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5喜欢:4

$恒生电子(SH600570)$

裁剪转发,//后为个人解读

董事长彭政纲谈一“上市15年,恒生如何做到营收利润年复率增长近20%”

时间2018年12月 来源:恒生官微 浏览次数:583次近日,

在金融界评选的“2018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30强”中,恒生在同行中排名第一。

在彭政纲看来,“高质量”三字意味着一家公司的发展是可持续的,一是源自公司内部持续的创新能力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一是客户对产品和服务是否有良好的满意度。具体来看,可从创新、效率、资本三个主要标准来看。

这是螺旋式上升的15年。15年,对于一家上市公司,“保持高速度的两位数的增长并非那么容易,尤其在软件行业。”彭政纲说道。2003年,对中国证券市场和恒生公司都是值得标记的一年。这一年,中国证券公司开始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券商原有交易系统开始探索从独立营业部模式向集中交易转变。

彭政纲清楚地记得,上市当日,恒生发行股票6800万股,每股15.53元,当时总市值10.5亿;经过15年的发展,截止2018年8月22日市值已经达314亿,增长近30倍。2003年公司营业收入2.16亿,净利润3379千万;2017年营业收入已达26.66亿,净利润4.3亿,年复合增长率均达到近20%。员工数由2003年的681人增长至2017年的6791人。

从2003年至今,是中国证券市场激荡的15年,从在券商营业部下单炒股到移动互联网炒股普及,从推出融资融券、创业板到多项新业务的尝试,中国资本市场一直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路。

//集中交易前,每个营业部都相当于一家独立小公司,需要一套交易软件。集中交易,从逻辑上看,貌似是会减少客户所需要的交易软件数量的,但这只是一个视角。2004年收入2.67亿,05年2.37亿。当时收入规模还很小,未来能否发展,更多还是跟证券行业规模相关。

而15年对恒生来说,也是一段不平凡的经历。“这15年来,我们并没有一味追求每一年的高速增长,我们更看重的是可持续的健康发展,15年的经营数据也说明我们处于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这是彭政纲对恒生上市15年的总结。这是持续创新投入的15年。

“市场占有率这么高,你们的发展空间在哪里?”这是上市前、上市期间以及上市后多年,彭政纲经常被人问及的问题。

”“然而上市15年,我们用数据说明了我们仍有发展空间。”彭政纲表示,“在保持快速发展的背后,持续的创新投入是很重要的因素。”作为一家金融科技公司,2003年上市第一年,恒生公司的研发投入为3407万,到2017年的增长为12.9亿,年复合增长率29.65%。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由15.75%跳跃增长至48.48%。

//直到今天,发展空间依然是被很多人问起的问题。信创、AI、数智驱动,这些都还是深水区或很早期的阶段,金融强国是目标,但现在还差的远,因此可以非常肯定的得出一个"模糊正确"的判断,谈天花板还早的很。恒生事实上早已不局限于券商了。

//模糊正确,其实比那些要精确计算产能、产量的公司更好,凡是一个散户能计算的简单产能、利用率等数据,机构在这些方面绝对要更有优势。方向模糊正确的公司,大家都无法算的太出清,跟方向感或经验很相关。当如果有选择的时候,我更愿意选模糊正确的公司。

除了加大对创新研发的投入,恒生在自主研发之路也有突出表现。

2008年,自主研发了一个高性能的通信与交易处理一体化的中间件平台CRES

2009年,创造了SEE监控运维平台,让运维工作更简单

2010年,深入开发企业级JAVA应用平台

2012年,开启证券行业UFT极速之旅

2014年,与大数据、云计算亲密接触

2015年,启动Light平台,面向终端用户,为APP定制提供场景组件

2016年,恒生“七朵祥云”,为开发者提供标准化的开放技术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

2017年,发布NST纳秒级中间和行业内首款纳秒级期货极速交易系统,核心处理耗时小于300纳秒

2018年,对外开放技术平台,打造人工智能平台iBrain

//大数据、云计算、AI,高性能计算等等,这些关键技术都至少跟上了行业发展节奏,有些应该是行业中比较早期介入了。恒生电子的定位或本质,是一家全栈技术的软件公司,从粗一点的视角看,它的发展空间跟所服务行业的成长空间正相关。行业成长,大概率跟着成长。

