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看待顺丰一季报的预亏表现的?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5喜欢:8

作者:小小

顺丰快递近期公布了其2020年一季报预期,可谓是“惊到世人”,因为在这张仅3页的公告上,清晰的写着:一季度预亏9-11亿元。

要知道顺丰自上市以来,单季就没亏损过,而且近4年以来,最低的单季净利也有7.64亿元(2017年第一季度)。即便去年遭遇疫情的严峻挑战,其实2020年一季度顺丰单季的净利也达到8.34亿元。

也就是这份简短的业绩预报,意味着顺丰史上最惨季报即将出炉。。。。。。

这是怎么回事?莫非疫情快过去了,经济越来越好,但是顺丰反而越来越差么?

一、财报预警,早有先兆

(1)毛利率预警

顺丰在2020年第四季度单季的毛利率为11.97%,这其实已经创出顺丰上市以来最低的单季毛利率。而且不光是绝对值低,在2020第三季度时候毛利还有17.15%,也就是仅仅3个月内就降低了5.18%,这是顺丰上市4年内第二大“单季毛利率降速”(第一大为2019年第三季度到第四季度)

所以这其实已经暗示出,在进入去年4季度的时候,顺丰毛利率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而毛利率对于企业经营的意义,不仅仅是“形成净利的一个过程指标”,而是企业经营趋势的一个反馈,往往对于净利润,具有预警性。所以很多资深投资者高度看重“毛利率的变化趋势”(比如林园这样的),它预示着“企业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以及“企业经营趋势是否保持强势”。

(2)净运行成本预警

净运行成本维度,往往看出一家企业的“产业链控制力以及经营韧性”,这个数据越小越好,很多龙头企业都是负数(占用上下游资金为己所用)。通过财务扫描可以清晰的看出,顺丰在2020年第四季度单季,净运行成本创出26.95亿元的上市单季新高,这说明其“运行赋能力在下降”。


(3)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虽然顺丰单季营收规模总体保持上涨趋势,但是如果切换到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的单季表现,就会发现从去年第二季度开始,该项数据持续出现下降趋势。到了2020年第四季度单季时候,其经济性现金流净额为7.25亿元,这是自2018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低值。

反观单季净利表现,虽然去年四季度单季也是出现走软迹象,但并没有“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走的那么差,所以这说明“净利表现”与“现金流量表现”出现背离趋势,故而这也说明整体经营可能遭遇拐点,以至于在结款账期上做出让步(加大结款周期,向产业链做出让步)

所以如果细致的扫描顺丰财报,可以发现些预警端倪。总体上从去年中报开始,其业绩就开始逐渐走弱,似乎真的疫情越趋缓,净利表现的就越差,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二、顺丰的自辩

顺丰先在公告中,说明“面对双循环”、“数字化”、“产业链升维”等历史机遇,顺丰“身在江湖,身不由己”,只能跟上形势,不得不“加大投入规模”,因此“净利率受到影响”。等于就是把没挣钱的原因,推给宏观背景和历史大势。(各个单位的公关部可以学着点!)

然后依次给出5条具体理由,我们逐一来看。

第一,物流渠道布局完成,加强新业务拓展。第二,随着经济的复苏趋势,顺丰逐渐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加大资本性开支投入,以更好的把握“后疫情时代”机遇,并预计在今年下半年见效。第三,随着陆运业务量的增加,顺丰开始重新审视“全业务架构”,并初步预计在今年三季度发挥出全新整合效能。第四,为满足电商平台及春节不打烊的特点,以及提升企业凝聚力,所以顺丰提高了员工工资以及部分运行成本。第五,同行竞争加剧,所以导致顺丰特惠专配业务增长迅猛,及激活电商市场的需求潜力,但公司短期毛利率承压明显。

从上面这5条解释可以看出,顺丰的总体意思就是“为了以后更好,所以暂时牺牲一下短期净利表现”,但是这个解释可以服众么?

三、我的理解

(1)估值

其实顺丰股价在今年2月18日达到124.7元近期高点之后,就逐渐出现“回调趋势”,到这份预亏公告出来前,股价已经跌至80元左右。也就是随着近期“市场进入中期调整趋势”,顺丰股价在不到2个月之内,下跌超过三分之一。

就算其一季报实现盈利(市场本来预估盈利7-10亿),市场可能都会维系震荡盘整趋势。而这个预亏公告一出,彻底打破了市场多头的短期信心,故而在上周五,顺丰几乎“理所当然”的出现跌停走势。也就是现在出现了“市场情绪+业绩下挫”产生的“戴维斯双杀”效应。

从去年全年表现看,顺丰每股盈利1.61元,即便周五跌停,其对应的动态市盈率依然高达45.23倍。而通过观察其近三年的“归母净利同比增速”表现可知,其最高也就是2019年的27.23%,故而从PEG估值角度而言,即便没有这个“预亏提示”,顺丰的“盈利增速表现”依然跟不上“其估值的预期表现”,故而核心其实根本不在于所谓的“暴雷”,而在于其估值本来也不低。只不过这个预亏提示,把这个估值问题变得更加尖锐了。


(2)顺丰要跌到多少呢?跌了这么多,是下手的机会?

