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之后,骨科公司路在何方?(下)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8喜欢:20

各位球友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骨科公司第二篇的解读。2023年开年以来,骨科公司的股价表现都比较一般,可以说是波澜不惊,既没有大涨,也没有大跌,整体处于横盘震荡的态势。主力资金都在等一季报来验证后续的投资逻辑,前文提到过,2022年的业绩预告,大部分的骨科公司业绩表现都不尽如人意,疫情影响+集采杀价,实实在在对顾客公司利润造成了挤压。2023年是骨科全面集采后的第一年,看看各家公司能否调整运营战略,迎难而上。

$凯利泰(SZ300326)$ 

凯利泰医疗集团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上海,专注于骨科、心血管微创、运动医学等医疗科技领域。目前产品线涵盖骨科脊柱、关节与创伤、运动医学及耳鼻喉等领域,产品品种齐全,覆盖面广。

成立之初凯利泰主要从事骨科植入物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工作,是椎体成形微创手术产品的主要提供商,在骨科脊柱手术耗材领域居龙头地位。2018年开拓骨科能量平台新领域,2020年末切入医疗灭菌服务市场。公司产品线从单一脊柱产品,到目前覆盖骨科创伤类、脊柱类、关节微创等多领域的骨科医用高值耗材产品线,产品品种齐全,覆盖面广,未来公司将以关节镜手术系列产品为切入点,重点发展骨科医学领域骨科微创产品,同时,积极拓展普外微创等医用高值耗材领域。

凯利泰是一家“神奇”的公司,论盈利能力,比不上大博医疗威高骨科春立医疗这些老牌劲旅;论想象力,也没有给人一种特别大的想象空间。但却让不少散户为之着迷,纷纷买入凯利泰的股票,期待它能走出凌厉的走势。很多散户痴迷凯利泰,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凯利泰股价“便宜”,买一手只要700多元,相较于中小板的大博医疗一手3000多元,科创板的威高骨科200股1万多元,凯利泰的投资门槛实在太低了。

从历史走势来看,凯利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医疗器械白马股,上市十年之久,总市值还是在50亿左右徘徊,让人不得不怀疑背后管理层的经营能力。虽然从后视镜角度来看,凯利泰无法成为像迈瑞医疗这样的长线大牛股,但凯利泰还是具备很强的投机属性的,要么不涨,涨起来的话也是有一段迅猛的涨幅。

2015年1月5日,股价从6.24元启动,2015年6月15日见顶于27.05元。半年翻了3倍多,股价的弹性和爆发力还是很强的。随后一直沉寂了4年之久,一直到2019年8月,股价见底于9元左右,开始新一轮飙升,2020年7月14日见顶于历史大顶31.23元。一年不到时间翻了2倍多,再一次迎来了高光时刻。随后老剧本再次上演,股价一路下跌至如今的7元多,从高点回撤超过70%,把不少试图抄底的散户套在半山腰上。

不光光是散户,就连大名鼎鼎的高瓴资本,也在凯利泰上面栽过。2020年5月12日,凯利泰发布定增预案,拟以18.73元/股的价格,向高瓴资本和淡马锡发行合计不超过5,850万股,募集不超过11亿元。后于同年11月终止(为数不多定增方案失败的医药公司)。“高瓴资本-HCM中国”基金在2020年二季度,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凯利泰1,762.34万股,占总股本的2.44%。根据测算,高瓴资本的建仓成本在23.5元/股左右,几乎是在凯利泰的历史高位。高瓴资本在2021年三季度清仓,卖出价格应该是在12元左右,至少亏损2亿元。

目前凯利泰可以确定是跌到底部了,但何时能迎来历史第三次“迅猛拉升”,是要打一个问号的。15年和19年的股价飙升,是有实质性的基本面转好的,公司的营业收入和扣非净利润同期上升(净利润有时候还是下降的),基础财务数据有所好转。现在的凯利泰如果单从财务数据角度看,会觉得这家公司很一般,几乎找不到什么亮点。