//但如果下游行业收入某段时期增长停滞,服务于它的软件公司就一定停滞吗?也不一定。要看行业是否技术内卷或竞赛?如果这不是像白酒、中药一样的行业,靠洗脑、品牌决定市场格局,而是需要不断进化,竞争激烈,那提供作战武器、提升效能的服务方,依然可以有成长,甚至在行业格局提升的情况下,获得成长。

//什么情况下,大概率无法增长了?金融行业规模达到巅峰,本身处于走下坡路的趋势。没有新技术的产生,技术生态成熟,没有政策的逼迫或要求,这很可能很难发展了。

赋能金融多年来,恒生一直始终坚定走着自主可控之路,为金融IT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信创可是更晚才提出的概念,贸易战真正开始也是2018年。因此可看出恒生的自主之路,完全是公司自己的主动战略,往往当主动发展战略与时代背景契合时,这种公司会大幅收益,而被动跟随、响应的公司,如果敏感些,还能跟得上,不那么敏感的,就会淘汰了。

//一家公司当下怎么说,要关注,但更重要的是,理清楚在过往它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恒生创始团队30年前打工的港股新利软件,是不思进取的极端典型,到现在也还是原样。

这是坚守本分、坚持韧劲的15年。当被问及恒生究竟如何能保持15年高质量发展的秘诀时,“本分、韧劲”,彭政纲用了最朴实的两个词。

“还记得1995年创业之初,我们8个创始人成立了恒生公司,把所有人积蓄加起来但仍差28万(8个人凑了22万,当时注册资金50万),于是我们坐了19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去温州借钱,终于在一位皮鞋老板那里筹到了钱,她也无意间成了我们最大的天使投资人。(黄的表姐)

”回忆起当年的创业场景,彭政纲表示,“恒生公司以技术出身,也始终定位自己是一家技术型公司,因此我们一直专注于技术,不断钻研,希望能金融机构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服务,助力金融行业的发展。同时,我们是一家有韧劲的公司,舍得在创新、研发上不断加大投入;这样才能保障我们的产品服务的创新能力不断满足市场、客户的需求变化。

当然我们也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的,因为创新是永无止尽的。”从1995年创业至今,我们23岁了,正值意气风发的年华;从2003年上市以来,15年了,我们正值青春昂扬的岁月;“未来,只要我们把服务做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还有很多发展空间等我们去挖掘、去发现。”彭政纲说道。

全部讨论

05-22 09:09

2022年换届的正式公告:
为配合公司新阶段战略升级需要,新一届董事会选举刘曙峰为董事长,聘任范径武为公司总裁负责公司整体经营工作。同时,公司原董事长彭政纲将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领导公司资本市场和投融资相关工作。原执行董事蒋建圣将转任公司监事长,继续领导公司下一阶段的成长。本次换届有序传承,是恒生电子面向数智金融新时代的主动求变,将开启公司发展的新征程。
//背景,2022年年报,当时董事会13位成员,5位蚂蚁背景,5位独立董事,3位原恒生成员。蚂蚁是实际者。选谁当董事长,更多还是要蚂蚁方点头。蚂蚁2014年入局,到2022年已经有8年时间了,对恒生高位高层的优劣势,应该有足够的了解了。
换刘上,也不代表彭不行,但综合来看,肯定是认为刘相对更合适了,才会选他上。这不是在玩,是核心人物的选择,肯定是慎重的。也许能力差不多,甚至没那么强,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在一个位置上太久了,人容易油腻,适当换一下是以必要的,这是主席当年调动8大司令的出发点之一呀。呵呵,这是我的加戏。

05-22 08:54

彭曾经担任公司董事长18年,年纪只比刘大1岁,2022年继续担任,貌似年龄不是问题。
公司章程目前没有对董事长任期年限的限制。
2022年初,彭下来,由刘当董事长,也是挺有意思的事。
如彭是核心创始人,是第一股东甚至是大股东,除非他想在幕后或不想抛头露面,那大多数场景下,董事长他会一直当下去,但过去他连当了18年,并非没意愿。
所以到底是什么逻辑或理由,2022年初进行了改变?不得而知。
再好的兄弟,早期一起创业的伙伴,毕竟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有管理理念上的差异,或者对管理权的争夺,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彭当董事长的时期,刘基本上都是CEO,相互是核心搭档。有矛盾的概率较低;
但无论如何,彭下刘上,都有些"神秘"。不像二代接班,那是一目了然的,或者美的早期何老板不当董事长那种,也是逻辑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