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闷的鞋套-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41喜欢:1
临床快现在没有人质疑啊,公认的。但是有种渐渐沦落为大号再鼎的味道。别的公司时不时卖卖卖管线抓人眼球,信达只有买买买。

热门回复

2023-12-19 13:04

信达这2年经营策略明显有改变,研发更加保守了,就发挥优势做fast follow,每个项目top3,很多直接top1进度。其实发挥自己的优势挺好的,没能力自研FIC就把临床优势发挥到极致,专精fast follow。。。
其实百济今年也在改变。开始发挥自己做小分子me better能全球临床的优势,研发日重点介绍项目都是me better类型。就是发现比起做开拓性的FIC,还不如复制泽布替尼的路径做性能改良药。。。

2023-12-19 13:23

实际上海外纯靠自研能做大的药企几乎就没几个。因为这太难了。有过统计,大部分药企到破产都无法研发出一个药。而超70%研发成功的药企就研发成了1个药。能自研出3个或以上的药的企业极为罕见。也就是这些极为罕见的药企有机会纯自研做大。 通常他们都有当时时代最领先的技术平台,不停地下金蛋。。
海外创新药行业主流情况是:A是小药企,大学,研究机构,疾病基金会这类研发出一个药物。然后非常廉价的卖给B这个小药企。然后B做一部分临床找到C大药企合作或者直接卖了。最后C做大型注册临床,这个药以大药企C的名义上市。整个研发周期是多方合作,发挥自己的优势。

2023-12-19 12:50

这形容不对,应该是逐渐沦为效率更高的恒瑞。。。

2023-12-19 13:08

礼来应该是目前全世界最能做me better的药企。。。

2023-12-19 13:44

信达这个模式+快速推临床的能力如果在国外没问题,但在国内还是局限性很大,A4/支付环境方面太难了,fast follow无论哪个产品最终都会卷得厉害,即使他速度最快也未必能享受到太多红利,pd-1速度最快,但价格卷到3-4万,最大份额也被百济抢走

2023-12-19 12:54

差不多的。做me too都一样。只不过信达之前不太想只做me too,想有点突破但结果并不好。

是的,想成中国$再生元制药(REGN)$ 短期看起来是没戏

都想做中国$礼来(LLY)$ [笑]

能做到better也很难了

不谈me2还是BIC/FIC嘛,就看那些MNC的爆款,从抗肿瘤到自免,我觉得HR几乎都有,信达差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