更致命的是最近几年凯利泰在财务上曝光了不少大问题。

凯利泰从2019年以来每年计提商誉准备额度不断攀升,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分别计提约927.61万元、3.66亿元和1.49亿元,商誉减值准备合计约为5.24亿元。其中,凯利泰2020年计提宁波深策商誉减值准备36559万元受到监管层关注,深交所在《关注函》中要求其解释合理性。在回复函中,凯利泰表示,“随着国家医保局2020年度陆续出台心血管类耗材带量采购政策,宁波深策的营运模式于2021年度开始受到严重不利影响,宁波深策相关资产组出现商誉减值迹象的具体时点为2020年末,而政策冲击下宁波深策原有盈利模式无法维持,因此在本报告期内即2020年度全额计提收购宁波深策形成的商誉减值准备是合理的。”

按照2022年业绩预告,凯利泰预计亏损归母净利规模为5000万元~0万元。在原因中,其将“收购江苏艾迪尔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形成商誉的账面余额19799.48万元全额计提商誉减值准备”放在第一条。而这次商誉减值与之前凯利泰给出的宁波深策的理由类似,凯利泰表示,“2022年度,宏观政策方面骨科集采范围和力度持续加大,国家集中组织以及地方省际联盟针对骨科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政策陆续出台,集采范围包含了公司主营的骨科脊柱类产品、射频消融类产品、创伤类耗材产品,虽然公司及各子公司的产品在参与的带量采购中均已中选,但由于集采后中标价格大幅下降。”

截至2022年三季报,凯利泰商誉约为8.01亿元,在此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后占其总资产的比例约17.79%。

高悬的商誉始终是一颗雷挂在上市公司股东头上,什么时候暴雷,令人心惊胆战。

回归到公司产品线,让我们看看凯利泰是否有其独特的亮点。

(一)椎体成形微创业务

凯利泰自成立以来主要从事椎体成形微创介入手术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用于因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微创手术治疗,具体包括经皮椎体成形(PVP)手术系统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PKP)手术系统。公司一直致力于为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提供优质临床治疗方案,率先在国内实现了顺应性椎体扩张球囊导管的国产化,打破了跨国公司的产品技术垄断,并大大的降低了产品价格。

 

骨水泥是一种用于填充骨与植入物间隙或骨腔并具有自凝特性的生物材料,系公司椎体成形微创介入手术的重要植入物,2016年公司与意大利公司TECRES S.P.A合资设立的上海意久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引入意大利公司TECRES S.P.A的先进骨水泥产品及技术,共同研发市场新产品。

(二)创伤类或脊柱类骨科植入物业务

凯利泰的全资子公司艾迪尔主要从事于骨科三类植入材料及人工器官、二类矫形外科(骨科)手术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主导产品有:髋关节假体、骨水泥、钛网、椎体融合器、脊柱内固定、交锁髓内钉、解剖型接骨板、金属接骨板、金属接骨螺钉、金属股骨颈固定钉和捆绑丝等系列外科植入器材及人工器官以及相配套的专用手术器械包,产品主要用于骨科创伤类或脊柱类骨科手术的植入物。

(三)低温射频业务

2018年8月,凯利泰完成收购Elliquence,LLC100%股权。Elliquence, LLC是一家专注于高频低温、解剖(单极)和凝血(单极和双极)技术开发和生产的美国公司,目前主要从事手术能量平台及高值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和疼痛性椎间盘撕裂,公司的技术平台同时可广泛运用于骨科、脊柱、神经外科、整形外科和疼痛管理等领域。

(四)医疗器械贸易业务

近些年来,凯利泰持续加强在医疗器械流通领域的布局,加快销售渠道公司的建设,推广多元化的医疗器械配送服务平台。一方面扩展并完善公司的产业链覆盖,整合公司与核心代理商的资源优势,实现良好的协同效应;另一方面继续使公司渠道下沉,为公司其他新产品的市场投放创造先决条件,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医疗器械销售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影响力。

 

(五)医疗消毒服务

凯利泰于2020年末完成收购洁诺医疗合计56%的股权,2021年1月1日起将洁诺医疗纳入合并范围。洁诺医疗主要经营医疗服务业务,为各地区医院、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及医疗器械贸易公司等提供医疗服务,对各类手术器械、硬式内窥镜、手术敷料、病房器具等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灭菌处理包括高温灭菌处理、低温灭菌处理及其他灭菌处理。

