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一剂解药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5喜欢:2
如果在A股年报和港股招股书的数据不一致的话,那为什么证监会不查?而且公司会不会那么蠢,在不同的公开报告上报告不同的数据,让别人抓他把柄呢?

热门回复

2023-11-03 22:34

美的自己发的数据模棱两可的,把两个不同的部门或品牌捆绑着来,比如:三季报说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收入为213亿元;同比增长25%;COLMO及Toshiba前三季度零售收入超过86亿元,同比增长21%(如果美的把COLMO单独列出来,这样更容易让自己的投资者看到美的高端产品发展的真实情况)。
统计口径不一致,它说第一谁也不知真假,再比如美的没有中央空调这个门类,而是美的楼宇科技,把自己收购的电梯业务等很多业务都归到它门下,而且每过几年都会根据情况来调整,因此美的报表初看数据都不错,但仔细看就一头雾水了。

是的,我一直观察美的三年了,但一直看不懂它的报表,比如不知道它的销售报表分为暖通空调、生活电器与机器人与自动化三个大类,但内部组织架构又是五个事业部,这中间又变来变去的,没有办法追踪……还有,实在搞不懂它的资产配置能力,比如高点回购、低点增发,买企业也似乎有不惜成本之豪放……也许像巴菲特所说的,它压根就不想让投资者看得太明白吧

2023-11-03 23:10

还有另一历史事件,可以了解了解细节,大意是:美的小家电原本就属于上市公司美的集团,小家电当时业绩不怎么好,不怎么值钱,转手卖给了控股股东,控股股东经营几年后,小家电风生水起,又再次卖给上市公司美的集团,只是价钱不一样了。

2023-11-04 08:36

对的。再拿美的三季报说的:“COLMO及Toshiba前三季度零售收入超过86亿元”
这个Toshiba高端品牌的产品既有美的收购的Toshiba白色家电的产品,又有美的工业技术群下属的Toshiba散热模块的工业制品产品。咳咳

这个对比起格力被迫收购董手里的银隆来说是小巫见大巫。

数据口径不一致,也就是说归类不一致,又不是虚假报告证监会查了也不违法啊?可能关键在于披露规则有缝隙吧……

不需要开股东大会就能说明合理吗?董是利益既得者(银隆大股东), 为啥之前评估的收购银隆是120多亿,后来严重缩水,算不算造假?
如果不是造假,发现后被骗了,还要格力收购,算什么?

2023-11-03 23:52

嗯,一看你就是聪明人,只需要查美的集团/美的电器当年的公告,就能较快了解到大部分细节,至于具体结论我们就都只能自己去判断了。

你不觉得你说的是扯淡? 银隆是不是董控股的? 格力股东大会是不是否决了银隆收购? 后来是不是证明银隆的魏银仓是个骗子,董上了个大当?
后来银隆是不是一直亏损? 连格力股东大会都没开就被董通过了收购银隆的决议,收购之后一直亏损连净资产都亏没了?
我说的这些是不是事实?
我看你是屁股歪的离谱了!

当然是坏事,董一言堂把她手里是银隆卖给了格力,一直都是亏损的靠格力输血维持。明明之前被董事会否决了的收购,一堆的烂摊子明摆着银隆是骗局,董无法收拾只能让格力兜底。
汽车空调和家用空调是两回事,看看现在新能源的空调,格力多少占有率,看看美的威灵电机,新能源空调国内有小鹏,理想和华为等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