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10

$宇邦新材(SZ301266)$ $福斯特(SH603806)$ $奥特维(SH688516)$ 0BB报告-2|光伏新技术重要竞争点,24年或是产业化之年【天风电新】 

0BB是光伏新技术的重要竞争点:当前光伏主产业链价格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产业内公司亟需通过降本来实现盈利修复,而0BB既可以应用于HJT,也可以应用于TOPCon以及BC,能够帮助实现降本增效。因此,产业内公司都在积极导入0BB技术,我们预计今年有望成为0BB技术产业化的元年。 

当前来看,HJT已实现0BB技术的导入:日升已实现0BB量产;华晟新能源也在近期推出0BB异质结组件。而TOPCon、BC也在加速进行0BB技术的导入,TOPCon有望自2024年Q2-Q3开始实现大规模导入:其中正泰新能在23年推出无主栅组件并在24年2月开始实现组件交付;晶科能源也表示0BB已经按进度导入。 

如何理解0BB的经济性:0BB主要通过降银、提效及降低硅片厚度和胶膜用量等方式实现降本: 

0BB用焊带代替主栅,从而节省主栅部分的银浆:其中TOPCon可实现降低银浆耗量10-20%;HJT可实现降低银浆耗量30-40%。 

0BB可实现提效:通过减少遮光面积以及缩短电流传输路径实现提效:预计可提升组件功率5W以上。 

0BB有利于硅片减薄:可以解决薄片化后焊接造成的隐裂,断栅问题,有助于实现100微米以内厚度的电池片的突破。 

0BB可实现更细焊带和更薄胶膜:0BB取消主栅线,使用更细焊带,同时由于使用更细焊带,对应胶膜克重可以进一步减少约100g。 

除上述作用以外之外,0BB还可带来进一步的发电增益,通过更高双面率、更低温度系数、更好弱光效应等。 

我们对0BB在TOPCon和HJT不同技术路线上的降本效果测算:0BB对TOPCon的综合降本效果理论上可以达到约2-3分/W;对HJT的综合降本效果可以达到约6-7分/W。(这里假设0BB实现TOPCon降银10%,HJT降银30%,假设功率增益5W同时考虑皮肤膜成本影响,但未考虑胶水等其他可能存在的材料成本的影响。) 

目前0BB方案还未统一,未来收敛于哪种方案还存在不确定性,目前主流方案包括焊接+点胶、点胶以及覆膜方案: 

点胶方案:用点胶代替串焊,材料上增加皮肤膜和胶水;焊接+点胶方案:在焊接的基础上增加点胶环节;覆膜方案:用覆膜代替串焊,材料上增加皮肤膜。 

其中点胶方案的优势在于工艺简单;但材料上需要增加皮肤膜和胶水,并且存在层压后才能检测不良的问题;焊接+点胶方案的优点是不易脱栅,可控性好,并且在层压前就可以检测不良,但缺点是工艺复杂,焊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覆膜同样可控性好,但成本上同样需要增加皮肤膜,并且层压后才能检测不良。另外,串焊+点胶工艺与传统串焊工艺相似度高,可以在原有设备上改造,从而降低初始投入。 

从受益环节来看,设备层面0BB相对于传统串焊技术来说工艺路线不同,因此增加0BB串焊机需求。 

材料层面:(1)胶膜:点胶和覆膜方案都需要使用皮肤膜等特殊胶膜,带来皮肤膜等特殊胶膜的需求;(2)胶水:点胶和焊接+点胶方案都需要使用胶水,带来胶水需求;(3)焊带:0BB需要使用更细焊带,带来0BB焊带需求,0BB焊带作为新型产品,预计毛利率高于传统焊带产品。 

投资建议: 

奥特维:公司自2020年中开始就分别结合PERC、TOPCon和HJT电池预研0BB焊接技术,设计多种0BB串焊工艺,2023年已拿到行业龙头企业的小批量0BB串焊机订单,近期针对TOPCon 0BB焊接工艺推出量产解决方案,重要优势是能够实现存量设备有条件改造。 

核心优势之一在于市占率:串焊机全球市占率60%,依靠市占率向存量客户提出0BB设备改造方案,降低客户0BB投资成本,存量客户更倾向于选择这种改造方案,以此持续维持客户粘性。预计24/25年归母净利润19.1/23.3亿元,对应PE10X/9X。 

福斯特:公司针对0BB的各类方案,包括但公众号三思行研不限于点胶、覆膜等,针对性开发全套材料解决方案,其中CF连接膜产品已实现量产出货,是国内首家量产0BB用膜的材料供应商。当前连接膜产品毛利率预计显著高于传统胶膜。预计24/25年归母净利润25.9/32亿元,对应PE 19/15X。 

聚和材料:公司是全球光伏浆料龙头,并在光伏浆料基础上,向胶粘剂领域拓展,公司针对0BB开发0BB胶粘剂,有望受益0BB放量趋势,2024年Q1已实现单月出货4吨,0BB胶粘剂所带来盈利增加有望抵消甚至超越0BB取消主栅线所带来的银浆盈利减少。预计24/25年归母净利润6.7/8.7亿元,对应PE 13/11X。 

宇邦新材:公司是光伏焊带龙头,目前已推出0BB焊带产品,领先于行业,我们预计0BB焊带毛利率将高于传统产品,从而提升公司毛利率。同时,公司正在研发应用于HJT的0BB超细丝产品。预计24/25年归母净利润2.1/2.8亿元,对应PE 17/13X。 

风险揭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技术迭代风险;竞争加剧风险;公司新产品布局不达预期的风险;测算具有一定主观性,仅供参考。

全部讨论

05-21 20:45

异质结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