凯利泰最核心的王牌产品是PKP/PVP产品(椎体成形微创产品系列)。有比较强的先发优势。PKP手术的主要治疗原理是通过球囊撑开塌陷的椎体,再注入骨水泥以恢复椎体高度。PVP手术则没有球囊前置撑开的过程。这两者的区别就是:PVP不预先使用球囊扩张,在安全性上不如PKP,适用于塌陷幅度比较小的患者,但因为不使用球囊所以价钱比较便宜,操作也更简单。目前两种手术的比例相差不大,基本是1:1,但未来随着医保的进一步覆盖以及病人对手术产品知识的普及,未来预计PKP手术的比例会越来越高。

椎体压缩性骨折属于典型的老龄化疾病,女性的发病率要高于男性,8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超过了30%,考虑老龄化的背景以及美国目前的渗透率情况,按照目前的脊柱医生数量来预估,PKP手术量至少要达到100万台才会开始遇到瓶颈。因此提高渗透是公司的主要增长空间。这两类产品都需要通过医生来完成手术,一般培养一个新手医生需要的时间大概是半年。

凯利泰作为最早进入这一领域的国内器械商,具备先发优势,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对这个产品做学术推广,凯利泰产品经过了十几年的临床验证,是安全可靠的,也形成了一定的医生粘性。其次,不断深耕脊柱微创领域,不断的对既有产品进行升级,同时围绕PKP手术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这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很多都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以及和医生的长期交流中摸索和提炼出来的,这个是核心竞争力。

在战略布局方面,凯利泰收购了Elliquence公司,收购这家公司的目的是强化在脊椎微创手术上的优势,另外也是走了和美国主流医疗大厂通过并购的方式来实现企业扩张的思路。

传统的腰椎间盘突出分为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两种,有一部分的病人不符合做手术的标准或者出于经济上的考量,因此会采取保守治疗,实际上,这个阶段是缺乏有效治疗方式的。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弥补了这一阶段治疗的空白,它可以阶段性缓解疼痛,大概率避免做开放性手术,这是这个技术的核心价值。

脊柱微创手术目前还拥有价格优势。如果是传统开放式的手术,手术产品费用大概需要5万-10万之间,如果做微创手术,Elliquence椎间孔镜下微创手术价格不到2万,价格优势非常明显,且耗时少,手术难点在于医生学习时间长。

在中国,空间是非常大的,问题在于能否有足够多的医生参与进去,能否有合理的医保支付。而且这类是老龄化的疾病,退行性疾病,疾病发病率是在提升的,脊柱病变属于多节段病变,市场空间非常广阔。

对于收购,要一分为二来看待。从未来发展角度看,Elliquence在美国有很多已经拿证的储备产品,但是在国内目前就只有少数几个产品在销售,且应用场景局限于骨科的脊柱微创领域。未来一方面会加快美国既有产品的国内注册,另一方面要将产品扩大到其他的手术应用场景。Elliquence国外团队也在和知名院校的医生联合开发新的创新型产品,这些创新型产品都会先在美国注册,在美国市场验证后拿到国内再进行注册,形成持续不断的产品梯队。

Elliquence主营的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摘除手术耗材,中国有椎间孔镜技术储备的医院2000多家,但是能做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摘除手术仅几百家左右,所以未来,如果Elliquence产品一旦推广开来受到医生的认可,形成了医生手术粘性,那么这也将成为公司的壁垒之一。

从可能存在的问题角度看,椎间孔镜手术有难度,医生学习曲线较椎体成形术来说更长。需要投入销售和服务团队。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耗材市场主要是外资在竞争,国产企业的椎间孔镜、射频主机技术相对较弱。北美地区在大约8年前开始推广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手术,在2017年这一手术进入美国保险后,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接受并大力开展这一手术。

国内的竞争对手主要是joimax,它主要生产椎间孔镜,刀头这一块还有一些国产厂商在竞争。目前把Elliquence在美国的硬镜拿到国内做注册这个的可能性有多大是未知的。Elliquence原来在中国的代理商没有花精力做学术和市场推广。之前它的增长都是靠行业自然增长。而凯利泰作为生产厂商一方面会花精力和财力去做大量的学术推广,能否成功落地,有待时间检验。

