后,我更大声疾呼给上述身旁的人,中国/香港的房地产已进入巨变时代。但出乎我意料,我身旁这么多人,只有一位萍水相逢在呼和浩特的年轻小商家,马上卖了他在呼和浩特的房,而且一家人搬到深圳开始他的事业并租房住;连我的妹妹们也不相信我的“鬼话”。

在更早的时候,我发现万达每年支付利率7%至12%的巨额借贷用作投资房地产,这也令我惊讶,因为香港较大的房地产开发商通常借贷利率是在1.5%至3%之间,而且时常储备大量现金。所以,由于法律对于预售楼监控严格,我从来没有听过香港出现烂尾楼,甚至现金周转困难等问题。也是因为香港的房地产市场没有什么特别新闻,我也不刻意注意香港房地产开发商的动态。

直至2023年,因为我在新西兰作半退休,时间多了,开始注意全球包括香港的金融时事,发现香港的房地产开发商在2018年至2023年期间,大量收购政府开发的新地皮,而一直比较保守的开发商也在2021全年,购入大量土地。我仔细研究一下,发现很多富二代甚至富三代已接管这些大型房地产企业,莫怪又如我的文章《为什么中国人总是富不过三代》。大家想想,富二代接管父亲庞大的事业,不好好表演一下自己的才华,怎么能对得起家族、同学们和自己的“才华”?其实希望在房地产发财,只有一途径——买,买,买,就是这么简单!

今天,2024年5月,已可决定他们的结果了!就是,看错了,买错了!严重供过于求的市场已基本上定案了。

那么,究竟什么因素令人们或企业屡次犯同一个错误?这么多历史教训仍不够吗?其实,就如赶赴赌场和战场是差不多,这不单是一时贪念和好斗这么简单,而实际是人类的天性!天性?对,是好奇心和甘愿冒风险的天性,即使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几率。这也是人类能比其他动物进步较快的道理,同意吗?

以上对自己的吹捧,是由访问,文章和微信佐证的!

PS:邓智仁先生利用最近闲暇时间,分段讲述一些亲身经历个人在商场和社会的经验,有别于现在大家听到和看到的理论或以讹传讹别人成功/失败故事,希望能够带给人们一些新的启示,让人们少走弯路。每一篇文章/故事更隐藏一些深层人生哲理,希望大家多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