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 Talk - 机构|穿越迷雾,景气之选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纵观近期市场行情,一方面交易缩量,沪深指数震荡;另一方面,板块轮动频繁,结构性趋势明显。为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市场变化,把握后续投资方向,近期,在上投摩根Alpha Talk – 机构客户双周交流会上,基金经理陈思郁复盘了本轮市场的整体演绎逻辑,从宏微观角度扫描全市场投资机会,重点探讨了光伏、军工、医药和医美等行业的投资逻辑,并分享其配置思路和投资心得。

回顾本轮市场周期,我们认为,自去年9月末10月初,市场体现出存量资金博弈的特征。部分资金进入电力运营商、汽车零部件和风电等板块,究其原因,并非由于这些板块当时的基本面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是由于投资者系统性地抛售一些强势个股的同时,也在博弈一些机构持仓比例较低的个股机会。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市场整体处于大幅调整中,一直延续到今年的4月下旬。随后市场步入反弹阶段,彼时的成长股,尤其是周期成长股,涨势较为强劲,直到今年7月上旬,很多个股市值和基金净值创出阶段性高点。在此之后,市场进入回调区间。

即使7月以来市场有所回调,我们仍对市场较为乐观,原因是我们认为4月下旬出现的市场底部比较夯实。支撑这一观点的因素有三:一是本次市场调整的时间窗口足够久,长达半年以上的调整周期在过去出现的频次都很低;二是本次市场调整的幅度足够深,很多热门赛道股都出现了较大的回撤;三是虽然市场情绪低迷,但投资者依然是在谨慎投资,投资者并不看淡整个经济的增长前景,所以此时的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可能较小。

综上所述,4月出现的市场底部近期打破概率不高,后续市场或将维持震荡上行局面,并出现一些结构性投资机会。

我们判断目前的市场主要呈现出三个特征:

一、经济尚未全面恢复。机遇并非诞生于经济修复乃至全面修复的时期。在机遇初期,高景气赛道稀缺,阿尔法集中于少数赛道,回顾历次行情,机遇的开端皆是如此。

二、市场情绪较为低迷。尽管前段时间市场出现较强反弹,然而在本轮回调中,较多个股价格已接近前期低点甚至出现阶段性新低。市场的上涨并不会一帆风顺,而是会呈现较长时间的盘整。

三、政策释放一定暖意。当前来看,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亦或是地产政策,均在往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在历次经历市场底部时,我们都会听到“纾困”二字,而这一轮纾困基金助力的是房地产。因此,我们看到“纾困”是每一次从市场底部向好的必要条件。在经历了地缘冲突、全球疫情等诸多事件,只要基本面不改变,方向就会是长期向上的。

就投资角度而言,在这种乍暖还寒的阶段,我并不建议给市场贴标签,不论是买核心资产或做市值下沉,都只是结果而非目的。从结果来看,从高市值的龙头标的换到了一些细分行业龙头标的,原因是由于大型龙头公司易受行业周期影响导致业绩承压。因此,在寻找“免疫”经济大环境的方向时,需要进行一些板块或个股下沉,同时,选择的方向仍然是基本面较好,已证明过优秀业绩的偏小市值龙头公司。

现阶段而言,我们看好的板块主要是光伏,其中又以光储为重。就本质而言,光伏属于周期性行业,当下其增长逻辑主要源于我国乃至全球资本市场的能源价值重估,但我们投资光伏的逻辑并非源自能源危机,而是看好它的未来增长潜力,俄乌冲突造成的能源危机只是加速了行业的中期增长。

过往多数时间里,我们对新能源汽车板块的投资重视度高于光储,因为从商业模式角度而言,to C好于to B,且更易出现高成长标的。对于to C公司来说,只要最终获得了消费端的认可,那么其业务的可持续性、公司的生命力,以及产品的议价能力,都将显著好于to B。

今年的情况则不同,由于居民消费意愿回落。在此背景下,B端需求好于C端,G端也显现出一定的逆周期属性。基于上述背景,我们认为今年光伏板块的投资价值高于新能源汽车板块。尽管随着欧洲能源危机事件的发酵,俄乌冲突和天然气价格,与光储行业产生了一些绑定,会对股价造成一定边际扰动,但我们相信至少在今年,光储会是一个景气度相对占优的赛道。

我们第二看好的板块是军工。在经济大环境边际趋弱的背景下,我们需要选择一些与大环境关联度较低的标的。军工行业每五年规划一次,行业增长的逻辑于大环境相对独立,且原材料价格下降会对其带来利好,属于目前少数高景气度赛道。基于此,军工板块将是我们未来三五年重点挖掘的板块。

新能源汽车之所以弱于军工,原因是当前C端整体承压。不过,新能源汽车属于C端中相对占优的板块,渗透率的提升和零件国产化率的提升,都是其行业的增长逻辑。与此同时,汽车轻量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C端的整体向下压力。当然,新能源车行业在去年的高歌猛进下,上中下游各环节均进行了扩产,供给端出现明显放量,后续整个环节的盈利水平仍然值得持续关注。

同时,我们也看好消费赛道中的医美板块,原因有二:其一、客户粘性较强,需求韧性相对较足。人流量最先恢复的线下场所就包含了医美中心。第二、医美渗透率和国产化率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未来有望诞生大体量的公司。虽然短期来看,医美行业会受到疫情影响,但一些公司依然逆势扩张,抢占市场份额。因此,当疫情进一步好转,行业出现拐点时,医美公司的业绩向上弹性较大。

以史为鉴,客观看待现阶段的回撤,既是高成长、高景气赛道超额收益的回归,也为未来进一步争取超额收益夯实了基础。因此,我仍会选择目前景气度相对较高的赛道进行投资,同时也看好成长股未来的表现。从中长期来看,国内权益市场还是有望为投资者带来不错的收益。展望未来,前途光明,只是道路略曲折,但我们对国内权益市场还是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