回顾凯利泰的发展史,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骨科行业的β因素推动,近几年面对同类型对手的崛起以及外资骨科公司(美敦力史赛克)的围剿,凯利泰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已经持有凯利泰的投资者,如果你被套了很长时间,索性就躺平卧倒,等待新一波的涨幅来解套。如果是浮亏比例较小(在10%以内),不太看好公司未来的,但是看好骨科赛道的,建议尽早止损调仓到其他骨科公司。对于目前没有仓位,未来想投机凯利泰的,建议还是要将基本面和技术面相结合,观察公司的经营业绩改善,同时密切关注是否从底部放量,持续拉出大阳线来吃掉套牢盘。

$威高骨科(SH688161)$ 

威高骨科是威高集团旗下拆分出来的子公司,威高集团也是一家老牌的医疗健康集团。威高集团始建于1988年,怀着改善孤寡老人生活的朴素善念,在乡镇福利院中成立一家小作坊。目前致力于发展主营业务医疗器械和医药,占地面积600多万平方米,拥有13个产业集团、100多家子公司,其中3家上市公司、8家海外公司,并在国内10省市建有制造基地,员工3万多人。威高集团有点类似于微创医疗,不过如果单比较骨科业务的盈利能力,明显是威高骨科更胜一筹。

威高骨科在2021年上市的第一天,股价曾短暂的超过百元大关,后续就开始了漫长的阴跌之旅。这也是很多科创板公司的特色,上市第一天就是市值巅峰,后续股价一路下跌,如果你是打新股的投资者,就应该在上市第一天把股票卖了,不然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利润回撤。2022年4月份股价见底后,也曾经走出过凌厉的反弹走势,目前股价在60元附近徘徊,处于震荡磨底阶段。

威高骨科成立于2005年4月,2021年6月上交所挂牌上市,公司自成立以来以骨科植入医疗器械以及手术器械为主营业务,2005-2006年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SINO)、创伤金属锁定接骨板系统先后获批,为首批同类国产产品之一,2007年收购北京亚华、健力邦德,增加关节产品线,实现骨科植入医疗器械主要门类全覆盖,2017年收购定位高端的海星医疗,关节类产品实力大幅提升,2019年运动医学产品“不可吸收带线锚钉系统”获批,目前公司拥有超过20,000种不同规格的骨科医疗器械,是国内产品线最完善且领先的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厂商之一。

威高股份拥有威高骨科、威高亚华、海星医疗、健力邦德、明德生物五大品牌,形成以中高端市场为主兼有经济型市场全面覆盖的品牌格局,成梯队的品牌布局支撑产品市场下沉和渠道开发的同时,在集采方案中能够形成不同品牌的产品组合,为市场提供更全面更系统的解决方案。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稳定、经验丰富且创新能力强,已经掌握倒钩偏梯形螺纹技术(提高破坏扭矩近50%)、新型嵌入式马鞍形压环技术(钉座体积减小14%-29%)等多项核心技术,持续向精准化、微创化方向发展,终端渠道优势叠加多方夯实的产品实力,骨科领先地位持续巩固。

2019年度,公司在国内骨科植入医疗器械领域的整体市场份额位居国内厂商第一,全行业第五,各细分领域均排名靠前。其中,脊柱类产品市场份额位居国内厂商第一、全行业第三,创伤类产品市场份额位居国内厂商第二、全行业第五,关节类产品市场份额位居国内厂商第三、全行业第七,较好地实现了对部分外资企业的超越并快速拉近了与国际巨头之间的差距,具有领先的市场规模与行业地位。

