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0回复:19喜欢:1
$药明生物(02269)$ 不要去解读法案了,不管你解读的是利好还是利空,只要涉及到法案,就没有利好的二个字,重新塑造逻辑就是要脱离。
越是解读法案的利好,就越会刺激到大资金背后的敏感神经,大资金可不是散户思维去赌,大资金要的是长期逻辑的构建。只要药明的命运被米国把控,就不存在什么确定性。
我就问问你们,商汤、百济等……从上市以来就没有盈利过,公司都是一直亏钱,为什么市场还给溢价?不就因为这类型的公司虽然没业绩,但构建了长期的逻辑嘛。相反药明有业绩又如何?因为市场看不到长期逻辑了,如果是这种情况,很多被港股巿场杀到三、四倍估值的公司比比皆是。

精彩讨论

rosamondeqin05-22 15:46

你说的太对了!这帮人没有搞明白的是:生意不是这么做的,不存在某方毫无根据地将另一方拉进黑名单,然后另一方就毫无抵抗力地束手就擒,破产了事,哪怕打架都得是有来有回,到了这儿就是只能被活活打死,尤其是这个另一方在之前的N年里在这个领域属于最能打的。如果他们认为的这套逻辑能行得通,早就不存在什么毛衣战,早跪早享福,晚了就要被咔嚓了。华为的事都过了好几年,到现在还是这样的想法,不管什么阿猫阿狗放个屁,都要凑上去煞有介事地品,真就是自个儿的问题了。
药明涨或者不涨,可能是行业调整没到位,可能是之前透支了太多,可能是利率的问题,可能是筹码交换不充分,甚至可能是企业的经营出了问题(这个其实是最本质最要命的),但不会是因为洋大人又出了个法案,洋大人又加了个名字。
持股体验真的跟吃了屎一样,但是无论看涨看跌,逻辑必须是能站得住脚的。

股市未亡人05-22 12:05

分析的越多,跟风的越多,筹码越乱,等政策,等风来,有能力的做做T

全部讨论

05-22 15:46

你说的太对了!这帮人没有搞明白的是:生意不是这么做的,不存在某方毫无根据地将另一方拉进黑名单,然后另一方就毫无抵抗力地束手就擒,破产了事,哪怕打架都得是有来有回,到了这儿就是只能被活活打死,尤其是这个另一方在之前的N年里在这个领域属于最能打的。如果他们认为的这套逻辑能行得通,早就不存在什么毛衣战,早跪早享福,晚了就要被咔嚓了。华为的事都过了好几年,到现在还是这样的想法,不管什么阿猫阿狗放个屁,都要凑上去煞有介事地品,真就是自个儿的问题了。
药明涨或者不涨,可能是行业调整没到位,可能是之前透支了太多,可能是利率的问题,可能是筹码交换不充分,甚至可能是企业的经营出了问题(这个其实是最本质最要命的),但不会是因为洋大人又出了个法案,洋大人又加了个名字。
持股体验真的跟吃了屎一样,但是无论看涨看跌,逻辑必须是能站得住脚的。

05-23 11:21

理是这个理,创新药固然可以把估值大幅提升,但是当初很多人看上药明本就是看上了药明作为医药行业卖铲子的人,历史证明了创新药这个赛道并没有比CXO好。

05-22 12:05

分析的越多,跟风的越多,筹码越乱,等政策,等风来,有能力的做做T

05-22 13:22

现在已经是破产价,没必要太悲观

05-22 12:27

确实如此!没所谓法案结果!主要看药明长期价值是否存在?是不是离开美国没有价值?内在价值更重要。目前股价已经反正了法案!低估高估都不会相差太大。内在价值驱动市值上涨。

05-22 12:53

没长期逻辑在港股3-5倍市盈率的都有

市场上不明白的事情多了,如果都明白岂不是都挣钱了

这是在雪球看到最好的一篇分析,关键看药明自身的体格,能否抗住。打不了NBA,就回来打CBA,可能身价会降,但是技术能力还在。

05-22 12:03

逻辑推理是这么回事

按你逻辑,都ppt画大饼就行。直接估值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