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邂逅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1
有一位进入了,当董事。去年化医清空股票后,也离职了。
化医改革的方式很奇怪。重组后,对股权的处理也非常的不同寻常。国企一般不太会在并购后的2、3年,就把股票清空掉。如果当时并购是自己的主动选择,逻辑上不会这么快清空。
另外,还有两件事情。一是化医去年三季度针对公司的一项董事会决议投了反对票,虽然它直到投了跟没投,效果是一样的,啥也改变不了,但居然就是投了。这是正常国企的行事风格吗?因为在投票后不久,去年10月就把最后一点股票清空了。它在投票时,已经知道自己很快就要完完全全离开振华了,为啥最后彻底分开前,要投一个反对票?
振华的金属铬项目,本来要放到民丰,但当地居然以不符合产业规划为台面上的理由拒绝了,所以该项目变更为湖北基地实施了。
这些事项综合来看,我感觉民丰与振华并购,背后很可能有更大的手在推动。是触碰了民丰及当地国企利益的。虽然没有国资流失的问题,但在底部卖的还是有点便宜了。
以上是推测。

热门回复

看清看懂当然很难。只有不断努力。
今天我自己对振华的这些思考,自认为是一种很重要的分析。研究公司,不能只是看数据,看了数据后,不能看不到数据之外的一点东西。一定的推理和想象是必须要有的。
另外,综合起来看一些事情很重要。很多东西拼凑到一起得到的信息或判断,比单点要丰富的多,其实也更难。要不我也不会现在才推理到这一层。现在才连贯起来看化医的表现以及背后的根因。
振华不管啥原因,完成了对原行业老二国企的并购,肯定是估值加分项,现在怎么能比18、19年业绩低谷期估值还低呢?
这种思考,还是有些意义的。对我自己哈。

没有中间大手撮合,我估计老蔡都不会去想并购民丰的事情。就像现在,没有大佬撮合,他根本不会花心思去想,怎么并购银河的事情。因为,民企在国企面前,太没有话语权了。这完全不是出价高低的问题,就算老蔡愿意大幅溢价收购。
绵阳国企,只要不想放,不想让外地企业并购,怎么可能谈并购呢。
事实上,很多地方小国企,哪怕长期亏损,也一直在熬着呀。补贴也熬着。

有时我在想,其实我们小散真的看不清一个行业,一个公司。富贵来了都是运气,时也命也。

肯定是体制内大佬的协调了。重庆方面并不满意。

你收集信息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不说银河,国内还苟活着的其它几家小厂,产能平均2~3万吨,估计都不赚钱。有些已经改制为民企控股了,有些还没有。我估计老蔡也不太好主动考虑并购的事。这个细分行业是完全适合并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