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9回复:49喜欢:52

进入下半年,“供应收紧+消费旺季”是我们交易的主旋律。由于OPEC+坚持减产政策、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结束释放、页岩油增产乏力等因素,今年三季度开始全球原油供应趋于紧张。

与此同时,三季度潜在的极端天气影响和四季度潜在的油气转换将极大增加国际油价的波动率。美联储持续加息导致强烈的衰退预期主导了市场并压制了工业需求,一场供应减少与需求“减少”的赛跑开始了。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平衡表,今年三四季度会出现巨大的供需缺口。而在欧佩克的平衡表中,今年三季度的缺口为250万桶,四季度的缺口为300万桶。但是二者都计入了美国原油产量快速增长。在图表之外,“美国减产”竟然带着满满的恶趣味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供应方面,早在4月份我在文章里写下:美国原油产量将在今年二季度下降。根据美国能源署最新的钻井生产率报告(DPR),但美国页岩油主要产区的原油衰减量已于今年6月正式大于新增量(由于统计方法存在一定误差)。

为了减轻读者的阅读负担,我将把大量数据浓缩于几张图片中再进行分析。

2023年6月,美国页岩油产区原油总体衰减率、除二叠纪外产区衰减率、二叠纪产区衰减率突破了1,衰减率越接近1,新增产量就越难覆盖衰减量,美国原油增产就越困难。回顾历史,2019年以来除了2020年的极端情况(疫情、飓风)导致这项指标短暂超过1,其余时间都在1以下。而此次的情况是衰减率长期向1接近并最终突破,并非短期事件驱动,这也就意味着本次美国原油产量衰减短期内很难逆转。

近4年,美国主要页岩油产区总体衰减率于2021年5月至开始出现降低(0.93),于2022年5月短期见底(0.78),而后衰减率重回增长轨道。衰减率降低的原因为疫情后页岩油企为了降低成本选择大量开采“甜点”,导致新增产量快速增加,而新投产的油井还未处于明显衰退期。

具体到公司层面,下图为今年二季度达拉斯联储能源调查结果,2021-2022年各项指数都维持在高位,页岩油勘探开采企业生产扩张较快,导致页岩油新增量大于衰减量。但是进入2023年以后连续两个季度三项指数都低于10,体现到原油产量上的就是新增逐步放缓、衰减逐步加快,预计未来页岩油勘探开采企业会维持谨慎的经营策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原油产量甚至会出现显著降低的现象。

此处先科普一个小知识,所谓“甜点”,主要着眼于有利的烃源层、储层、超压、裂缝、局部构造等地质甜点要素评价,以及压力系数、脆性、应力各向异性等工程甜点要素评价。讲人话就是“埋得浅”、“出油多”、“花费低”、“地块少”。

我在以往的文章中已经科普过页岩油气井与常规油井不同,初始产量高但生产周期短、枯竭快,往往在第一年产量衰减60%-70%,5-6年之后只剩下2%-3%。因此这批开采成本低且单井产量高的“甜点油井”枯竭后,当开采技术没有太大突破、油价低迷时,后续生产是极难回到这次的产量高峰的。这也是美国页岩油产量“这次不一样”的因素之一,美国页岩油产量面临着陡峭的衰减曲线,而今年6月,刚刚开始。

除了当前数据显示衰减量大于新增量,评判美国页岩油增产潜力还可以观察“钻井数量”与“完井数量”。

由上图,美国页岩油产区总体完井数量距离1年内新低仅相差10口,产量最为强劲的二叠纪盆地的完井数量已突破至一年内新低。页岩油井在完井(压裂)后一般在3个月内到达产量顶峰,度过今年1月的完井高峰对应的产量增长后,总体完井数量连续5个月下降将在未来持续造成页岩油产量降低。

追根溯源,谈谈压裂效率,也显示同样的结论。

美国压裂车队效率在今年1月达到小高峰,1台设备在1个月内可以压裂4口井,而最新数据显示已经下降到3.5口井。考虑到压裂车队数量持续下降,再加上压裂效率持续下滑,未来的完井数量最终到页岩油产量都会受到影响。

综合“钻井数量”与“完井数量”来评估美国页岩油增产潜力,到“钻井/完井”小于1时,产量增加依靠老井,值越小增产潜力越小;当大于1时,产量增加依靠新井,值越大增产潜力越大。

观察近一年数据,美国主要页岩油产区总体、二叠纪产区、除二叠纪外产区的增产潜力指数都已经连续5个月小于1,这就意味着当前美国页岩油增产主要依靠的是老井,长期依靠老井的结果是新增产量难以覆盖衰减产量,这就与本文第一张图“衰减量vs新增量”互相呼应。