顺丰近5年的均值市盈率分位点在40倍左右,这说明市场其实并没有按照“绝对增速”给其估值定位,总体还算比较看好其“规模优势+直营模式+口碑反馈”的总体经营优势你。

而在每股盈利维度,假设回到2019年的净利表现,也就是比如EPS为1.2-1.3元左右,那么对应的股价也就是48-52元左右,如果加上一些“情绪扰动原因”(也即是市场先生的癫狂),还可能上下波动10%。

顺丰当下股价为70元左右,这意味着从“估值理论模型”维度考虑,下方还可能有近30%-40%的跌幅。所以资深投资者,可能不会很快“抢反弹”,而是更多的选择“谨慎旁观”。


(3)顺丰的关注点 

由于这个预亏公告很短(仅有三页),也不是正式的一季报,故而很多信息其实还没有披露。其中我想最重要的一个数据,就是顺丰一季度总营收情况了。因为如果说“拓展渠道+硬件迭代升级+改善员工待遇”,会影响净利维度。那么营收数据就是“经营实力”及“竞争优劣”的更直接反馈,而且不好找太多的“借口”。

顺丰近5年一季报,营收从没低于过330亿元,2020年更是达到443.93亿元的阶段新高。同时近5年一季报营收增速也从未低于过30%,而今年呢?

这个也是大家都想知道的,而这也将在近期影响顺丰股价的走势。

(4)真颓的一无是处么?

顺丰一季度,其实明显感受到“通达系”的挑战,故而从战略上主动增厚自身“产业护城河”优势,这促使其加大了固投规模。同时随着加速拓展的新业务,其近期显然更重视增速和规模,故而其对于净利亏损表现出“较大的容忍度”。

从其2020年报数据可以看出去年经济快递业务同比增速高达64%,远超过时效业务17.41%的增速,由此可知,顺丰其实已经开始进行战略转型,开启“业务下沉模式”。

同时,2月初顺丰以175.55亿元收购嘉里物流,以夯实其产业链控制力,而且在1月份和3月份还增购了两架全货仓飞机(机型为B767-300),这使得顺丰全货机规模达到64架,但也增加了近20亿成本的资本支出,故而在第一季度仅仅3个月之内,顺丰的“资本支出”至少已达200多亿元以上,这在一定上,导致了其一季报净利端的预亏。

所以即使一季报正式出来,除了看“总营收数据”之外,我想大家都还想了解一下顺丰的主业,也就是“快递业务”到底是挣是亏?这个数据将排除所谓的“杂七杂八类”的盈亏,直指顺丰业务模式的核心,也是长期投资者所重点关注的数据。

四、我的感悟

不管怎么看,这次顺丰一季报的预亏情况,还是出乎大家预期。但这同时也是对所有A股投资者的一种警告,至少说明一种事实:疫情的趋缓,不代表有效需求的提振,而仅仅体现为一种“复苏预期”。一旦业绩表现达不到市场预估,就可能遭遇所谓的“戴维斯双杀”效应。

所以,这至少说明两点。

第一,所谓的白马股抱团逻辑其实“充满荒诞”,即便依然处于牛市下半场,其可能未来会迎来“二次反弹”趋势,但是由于春节后的“杀跌趋势”,已经对市场产生了震慑效应(尤其是散户心态已经有所变化,会更加谨慎),将会导致下次反弹“抱的没有第一紧,冲的也没有第一次高”。(这也是近期基金等机构调仓换股的主因),故而投资者需要注意仓位控制。

第二,顺丰业绩预亏,其实说明,即使面对绩优白马股,不仅需要关注其“盈利增速的多寡”,也需要关注“盈利增速的持久性”,做过生意的都明白,有些时候“不是每年净利同比增速越快越是好事”,因为那样一来说明“竞争激烈度存在不足”,二来说明“这种增速并不是长期有效增速,而是短期效应”。

一般而言,所谓的30%以上盈利增长,都不可能持续太长时间,这也暗示出其实一旦市盈率超过30倍都可能是危险的(PEG估值模型)。相对而言一旦进入“产业成熟期”,其实可续净利增速往往是10-15%,而到了产业末期也就是在8%左右(一般都会加大分红比例,因为在提高股息率的同时,还可以降低ROE的压力)。所以投资从没那么简单,既需要考虑短期的“市场情绪”,也要考虑到不同估值周期内的“内在逻辑”,企业的估值态从来不是“均性分布的”,从“长中短”三个维度看同一个企业的估值可能会完全不一样,这也是很多投资者产生“估值分歧”的主因。

 @今日话题    @雪盈证券    @雪盈活动   

 $贵州茅台(SH600519)$    $中国平安(SH601318)$    $顺丰控股(SZ002352)$  

 #价值投资#    #现金红包#    #埋伏周期股一季报结果被埋了#    #索菲亚业绩不及预期带崩多只家居股#    #中远海控大幅回调A股逼近跌停#    #水产养殖股发力大涨国联水产领涨#    #卓胜微Q1预盈近5亿同比增长2倍#    #顺丰控股业绩爆雷Q1预亏约10亿#  

全部讨论

2021-04-12 23:56

运力成本顺丰抗不住了,估计后面是大面积招人,内卷那批外包员工。说白了就是开启压榨模式。

2021-04-12 16:52

公司2021年1-2月累计速运物流及供应链收入合计为275.9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72%

大概率一季度营收不会低,情绪过激和对未来看不清
短线比谁跑得快,长线比谁看得远
但是转型期要比看得远,真的挺难的

快递业务暂时到顶了应该是没有多大疑问的,因为去年的疫情,导致普通人购物大多选择网购,这基本可以看成是目前严重依靠网购发展的快递业所能发展到的极限,以后快递业发展必须要开拓出新市场才会有较大的增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