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5回复:53喜欢:31

#医药生物板块悬赏#

有没有一线的销售人员或者医生来谈一谈各家PD1的使用情况啊?用量还有医生满意度都和体验可以。不管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

$恒瑞医药(SH600276)$ $信达生物-B(01801)$ $君实生物-B(01877)$

@科技龙头ETF

全部讨论

2019-08-26 21:20

近3年免疫发展快速,PD1/PDL1类药物风靡全球。这种激活自身免疫抗癌的药物备受世界瞩目。不过,新药发展时间段,许多机理还没真正摸透,临床上也遭到许多碰壁。如何理性看待免疫治疗是小编今天想阐明的重点,以下将从真实世界数据、疗效、安全性等方面对PD1进行多角度探讨分析,望各位“PD1追求者”能理清思路,合理用药。

一谈真实世界数据

与临床试验结果有差异,真实世界受多因素影响

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开展及数据遍布各癌种,无论是一线或后线都有取得一定的成效,也因此获得患者们的青睐。但这里要提醒大家,试验结果与真实世界使用其实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就拿肺癌来说,Mohammad Jahanze教授前天在OncLive采访中指出,虽然PD1的研究数据不差,但细看试验设计,大部分研究的入排标准都非常严格,为了得到“理想人群”的分析结果,都会排除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体能较差或其他生化指标异常的人群。相信报名过试验的患者深有体会,能成功入组的比例非常小。


这说明了真实世界中的影响因素更多更复杂,容易受患者体质、依从性、其他疾病、其他药物等影响PD1的疗效,用起来疗效不可能跟想象中的一样好。大多研究发现,PD1真实世界疗效≤临床研究,以下列举。

上图为2018年发布在Lung Cancer杂志上的O药(Opdivo)真实世界数据,共分析了260例患者。在中位随访18.5个月后,60%的患者去世,中位OS为5.9个月,体质评分即ECOG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在49例前后都有影像资料可进行疗效评价的患者群中,有效率ORR达到35%,包含9%的假性进展。

仔细一看,怎么OS只有5.9个月?试验中不是达到了9.2个月、12.2个月吗?真实世界的PD1生存获益有所减低,因为未能像临床试验一样只纳入了“优质化”患者,其中体能便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当然,也有个别真实世界数据疗效与试验相仿,这里不细谈,小编只是想把影响用药疗效的事说明白,以便提醒患者用药时一定要注意PD1治疗的不利因素,尽量避免。

二谈疗效

PD1非“神药”?临床使用宜扬长避短

1

起效慢:

与免疫起效的机理有关,PD1/PDL1单抗起效的时间较慢,国外的初次评估时间定在用药3个月后。免疫治疗不如靶向药那么精准、起效快速,因此对于症状严重、病灶转移/增大迅速的急性进展患者,并不推荐单用PD1/PDL1,以免耽误病情。

2

疗效有限:

PD1单药的一线总人群有效率大概在20%-30%,后线治疗更低。因此还是建议想在一线用PD1单药的患者做做PDL1表达、TMB、MSS/MMR这种预测指标的检测,预估下疗效,切勿单纯不想化疗而错用了治疗方案。

3

无进展生存期(PFS)不稳定:

PFS可以简单理解为耐药时间,PFS越长越好,说明该药可以更长久的控制住肿瘤。其实,部分试验表明免疫治疗的PFS并非那么理想,从大型的III期CheckMate026研究看到,O药的中位PFS并未能明显优于化疗组(4.2m vs 5.9m)。



III期的Keynote010试验结果亦如此,K药标准剂量一线治疗的总体人群PFS未能优于多西他赛组。



不过试验中PDL1高表达人群(TPS≥50%)的PFS仍然可以获益。这说明每个人用PD1的效果有一定差异,不如传统化疗及靶向药稳定。

4

生存期还是很乐观:

长生存期是免疫治疗的一大优势,各种研究都提示PD1的中位OS(总生存期)比化疗组更长。2018年JCO杂志发表了经典的209-003研究,发现第一批用O药的患者五年生存率达到了16%,而用标准剂量(3mg/kg)的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26%,相比PD1问世前晚期NSCLC患者5%的5年生存率,翻了4倍!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生存期最久的1位已经有88.6个月,迈过了7年的门槛,突显PD1疗效持久的特性。



三谈安全性

不良反应较小,但致命性副作用可怕

整体而言,PD1/PDL1单抗的不良反应(AEs)发生率较小,患者的耐受性较好。但是,免疫治疗会引起独特的免疫相关性AEs,比如免疫性肠炎、免疫性肝炎、免疫性肺炎、免疫性心肌炎、免疫性肾炎等等。这类AEs容易致命,目前临床尚无招架能力,只能积极对症处理或大剂量激素应对。

近期JAMA杂志就报道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严重不良反应文献。研究发现,3万多使用ICIs的患者中,发生致死性AEs的比例占了0.4%-0.8%,PD1+CTLA4联合方案可将致死性AEs发生率提高到1.23%。要知道,100个人当中就有1个因药物AEs致死,已经是件值得重视的事。



另外,免疫治疗还会出现“超进展”现象,可以简单理解为肿瘤不但没缩小,反而比治疗前更快速生长,病情恶化。这种现象为免疫治疗独有,发生率在9%左右。超进展的发生机制不明确,目前尚无完善的应对手段,临床使用一旦发现该想象应积极处理,或考虑停药。

四谈免疫治疗“死角”