再细分来看,虽然贝肯(Bakken)产区的每台钻机新增产量最高,而且衰减率指标为0.92,属于主要产区中最低,但是增产潜力指数为主要产区中最低,为0.85。这就意味着虽然短期贝肯产区的原油衰减情况相对较优,但未来不能扮演引领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火车头的角色。

当中高价值库存井几乎耗尽时,库存井数量也能够成为评估美国页岩油生产活动的指标之一。

由上图,美国主要页岩油产区总体、二叠纪产区、除二叠纪外产区的库存井数量持续下滑。首先我们要明白,库存井指的是已经开钻但未压裂的井,压裂前也就是完井前都属于库存井,是一定存在的,且一般能留2年,2年之后大部分都是低价值库存井(油可能会流走)。现在的情形是,库存井经过大量消耗后,下滑速度减缓但仍坚定向下,这本质上反映了生产活跃程度进一步下降。

至于生产成本,今年一季度达拉斯能源调查报告中显示新井钻探成本为平均62美元。在二季度接受调查的页岩油勘探开采企业里,多数大企业(产量大于10000桶/日)预计今年年底钻完井成本将略微降低,多数45%的小企业(产量小于10000桶/日)预计今年年底钻完井成本将略有增加。这种情况意味着今年的勘探开采成本虽然有小幅降低但依然保持平稳,当前的原油价格难以支持勘探开采企业扩大生产。

此外,如果天然气价格持续低迷,那么低产井将受到严重打击,当页岩油气井老化时,气油比升高,油井向气井转化,关闭后将难以重新开启。

需求方面,美国隐含需求虽然在独立日假期期间交出了一份十分靓丽的答卷,但是在假期后显现出疲软迹象。截至7月14日当周,美国石油总隐含需求虽然仍然高于2022年同期,但已经弱于2021年同期。三大项图表则更为明显。

细分来看,汽油和航煤需求仍然非常强劲,柴油是主要拖累因素。柴油消费与经济密切关联,长期高利率已经对工业需求造成非常明显的损害。

但是不妨换个角度来想,即使柴油隐含需求弱于2020年同期,但美国柴油需求占比仅17%,海外出行依然强劲,总隐含需求依然高于2022年同期。当我们熬过这轮加息周期,当工业需求恢复时,美国原油产量届时将出现更显著的下滑,与此同时欧佩克的减产政策还在施行中,那么国际油价将毫无疑问得到基本面、宏观环境双击,并且极端天气和地缘政治造成的潜在风险扩大国际油价的波动率。

所当前我们正处于一场“赛跑”中。三四季度国际油价高低主要看供应减少的速度快还是需求减少的速度快。但是这无所谓,因为需求是被金融手段强压下来的,而非价格,但是供应正在遭受低价格、低资本开支和宏观风险的三重压力。让我们再想远一点,当全球工业需求重回稳步复苏轨道时,供需缺口将显著扩大,届时国际油价将稳步收复2022年的失地。

其实也不远了,从库存周期的角度,简单来说库存周期分为“被动去库”对应需求回暖;“主动补库”,对应需求旺盛;“被动补库”,对应需求减弱;“被动去库”,对应需求疲软。引用民生证券的图表,国内无论是与基建地产相关的石油沥青开工率、螺纹钢的开工率,还是化纤链上的聚酯开工率和涤纶长丝开工率,近期均有所提升。

经济最悲观的时刻已经过去,2023年上半年我国成品油消费已步入回暖通道,当前油企营收基本触底。无论是中美的库存周期都在朝着积极方向发展,今年四季度有望从“被动去库”阶段转向“主动补库”阶段,而这无疑会提振原油消费。

等到未来当工业需求复苏,出行需求维持强劲,供应收紧甚至减少,宏观压力缓解,那我们将会迎来最丰饶、最绚烂的季节。

$中国海洋石油(00883)$ $新潮能源(SH600777)$ $中国石油(SH601857)$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日新客2023-08-06 00:51