截止2022年6月底,公司产品应用于超过2,500家终端医疗机构的相关骨科手术中,公司主要终端客户为301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全国骨科领域排名前列的终端医疗机构,产品获广泛认可。2021年我国三级医院3275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651个,二级医院10848个,骨科手术主要集中在医疗设施较为齐全的二三级医院。2020年公司主要终端客户共计1424家,覆盖三级、二级606、725家,粗估(以2020年数据)公司对应等级医院渗透率约为18.50%、6.68%,三级医院终端覆盖率处于国产领先梯队,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2022年8月,公司与天智航签署合作协议,就手术机器人在骨科领域的研发和应用项目正式确认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天智航是国内领先的骨科机器人生产商,也是国内第一家、全球第五家获得医疗机器人注册许可证的企业,目前已上市产品主要为创伤、脊柱手术机器人,截止2022年6月底,核心产品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已经进入150余家临床机构,完成超过3万例骨科机器人手术,占据了国内主要市场份额,其余市场主要被史赛克美敦力等国际厂商产品占据。

$春立医疗(SH688236)$ 

相较于其他骨科公司,春立医疗的股价表现可以说最为坚挺,在形成了上涨趋势后,就没有大幅度的回调过。虽然涨得没有那么猛,但至少目前的股价是大于上市第一天的收盘价。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功于春立医疗强势的业绩表现,大博医疗威高骨科这两家营收规模最大的公司在2022年都不约而同遭遇了下滑,只有春立医疗还能实现业绩正增长,颇为不易。

国内领先的骨科医疗器械厂商。公司主要产品为关节假体产品及脊柱类植入产品,其中关节假体产品涵盖髋、膝、肩、肘四大人体关节,脊柱类植入产品为脊柱内固定系统的全系列产品组合。关节类假体产品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90%。公司国内收入占比超过90%。在国内,随着公司经销网络的逐步完善和产品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公司产品销往的终端医疗机构数量呈现增长趋势。在海外,公司也在积极推进产品拿证和渠道扩张。

拓展新业务,建立第二成长曲线。1)运动医学:不可吸收带线锚钉于19年获批。非吸收性外科缝线系列产品、门型钉、带袢钛板于21年获批。PEEK材料带线锚钉、一次性刨削刀头、界面螺钉于22H1获批。公司在运动医学领域的布局已经基本完成。2)PRP:富血小板血浆制备套装于22年获批,是国内首家全自动富血小板血浆制备系统。医用离心机也于22年获批。3)口腔:颌面接骨板系统、正畸颊面管、正畸托槽于22年获批,正畸丝于23年1月获批,标志公司金属正畸产品注册证已齐备。

公司主要产品为关节假体产品及脊柱类植入产品,其中关节假体产品涵盖髋、膝、肩、肘四大人体关节,脊柱类植入产品为脊柱内固定系统的全系列产品组合。疫情以来,公司业绩增速受到较大影响。2021年,公司收入为11.08亿元(+18.18%),归母净利润为3.22亿元(+13.76%)。22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为7.60亿元(+5.79%),归母净利润为2.10亿元(+2.71%)。

公司关节类产品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90%。公司关节类产品市场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其他产品收入主要为运动医学产品、骨水泥等相关产品的销售、金额较小。

公司收入绝大部分来自国内,海外收入占比较低。2021年,公司境内收入占比95%,境外收入占比5%。公司正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2015年,春立成为中国大陆首家获批BIOLOX®delta第四代全陶及半陶关节注册证的企业。德国CeramTec公司是全球先进陶瓷材料的领先供应商之一,于1974年创立BIOLOX®,1994 年推出第三代BIOLOX® forte纯氧化铝陶瓷(黄陶),2003年推出第四代BIOLOX ® delta氧化铝基复合陶瓷(粉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髋关节置换。

全陶产品和半陶产品在公司标准髋关节假体产品中的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半陶产品中的非陶瓷内衬产品为公司自行加工生产,产品成本较低,毛利率高且稳定。半陶产品中的陶瓷球头、全陶产品中的陶瓷球头及陶瓷内衬,为公司进口CeramTec公司陶瓷原材料而生产的较高端产品,毛利率相对较低。但是随着公司陶瓷产品销量增加,公司采购议价能力增加,产品毛利率有所提升。

公司的关节假体产品分为标准关节假体产品及定制关节假体产品。标准关节假体产品主要包括髋关节假体产品及膝关节假体产品。而定制关节假体产品又为两类,即传统定制关节假体产品及组配定制关节假体产品。其中,传统定制关节假体产品是迎合特定患者的需要,而根据该患者的骨骼结构数据专门设计、制造。组配定制关节假体产品则由不同规格及尺寸的关节假体的现成组件临床组配而成,根据大量患者临床数据统计分析而设计、制造。与传统定制关节假体产品相比,组配定制关节假体在满足不同患者需要的基础上,生产及组配时间较短,可尽量减少医疗手术出现延误。


