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0
回复@美丽的邂逅: $恒生电子(SH600570)$
持仓前8的,就是当时最早创业的8大罗汉了。
核心创始人黄大成早在2008年,直接持有的恒生就直接清空了。只保留了集团中的股份,间接持有上市公司3%多点。2014年转让给阿里,彻底退出!
王则江波动操作恒生,最近是2018年退出前10大,自那时起再未进入前10大了。很不好的一点是,它入股了后面前高管出来创业的公司,后面那几位都刑事案处理了。
而张磊的个人直接持仓早在2005年,那轮史诗级牛市前不久时退出前10大了,不清楚是不是清仓了?但估计很可能是。
剩下的5大,还是当前的前10大股东,当然集团的也已经卖了。
要是历史能回头,估计这些人都不愿意在那么早的时候,清掉个人的直接持仓了。走掉的那3位,前复权来看,都是在极低的价格把股票卖掉了。2020年最高66元,20~30倍的涨幅呀。
2014年恒生集团的卖出,结合2014年之前这批创始人的股票交易行为,貌似不能只从新闻上能看到的那种公开解释来理解。公开的说法,更多是找到一个有实力的实控人。如果不卖出,恒生集团当时17位自然人股东,完全可以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非常天然合理的成为公司的实控人,加上本身各自直接持有的仓位,就如当下,管理层合计持股至少在30%以上了。加上历史上都没有长期持股超过10%的二股东,管控权上是完全没有竞争者的。
所以,恒生集团的转让,寻找有实力的大股东是次因。跟黄大成等创始人都不是非常坚定的持有恒生的股票,有莫大的关系。
这也反应,恒生一路走到现在,其实挺不容易的。刘董在8位初创者中,持仓最少;而当前的范总,都不是8大罗汉,而是上市前,属于早期招聘进来的元老。股票相对创业者,就少了很多了,在集团持有3.5%,上市后直接持有1.31%,刘董是3%;
查看图片//@美丽的邂逅:回复@美丽的邂逅:2014年恒生集团持有恒生电子20.62%股份,而集团由17位自然人100%持股。这17人是早期恒生的核心创世团队。当前的几位副总,当时都没有在集团持股,比如张永,官晓岚,张国强。
最关键的是,刘董事长当时持有集团也才8%,间接持有上市公司才1.64%,蒋也是。而范总当时仅持有集团3.5%,间接持有上市公司才0.7%而已。彭政钢也才持9.6%,间接1.92%。
这的的确确符合团队创业的说法。根本就没有任何一位核心大股东,黄大成当时最多,但间接持有上市公司也才3%而已。
至于为什么恒生集团会形成这样一种均衡的股权家结构,那是更早期的事情了。
这种股权结构,卖给一位有实力,影响力的大股东,也就是蚂蚁,还是说的过去的。
20.6%的股权卖了33亿。刘董拿到的钱并不多,才0.53亿而已。大家都差不太多。
所以,完全不是想象中的,把股票卖了,赚了一大笔,然后又呆在高管位置上苟着。
恒生集团分散的股权结构,还不如当前。
目前各位高管们持股都不多,如果能看待他们大量增持,那几乎是确凿的底部了。可惜这个好像还不多。
查看图片
引用:
2024-05-14 12:33
$恒生电子(SH600570)$
恒生高管团队,很有特色。
1、除了去年加入的CFO,以及21年退休后加入的行业大咖白总,其余都是恒生创世成员或20年以上的元老。
2、6位排在最前面的最核心成员,都在69~71年出生,都处于高层管理岗位的黄金时期,而其余3位副总都是77年。这个团队稳定性非常强,...

全部讨论

05-16 09:18

刘署峰,2009年直接持有1.99%的股票,2010年~2020年都未出现在前10.
2021年持仓只有0.83%了,显示当年持仓比例持平,但20年第10名持仓0.85%,所以可能持有但未进入前10.
总体上,过去三年持仓比例未有改变。自身尚未有任何的增持,当然过去3年估值的确不是很合适,看看现在的价格了,以后会不会吧?
要说恒生最大的问题,就是高管层从气质上来说,没有枭雄。
不过又是一个软件企业,工程师文化的公司。没有江湖气息的枭雄,是否也是好事?这是一个以技术为生命的企业,但又不是搞那种纯技术创新的技术公司,是应用型技术企业。
不好不坏吧。

05-16 09:11

而当前5大罗汉中,陈宏非常值得一说。
陈宏2012年直接持仓1.82%,直到2022年,几乎每年降低一点点的仓位,这真的非常的独特。如果不看好,就早点清掉,看好自己创业的公司,本身持仓才TMD不到2%,确卖了10年后,持仓还剩下0.72%,10年卖了1.12%的持仓。
中间波段的机会也很多,也没看到它波段操作。迷一样的行为。
但总体上来说,这非常的小家子气。作为一个持股很低的股东,没啥。要作为高管,我觉得是非常的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