半夜爬起来,稍稍补充一下郭博的说法。
所谓“作业时间缩短”,可能是从传统的“拉链压裂”转向“同步压裂”(比现有拉链完井速度快60%,应用上哈利伯顿占比最大),即一个压裂车组同时压裂两口井,准备两口井。2019年的同步压裂作业数量占比还不到1%,2020年第四季度为8%,虽然能够提高效率,但是成本、难度较高和不确定性因素很大。也不是说一个月能压裂井数上来了,压裂越多越好。每个井场6-8口井最合适,再多就会受到井间干扰和裂缝碰击问题影响(大部分区块油井都是联通的)导致产量下降,因此也不像以前那样有那么多压裂需求,毕竟页岩油勘探开采企业也是看着油价决定打井嘛,一次打两口准备两口灵活性太差,并且对井场环境要求还高。
至于压裂技术,15年油价大跌以后,滑溜水和砂压裂被大规模应用,压裂成本下降1/2-2/3,产量却提升了1-3倍。这就是为什么当前压裂车队数量远少于前几年,产量却增长迅猛的原因。但是压裂车队数量大约每年自然递减10%,现在压裂车队数量难以支撑当前产量,未来更难,毕竟前两年疯狂压裂甜点去了。
正如郭博所说,这些都不算是新鲜事儿,所以当前无论是钻更长水平井(每口井的平均线性进尺从21世纪初的平均6000英尺增加到现在的平均15000英尺),还是改进压裂技术(增加压裂级数,缩短压裂间距,增加单位长度的压裂液用量和压裂砂量),都不会有“跨越式”的进展。另外,虽然一个月压裂数量增加了,看钻井生产率报告就知道现在钻井和完井的数量都在不断减少。下图为“压裂革命”后的历年压裂效率,其实也没那么夸张。

OilGas2023-08-06 19:26

你可能是听Exxon或者Chevron在美国二叠系的非常规作业情况介绍,根据他们介绍,井的作业费用大幅下降了,这样最小经济开发储量会下降,它们预计他们从二叠系盆地中的产量会增长。
但并没有改变两点观察:
1,过去数年由于资本性支出大幅下降,无论常规还是非常规本身在产油田的递减是短期内无法弥补的。
其二,这几年勘探支岀的大幅减少,各个石油公司的储量与discovered contingency resources都明显不足。这个会很快显现岀来。

日新客2023-07-21 17:18

@江暁鱼 感谢朋友支持!现在咱们终于熬到曙光了,供应除了美国产量面临下降之外,现在欧佩克的减产非常顺利。无论是沙特(21年5月以来最低出口量),还是俄罗斯,减产量终于体现到出口端了。我相信随着减产的继续实施与数据持续验证,空头的“减产不足”论点将受到极大打击。不过油价要想涨,还得看全球库存出现明显减少。不会远了!

ericwarn丁宁2023-07-21 16:51

转:进入下半年,“供应收紧+消费旺季”是我们交易的主旋律。由于OPEC+坚持减产政策、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结束释放、页岩油增产乏力等因素,今年三季度开始全球原油供应趋于紧张。$中国海洋石油(00883)$ $中国石油股份(00857)$

郭荆璞2023-08-05 23:19

2015年油价下跌之后,页岩油气的单井作业时间大幅下降,因为一个井架钻3口洞了,多分支水平井技术,不新鲜了

全部讨论

2023-07-21 17:18

@江暁鱼 感谢朋友支持!现在咱们终于熬到曙光了,供应除了美国产量面临下降之外,现在欧佩克的减产非常顺利。无论是沙特(21年5月以来最低出口量),还是俄罗斯,减产量终于体现到出口端了。我相信随着减产的继续实施与数据持续验证,空头的“减产不足”论点将受到极大打击。不过油价要想涨,还得看全球库存出现明显减少。不会远了!

2023-07-21 16:51

转:进入下半年,“供应收紧+消费旺季”是我们交易的主旋律。由于OPEC+坚持减产政策、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结束释放、页岩油增产乏力等因素,今年三季度开始全球原油供应趋于紧张。$中国海洋石油(00883)$ $中国石油股份(00857)$

2023-07-21 17:24


消费旺季VS供应紧箍咒
看大戏怎么演绎了

2023-08-06 20:40

中海油

2023-08-05 23:17

忘了昨天看哪家公司的交流纪要,自豪的宣称平均单井的作业时间大幅下降,意思是相同的钻机/压裂车队可以更多的工作量?这个请教诸位这么看@OilGas @日新客 @郭荆璞

2023-07-21 23:11

请教一下,对埃克森等美国石油公司在页岩油的两次开采(压裂)如何看待?这种低成本产量增加不知能否大规模推广?美国人的创新还是太强了?@日新客

2023-07-21 17:57

底层逻辑先赞后看

06-02 15:47

大师水平

2023-08-21 11:39

恒科十点多割了,亏了十多个点。周五➕今天两天就亏了五六千受不了了。4600看着均线一路下来解脱了。我本来一直是玩华宝油气,石油和纳指……今年拿出来玩国内,结果那边涨幅也没吃多少,国内跌幅吃饱了亏几W本金。。。原油前期投入有数据,勘探生产可控,自己不懂领域千万不能参与更不能重仓。。。汇率市指数根本就是猜美元指数人民币汇率的区间。根本猜不到大小,纯粹就是底部定投熬反弹……

2023-08-10 18:10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