康拓医疗

作为国内在PEEK材料颅骨修补和固定产品领域独占鳌头的领军公司,康拓医疗在上市后并没有遭受到市场追捧,反而在短暂上涨后一路下跌,目前处于横盘震荡的态势。市场可能还是对PEEK在未来的渗透率提升抱有疑问,所以都选择持币观望,没有大笔买入康拓医疗。


西安康拓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注于三类植入医疗器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应用于神经外科颅骨修补固定和心胸外科胸骨固定领域,公司已取得了12个Ⅲ类植入医疗器械注册证,涉及多个细分领域首创产品。其中PEEK材料颅骨修补和固定产品市场占据国内第一大市场份额,并能够围绕患者需求提供神经外科颅骨修补固定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康拓医疗重视创新与研发,始终致力于产品创新和工艺提升。2008年,公司取得钛材料颅骨修补固定产品相关注册证。此后相继研究并开发了3D打印试模、钛网板蚀刻法加工等工艺,不断提升钛修补固定产品的性能。2014年,公司相关研发项目“个性化颅颌面骨替代物设计制造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5年,公司取得首个国产PEEK骨板注册证并上市销售,逐步实现进口替代,2022年4月公司在研项目3D打印颅颌骨系统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

近年来,公司营业收入逐年增长,由2018年1.10亿元增长至2021年2.1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4.74%。归母净利润由2018年2215万元增长至2021年8163万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4.46%。期间整体保持平稳且高速增长,虽受新冠疫情影响导致2020年业绩增幅甚微,但公司及时调整加强营销工作使得2021年营收实现进一步增长。

主营的两大植入医疗器械业务收入持续增长。2017年至2021年,公司主营的两大神经外科器械业务整体呈增长态势,除2020年钛材料神经外科产品收入略有下滑外,近年两大业务均实现增长。2021年公司PEEK材料神经外科产品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44.69%;钛材料神经外科产品收入7271万元,同比增长4.27%。

其中,PEEK材料产品收入占比逐年提升,现已超过钛材料产品,占比接近60%,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公司主营业务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系:一方面随着我国高值耗材市场规模的增长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神经外科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公司经过多年技术研发,打造了高质量、独创性神经外科产品,获得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和产品美誉度。

2017-2021年整体费用率逐渐下降,研发投入费用逐年增加。从费用率来看,2018年至2021年公司费用持续增加,主要原因是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各项费用均有所增长。但由于收入增速快于期间费用增速,费用率呈下降趋势。具体至销售费用明细,对PEEK产品进行推广宣传的宣传费增加,两票制推广开来推广服务费相应增加、受疫情影响会议费降低。对于管理费用,受收购子公司BIOPLATE的影响,2018年财务数据变动较大,公司无形资产和职工薪酬增加,2019年恢复至原水平。财务费用率相对稳定,近年呈现负值,主要原因是存款利息增加。对于研发费用,公司研发费用金额总体保持增长,2018年公司对于颅骨固定相关研发项目的研发投入增加,研发人员数量相应增加。2020年公司对人工硬脑膜相关在研项目不断推进使得设计费用有所上升。康拓医疗属于高新技术企业,高度重视研发创新能力,加速推进在研项目以保持和提升其技术优势。

公司目前主要收入来源为颅骨修补固定产品,属于神经外科的植入类高值医用耗材。产品材料类型主要为自体骨和人工材料。由于自体骨来源有限、适用条件受限,且活性难以保持,目前在国内较少应用于临床。人工材料是临床主要使用的颅骨修补固定材料,主要包括钛材料和PEEK材料。目前钛材料在产品市场占主导地位,PEEK材料作为新材料也迅速发展起来。

从国内市场来看,国内市场颅骨修补固定材料生产厂家较多,其中钛材料国产厂家主要包括康拓医疗大博医疗、双申医疗、康尔医疗,进口厂家主要包括强生辛迪思、美敦力、史赛克、BIOMET、比多亚等。国内取得PEEK材料注册证的厂家共4家,包括境外厂家强生辛迪思,境内厂家迈普医学、康尔医疗和康拓医疗。

