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fighter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84喜欢:15
有些服务(教育,健身,租金),中国价格高于日韩,这个原因可能还是和房地产价格有关。有个对比挺奇怪,牛奶价格中国高于日韩,而牛肉价格中国低于日韩。

热门回复

考虑到我们的人均收入低于日韩,那么一个日常消费品如果我们的单价显著高于日韩,我认为是不可持续的,未来肯定要持续降价。那么牛奶行业的投资价值存疑。

大概搜了一下,总结几个原因:
1、日本牛奶有政府补贴;
2、中国国土面积太大,西部奶源地离东中部消费低距离遥远,运输成本高;
3、中国牧草更供不应求,有些需要进口,价格更贵;
4、中国冷鲜奶占比更低,多数利乐包装奶,生产成本更高。

感觉被白人殖民时间越久、程度越深的非畜牧业文明的社会,乳制品消费量越多。越南被法国殖民了很久,留下了很多白人饮食习惯,比如越南的咖啡很多,我去年在友谊关,就买了几大袋越南咖啡,刚才还泡了一包喝……乳制品的消费,越是消耗量大的社会,越不是靠喝牛奶,而是靠在各种食物中添加奶酪、黄油、炼乳等乳制品。

确实和补贴有关系。下面应该是几年前的数据了。
”就拿一瓶普通装矿泉水来说,在超市买的话要花100日元左右,在便利店或者自动贩卖机上甚至能花到150日元左右。但有一样饮品的价格却是相当的便宜,那就是牛奶!
日本是公认的喝奶大国,为了民族的未来,日本政府给出了高额的牛奶补贴经费,以至于现在日本超市里面的牛奶价格几乎接近了矿泉水的价格。“

就算有补贴,日本牛奶消费也不行,世界倒数第二,中国倒数第一。
”日本的奶制品消费能力也不能打。根据2019年国际乳品联合会统计,日本当年人均消费奶制品不到40kg,位居此统计中主要国家里倒数第二。话说,倒数第一,竟然是我国……震惊啊!我国人这是有多么不爱喝奶!“

日本奶酪等乳制品消费量我印象中比中国多很多,虽然比欧美白人畜牧业文明演化出来的社会低很多,但现在日本菜中,现在也有很多用到烤芝士了。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叠加奶业政策和西式化潮流的共同驱动,1960-1994 年期间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折合原奶消费量分别从 13.6/22.2kg 提升至46.8/89.8kg,CAGR 达3.7%/4.2%。而随着 90 年代初经济泡沫破裂,收入受损致需求下降,叠加少子化下消费量最高的 0-14 岁人口占比持续下降,故日本乳品人均消费量于 1994 年的 46.8kg 见顶回落。但受益液奶内部结构升级、奶酪占比持续提升,1991-2021 年间日本人均乳品消费量/折合原奶消费量进一步变动至36.6/94.4 千克,CAGR为-0.7%/0.4%,结构优化支撑原奶消费量基本平稳。
网页链接

别人有一份各国牛奶价格对比数据,这个数据也说明,中国的牛奶价格是全球最高的之一,但是韩国和中国的价格接近。丹麦,德国,美国这些养牛大国的牛奶价格低,可以理解,日本这个农业不发达的国家牛奶价格偏低,显然是有特殊原因的。

奶酪 芝士和动物黄油等乳制品等消费量往往和西餐沙拉、 面包和蛋糕等外国人饮食偏好相关, 中国喜欢面条馒头 包子,豆浆等。 部分人有乳糖不耐受 。其实男女老少适当食用牛奶可以补充一定蛋白质。牛奶的营养丰富,含有较为丰富的蛋白质,如球蛋白、酪蛋白、乳蛋白等。含有脂肪、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及钙、磷、铁等。而且牛奶多为液体,易于胃肠道消化、吸收和利用其中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改善因蛋白质缺乏而造成的体质虚弱。$伊利股份(SH600887)$ $蒙牛乳业(02319)$ $光明乳业(SH600597)$

中国的牛奶公司更像可乐薯片等品牌消费品,而非一般农牧产品。认为不可持续前得想明白为什么有了现状,导致现状的原因是否会消失。而不应简单粗暴不同国家同行业对比,认为都是牛奶行业就会趋同。
$伊利股份(SH600887)$ $蒙牛乳业(02319)$ $百事(PEP)$

我之前看资料,日本牛奶收购价格由于农协参与,价格是偏高的。我们没有农协,理论上我们的牛奶收购价格应该偏低呀。难道是中国的渠道成本太高,导致我们牛奶售价高于日本?还是说日本大量进口牛奶,导致他们的牛奶价格偏低?
“日本乳业呈现低收益性的原因之一是生牛乳的流通结构。乳畜农户多隶属于JA或乳畜业
协同组合联合会(简称“畜联”)等,在各都道府县形成地区农协、畜联。以保护国内乳畜农户的名义,在指定生牛乳生产团体的制度下,乳畜农户生产的生牛乳几乎被全国10个地区的指定团体垄断,统一与乳业生产商就生牛乳的价格进行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