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4

$恒生电子(SH600570)$

在看这篇前,其实我是有这种疑惑的,为啥没股权的高管不出来创业?果然有这事。

恒生电子曝高管"窃密 " 解析创业元老为何与其对立 来源:新浪财经 2019年09月

2019年8月29日下午,恒生电子在上市公司业绩说明会上披露,因涉嫌侵犯恒生电子商业机密,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前高管廖章勇被刑事拘留现取保候审,另一名前高管沈志伟已被逮捕处于刑事羁押阶段。涉案的杭州融先科技的法人代表、总经理方汉林以及徐昌荣等人,前期被刑事拘留现取保候审。

据悉上述提到的四人均为恒生电子元老级员工和前高管,方汉林昔日正是恒生电子基金交易系统的开发者、基金事业部的负责人,而徐昌荣、廖章勇、沈志伟均曾在基金事业部任职,是方汉林的长期下属。

42岁的徐昌荣曾任恒生电子副总经理,2018年1月辞职。2019年41岁的廖章勇于1999年进入恒生电子工作,自2014年1月起任恒生电子副总经理。2019年47岁的沈志伟于2000年进入恒生电子工作,历任公司基金事业部研发部经理、基财事业部研发总监、基财事业部副总经理、资管事业部总经理、公司总裁助理等职。

而2019年45岁的方汉林,1997年加入恒生电子,在恒生电子的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编写一套全新的基金交易系统软件。在2016年离职后创立杭州融先科技,所从事的业务与恒生电子的部分业务高度重合。

根据wind数据,方汉林在职期间被授予可观的恒生电子股票,并因此获得财富自由,2016年离职前,持股价值已过亿元。而廖章勇去年年薪也在218万元,沈志伟去年年薪为187万元,徐昌荣2017年年薪为178.37万元。早已实现财富自由的创业元老方汉林和年薪超百万的多位高管为何会共同牵连涉“窃密”案,走上与老东家对立之路?

“方汉林走错一步,2014年就应该出来,只可惜犹豫了下才会如此被动,后来只让他管人事和财务,职位已经被边缘化。”接近此案的知情人士王海(化名)表示,早期创始人黄大成非常看重他,给予他工作上最大的支持,他做事也认真,赶上了基金行业大发展时代,曾是恒生电子最耀眼的人物之一,但后来黄大成淡出,方汉林与后来的管理层出现矛盾。

王海表示,已经年薪超过百万的几位高管与公司走上对立的道路,或许是因为利益分配不均,特别是在股份激励方面觉得没有得到该有的激励,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一些普通的没有为公司创造价值的人纷纷分享平均成果。

“假如说同样业务,方汉林他们几个前高管如再做一次,再做得比现在恒生电子新的迭代业务更好,恒生业务肯定受到很大打击。”王海称,正在被羁押的前高管沈志伟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非常高。

对于上述王海所述方汉林被边缘化、高管或存在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9月9日下午,恒生电子法务部相关人士表示,员工一直以来是公司最为宝贵的财富,公司在薪酬、股权激励等方面持续制定及实施相关政策,以实现员工、股东、企业发展等多方的共赢;事实上,公司授予了方汉林价值数亿元的股票,方汉林也因此实现了财富自由。而法律法规是每个人行为的底限,任何原因都不能成为违法乱纪的理由并被接受。

恒生电子法务部相关人士表示,法律法规是每个人行为的底线,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后果,法律赋予上市公司高管相比普通人更高的忠实和勤勉义务,上市公司高管更应敬畏法律、遵守法律。商业秘密、知识产权等是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对于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的行为,恒生公司会坚定地拿起法律的武器进行捍卫。

杭州融先科技成立于2016年2月底,方汉林为法人代表、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直接持股57.95%,此外共六大股东中有两家合伙企业,方汉林分别占合伙企业股份41.6%和94.27%。融先科技还有三个自然人股东,分别为王则江持股5%、徐昌荣持股5%、陈毅刚持股3%。

//这就是比较常见的初创企业股权架构了。没想到看到了王则江,上市时他持股比刘署峰还略高,但2009年清空了恒生电子的持仓。2012年再次持股2%,2017年持1.23%,2018年清空了,看样子对牛市的判断也不太行。当然2018年很难,底部扛不住也可以理解。

....

全部讨论

05-14 23:30

信创、AI,产品越来越复杂,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上下游协同要求越来越严。金融科技-应用软件细分行业,个人感觉基本上已经不太适合初创企业了,或者说适合创业了。
而底层或平台层的,可能更不适合了,都是几个巨头的菜。但HW、阿里等,也不会、很难进入到上层应用软件部分,毕竟懂业务,本身也非常耗时,需要积累。
加上这次严厉的打击,出来跟直接竞争的前高管,这种事估计很难再发生了。

05-16 20:54

方汉林07年初当上了副总,当时才32岁,最年轻的副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