EGFR/ALK突变不推荐用PD1

试验统一数据,对于EGFR/ALK突变的NSCLC患者,使用PD1/PDL1单抗的疗效不理想,明显劣于不突变的人群。最新NCCN指南也不建议EGFR/ALK突变的患者使用PD1治疗,无论其PDL1表达如何。究其原因,2016年ASCO会上报道了EGFR/ALK突变这两类患者的TMB表达低,可能与用PD1疗效差也有一定的关系。



不仅如此,有研究表明这类患者不但获益少,而且用PD1还有增加爆发进展的可能性。因此,EGFR/ALK突变患者建议还是首选靶向药治疗,耐药后想转换PD1得谨慎考虑。

结合免疫治疗特点,给几点用药策略

PD1确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神奇”,但确实是一种创新性的疗法。医患朋友在真正使用时还是要客观对待,在期待疗效的同时,更应明确其弱点,盲目地不合时宜的使用有害无益。给几点简单的建议。

1、免疫疗效与患者体质好坏息息相关,不要太晚使用。2017年JCO杂志发表的大样本(2万多例患者)研究发现,先用免疫药比后用免疫药显著提高了生存期,而靶向药先后使用顺序却无影响。



上图中,蓝色曲线代表试验中患者先用试验药物,即PD1或靶向药,橘色为先进对照组用其他药,耐药后再交叉到试验组用PD1/靶向。图A可以看到,先用PD1比后用PD1的生存期更长,患者整体死亡风险降低了30%以上。而图B靶向药先后用药顺序对生存期无影响。

这证明了免疫药和靶向药很不一样,先用还是后用效果是有差距的。早用免疫药存活期会更好,可能与患者的体质在治疗后由好转坏有一定的关系。

2、免疫单药的疗效有限,联合治疗是弥补的方向,在治疗时应考虑联合其他方案,以提高疗效。

3、注重自身免疫炎症类的不良反应。积累临床经验。出现此类不良反应的患者在一些血液指标上会有所提示。

4.了解免疫的起效特色,勿急症缓治、勿不符硬治,也勿治疗中过于急躁。

免疫药物入市不过3-4载,其为我们肿瘤治疗带来的价值是值得肯定的,而且这种价值尚未完全展现,但在混沌中的治疗摸索,更需要我们实事求是,在岁月回首间不愧对对此抱有希望及以身尝试的芸芸患友们。 @Stevevai1983

2019-08-28 22:53

我家在用,目前看来恒瑞推广的最好。特殊的毛细血管增生在癌症面前其实不太考虑,然后恒瑞的赠药方案折合下来是一年十二万,而且是先买两只,然后赠送两只,2个月时间刚好可以评估效果,花费4万。这个一般家庭还是愿意的,然后有效果的话,再买四只,然后赠送18只,这个营销方案可以说设计的很好。最关键是患者试错成本不高,四万块在癌症里面真不算什么。并且恒瑞的定价考虑了医保降价的空间,相当于他实际定价是12万一年,但是医保谈判的时候,他可以说自己从19800一只降到5000一只,降价幅度75,但是对比赠药方案,其实价格一样

2019-08-26 17:54

网页链接 很详细的网站~~

2019-08-27 23:18

剩下就是信达和君实的了,信达占比高于君实。O药的份额不断再下降,被另外几家瓜分,恒瑞刚刚上市,占比还很小。没上市前有一小部分赠药病人积累,不多。后面上量应该会比较猛。

2019-08-27 14:58

6666都得不来的调研结果,66就想得到

2019-08-27 03:24

恒瑞医药是因为近期有重磅药通过审批,就是PD-1,在癌症领域,恒瑞不是第一个PD-1,预计产品售价一年10到12万。

对于癌症,这不能算特别昂贵,而且其针对的是重点几种癌症,最核心的诸如肺癌和肝癌。其中肺癌是非常复杂的癌症种类,很多时候一小块肿瘤最终扩散全身,又有大量吸烟人口。

烟并不是必然导致肺癌,但是公认的是,当美国上世纪吸烟人口减少,时差20年,美国的肺癌发病率也显著降低。医学没有讲明白吸烟和肺癌的关联,统计学上早已一清二楚。

PD-1未来市场空间

艾瑞卡是恒瑞医药酝酿多年的重磅产品,2019年5月29日凭借其单臂II期研究结果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上市。

恒瑞医药的艾瑞卡属于PD-1单抗药物,是恒瑞在抗癌药领域获得的一个重磅品种,同时增强其抗癌药产品间的协同效应,有助于恒瑞医药强化其在国内抗癌药领域的行业地位。

参照海外市场情况,假设国产PD-1定价10-12万元/年,预计未来国内总体市场规模约为450亿元/年。

其中,由于发病人数多,预计肺癌是最大的适应症,市场规模约为168亿元/年;其次为肝癌、胃癌,预计每年市场规模分别为94亿元、85亿元。预计恒瑞医药PD-1整体市场规模超过90亿元。

我们知道股市有很多的茅粉,但是恒瑞医药的表现至少不比茅台差。

从恒瑞医药的投资经验来看,坚持医药投资明显是有回报的,pd-1疗法恒瑞也已经折腾好多年,投入5亿研发,虽然其依然不是突破性新药,但是的确比茅台有足够宽的行业壁垒——护城河。

2019-08-27 02:51

用药前要基因检测,理论上pd1阳性表达越高越有效,实际情况是疗效和阳性并不是完全呈现正比关系,而且判定疗效标志物也没选好,这就更难衡量,现在的火热肯定离不开药厂的宣传,当然也不能完全否认,现在总体看来pd1仍然是最好的靶点,但是疗效肯定要打折,短期副作用不大长期不知道。另外大分子药一家一个样,国内这么激进的临床真让人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