2018年,康拓医疗在钛材料颅骨修补固定产品市场份额排名第三,位居国产品牌第一位。其市场占有率近年来稳步提升,在国产企业中占据领先地位。在PEEK材料产品方面,康拓医疗占据PEEK材料颅骨修补固定产品约75%的市场份额,实现了进口替代。并且是国内唯一一家具有PEEK链接片注册证的企业,具有独创性,市场占有率为100%。

与同行业具有可比性的国产厂家相比,康拓医疗在神经外科颅骨修补固定市场上地位显著,处于领先水平。国内以神经外科颅骨修补固定产品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有康尔医疗、双申医疗、迈普医疗,大博医疗为覆盖到神经外科高值耗材业务的综合植入类耗材企业。

康拓医疗是国内首个取得国产PEEK骨板注册证的企业,随后研发了首个国产PEEK材料颅骨修补固定产品。其中,神经外科领域的PEEK材料颅骨固定链接片和心胸外科领域的注塑PEEK胸骨固定带,均为康拓医疗首创产品,且为目前国内唯一获批的同类产品,具有固定可靠、生物相容性好等众多优点。

现阶段我国颅骨修补固定材料主要为钛材料和PEEK材料,其中PEEK材料是一种新型植入材料,近年才开始被采用。就目前来看,PEEK材料产品尚处于普及期,且价格远高于钛材料产品,故目前市场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然而PEEK材料在个性化匹配、医学影像兼容、物理机械性能等方面接近人体骨,且隔热性强、舒适度高,全面优于钛材料,因此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医疗服务的投入加大以及PEEK材料的进一步推广,预计PEEK材料产品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将过渡为颅骨修补固定市场的主流材料。

⑤总结

关节续标报量即将收尾,创伤类耗材报量启动,新一轮报量加速行业出清

3月以来,骨科耗材全面执行集采结果,从脊柱国采落地到关节、创伤续标,行业进一步出清。从趋势上看,创伤联盟首轮中选价格惨烈,2021年7月河南创伤联集采平均降幅88.65%。2022年12月,江苏创伤耗材集采拟中选产品平均降幅72.77%,价格降幅有所收窄。在关节、创伤新一轮报量和续标工作中,价格体系有望进一步优化。

脊柱国采落地,外资品牌逐渐收缩国内市场团队

3月1日,脊柱集采结果全国开始执行,吉林、江苏、陕西等省份公告执行时间。面对骨科集采对市场的影响,外资企业市场策略相继调整。一方面,集采品种以成熟使用的产品为主,不再需要大规模销售推广团队,另一方面,标外产品、骨科新品在国内市场的定价和使用量都受到一定程度限制,从而导致企业高管团队、销售团队相应调整。

骨科耗材市场近3年持续洗牌,国产企业把握机遇,加速提升市场占有率

从骨科市场来看,集采前脊柱和关节进口产品市占率分别为60%、70%,国产化率有较大空间。集采后,国产企业在成本、费用控制、基层市场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凸显,集采出清的骨科耗材企业即将业绩触底,随着关节新一轮续标,开启销售量的快速增长。

远期空间值得期待,老龄化及消费升级持续驱动行业发展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骨科植入手术的植入率仍然偏低。脊柱手术植入率仅是美国市场的1/4,关节手术植入率仅是美国市场的1/9(注:每千人中手术例数),随着带量采购的落地,手术价格的下降带来消费的可及性,同时叠加供给端医院和医生的增加,骨科手术量有望持续保持快速增长。

往期精彩

备受争议的CXO,2023年还有投资机会吗?

后疫情时代,疫苗股投资思考

集采之后,骨科公司路在何方?(上)

全部讨论

2023-05-10 18:30

2023-03-25 01:03

谢谢分享,收益很多

2023-03-24 11:28

谢谢

2023-06-30 00:59

请教老师一个问题:关节和脊柱的全国执行集采后的价格何时开始正式执行的?我就想知道威高和春立的今年一季报是不是已经是执行集采后价格的报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