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仪器yxh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0
欧+地中海+美西+美东占50%,基本上从4月~6月平均涨3000差人元,西非+南美占13%,上涨7000美元(最猛的巴西這电动汽车),而且中远一年是3000万箱的量。长协每箱也涨1500美元的打仗的钱了。而且通通满仓。税25%。

热门回复

我本人司惯用每月总运量多少TEU(大箱变成2TEU),然后欧线占比%,美西美东占比%,南美占比%,近洋占比%,去掉50%的长协,除1.3的回程,扣25%的税,真正即期的各线的箱数X各线的涨幅,然后加权计算每个月的利润。这是我的工作,我背后有比较大投资人,他要求准确。

看好海控可以理解,但是也要实事求是,运输量3000万TEU真没有这么多。年度报告里有明确数据,剔除国内转运箱量,(国内转运的价格和国际运输是两套体系,这部分可以不用考虑)基本上每年2000-2200万TEU的国际航线运输量。按季度看,基本上每个季度500万TEU上下波动。冷静,要是今年能运输3000万TEU,那计算器要爆炸了[捂脸]

21和24年自营船舶运力相差应该超30万TEU,很多布署在欧线,都是大船,东方海外近三年10艘24000TEU的大船几乎都去跑欧线了。$中远海控(SH601919)$ $东方海外国际(00316)$

刚刚真去百度十查了一下,2021年Q1的适量678万TEU,全年2800万TEU。2024年红海海战,欧线+地线从苏伊士的30多天变成好望角的80天(马士基的计算),今年应该少运七分之一运量(减13%),减350了TEU正常,实际应在2400~2500万TEU之间,但满载后,有船可能会超载,到108%。

有时也去参考台湾长荣每月都报的营收,一般的增长全是税前利润了,但各公司航线不同,运费涨幅也有差距。大西洋线的涨幅低。

这个要求太高了,粗略估计个大方向就差不多了

今年50%的长协到旺季运费也涨。

我最好是能精确计算出SCFI在9月或10月的第几周变负。所以我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