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儒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9
绿城历史差,其实跟张市长关系不是太大,中交控股前,绿城就非常差,结算不出利润,只是有个品质的品牌,随着宋总离开,其实品质也不行了。这是这家企业的文化所致。
绿城2022年和2023年能实现腾龙换鸟,主要还是因为股东背景,绿城是被明确定义的央企,管理人也是央企领导。
2022年又不只是绿城在这样做。所有的房企都在这么做。难道万科,保利不是拿优质地块?还是中海,华润不是?华润2021年可是抢了非常多地王的,2022年不一样改变了?所以,根本不能看到绿城有什么特殊的能力。
绿城2020年和2021年的负担其实很大的,后来拿的地,只能说配合着存量项目勉强做到15%的毛利。还得看结算结构。
你最近一直说万科打骨折卖房。万科这个基本存量盘销售,均价1.5万,并没有什么波动。而且万科敢降价,是因为万科拿地测算的毛利率基本比绿城高很多。所以你看到万科2020年和2021年的地结算了一多半了,住开毛利率还是在15%以上。这还是这两年存货原值大幅计提200多亿的情况下。比其他房企都保守(可以对比存货结构相似的保利)。
你看看惠普给万科评级下调的内容:万科的住开部分和保利没区别(甚至存货更好一点),但是基于万科资金链偏紧,从而下调评级。
万科资金链偏紧除了交付高峰的因素(其他房企未来也会遇到)造成的剪刀差,主要是一直在投资经营性业务,投资力度非常大,从2013开尝试开始,到现在投资了2500亿,形成了价值超4000亿的投资资产。如果按照前边的融资模式,其实万科也一直走在正确的路上,保持每年1800亿货值的基础上,努力去存量。但是市场暴雷的声音不绝于耳,机构普遍预期比较差,再加上出台的城市项目管理机制(配合白名单),造成万科融资模式发生了巨变,才有了11月开始的资金紧张,紧接着就是华南城真的暴雷了,又开始怀疑深国资的信用。
投资地产股已经6年多了,地产从经营能力来说,万科和华润是领先的存在,不只是住开的能力,而是在其他业务层面远远走在前面(比如经营类业务,可以差异化竞争)。尤其是在处理复杂项目上的能力,目前只有万科和华润有(TOD,旧城改造,综合用地开发和运营,商业用地开发等),这些都是毛利率和货值超高的项目。包括万科这次业绩会上说的,已经为现房销售做好了准备,建设周期12到14个月,这种不断探索,超前布局(也为此交了太多学费),引领的能力才是万科被称为标杆的原因。绿城一直只是行业跟随者。
万科这次短期资金危机,可以度过,但是对投资人来说,会大幅降低回报,短期内的确是看不清,需要持续跟踪。
绿城现在只需要一直保持规模,坚持快周转,绝对不能停下了,这样才能保证经营现金流是稳定的,才能熬到市场好转,清理存货。一旦停下来,就会被杀的很厉害,目前的市场,纯住开房企缩表就以为这现金流不行了。就有可能被逼债,除非爸爸出面,可以一直增加有息负债。以上就是我自己的理解。

热门回复

万科楼面价几千的打折也卖不掉,现在打折的还是武汉大连杭州石家庄扬州等一二线郊区房。宋卫平在绿城只有死,他是理想主义者,管理稀烂,下面各种跑冒滴漏,极端理想,什么小镇、摩天大楼乱七八糟地瞎搞,除了注重品质,宋管理一塌糊涂。张亚东是个狠人,刚好治治绿城老宋留下的毛病,也换了很多人,现在的绿城和以前的绿城完全不同。王石的万科和郁亮的万科也完全不同,刘肖给万科亏了不止100亿还升迁了,郁亮这是什么水平?

公开招拍挂,我从不相信哪家房企能有神通超出同行拿到更多的优质地块。这些信息都是公开的,地块好不好大家都看在眼里,所以单个房企何德何能就能一直独吞这些好处?最终的情况是有些地块拿错了,有些拿对了,加总差异没那么大的。

你觉得那个是六肖能拍板的么?[大笑]

策略差很多的,你可以选择万科那样一二线城市郊区拿地,也可以选择碧桂园恒大去三四线拿地,也可以像招商滨江绿城这样聚焦核心城市核心地段拿地。如果看那赶顶的几年,碧桂园万科要赚钱的多,利润率好的不得了。但是剧烈调整下,招商绿城滨江才能活下来。当然绿城没克制好,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为了规模还是下沉了一些,减持得最好的是滨江集团,那个时候滨江不追求利润只求安全,结果剧烈调整一点没伤到,2022年2023年赚翻了。

这就是不知道瞎扯了。

不管是不是他能拍板,给他升职的导向都很恶劣,给北京区域亏那么多,沉淀了那么资金,竟然还加薪升职了。那万科其他高管怎么看,干得好不如舔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