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资三种经典“亏损模型”

发布于: 雪球转发:37回复:30喜欢:166

$四季风格轮动(TIAA026057)$

基金投资中的认知偏差

1/5、基金赚钱,基民亏钱

作为从业人员,比较头疼的一件事是回答亲友提出的“有什么好基金可以推荐”,这个问题本身不难回答,确实有一些不错的基金。问题在于,基金赚钱,不代表基民也能赚钱,最后把亲友给得罪了。

任何投资的收益都由三方面决定:

1、投资品种本身的收益

2、投资者的买卖行为

3、运气

“基金赚钱,基民亏钱”排除了第一个可能,如果长期如此,也排除了第三个可能,那剩下的就是第二个原因“投资者的买卖行为”。

比如下面的经典亏损模型之一:

“基金赚钱,基民亏钱”,不是个别基民问题,而是一个非常普遍,而且以后也很难改变的局面,它源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一些根深蒂固的系统性、重复性的非理性模式,导致我们认识现实的方式可能出现扭曲,心理学称之为“认知偏差”。

这不是道德的沦陷,也不是人性的扭曲,只是在金钱的诱惑下,它会更加明显。

相比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的对象更单纯,其中暴露出的认知偏差也更清晰,我总结了三种最常见的基金投资亏损模型,每一种模型背后都有一、两个经典的认知偏差。

2/5、损失厌恶、处置效应导致的第一种亏损模型

“损失厌恶”指投资者对不损失有一种强烈的偏好,以至于认为只要一直持有不卖出,就不算亏损。

损失厌恶的心理,又导致了“处置效应”——早早兑现利润,却让损失持续下去。

假设你今年买了3只主动管理型基金,三个月后,一平一赚一亏,你又看中了一支基金,打算换,怎么换呢?亏的那支你不愿卖,赚的还想再看看,所以只能用平的那支换。

再过三个月,行情不好,新买的也亏了,原先亏的更亏了,唯一赚的也变平了,你又看中了一支,于是把唯一的那支平的给换了。

再过三个月,行情不错,大亏变小亏,小亏变平,新买的赚了,吸取了上一次换基金的教训,你这回把赚的那支换了。

最后三个月,行情继续下跌,某一天你发现,你最早赚钱的那支基金,居然越战越勇,成为今年前10%的基金,可惜跟你已经没关系了,你手上的三支都亏了。

主动型基金的业绩,长期依赖基金经理的能力,短期依赖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与市场风格的匹配度,盈亏都有一定的持续性,卖强留弱,错误的概率比正确的概率更高

很多人买基金有一个执念,浮亏的基金,不卖就有机会涨回来。

这个执念如果正确,需要有一个前提,所有的基金最终都会回到你的买入价以上。

但这显然不可能,光去年一年就有200支基金清盘,大部分因为业绩不佳导致份额越来越少,触发了基金合同终止情形。去年还不是最多的,2018年达到了430只,就算是牛市的2020年,也有174只清盘。

如果一个基民本着“只要亏本就不卖”的理念,理论上说,只要足够长的时间,手上持仓基金最后结果都是亏损清盘。

这么做,唯一的好处是符合人性,让你的每一次决策都不那么困难。

可惜好投资方法都是逆人性的,让你“心安”的都是认知偏差。

当然,损失厌恶和处置效应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可以用于指数基金的投资。宽基指数或者行业指数回本的概率几乎是100%,只是时间不确定,如果遇到清盘,也可以换成盯着同一指数的其他基金。

但即使指数基金想要真正做到“基金赚,你也赚”,还要有两个条件:

第一、需要耐心,前年年初买的沪深300ETF,已经套了两年多了

第二,需要“长钱”,中途不能急用钱

当然,即使你没有耐心,你也可能提前获利,方法就是——敢于在手上的指数基金严重亏损时,不断加仓。

但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提前做分批买入计划之外,你还要避开另一个认知偏差——“近因偏好”。

3/5、近因偏好导致的第二个亏损模型

近因偏好,就是投资者更重视最近感受、发生的变化和总结的经验,而忽视遗忘更早期、更整体的计划。

恒生指数基金,两年最大跌幅55%,最近又反弹了35%,如果你在最高点买入,到现在还亏25%;但如果每次下跌10%,就买入同等金额,目前只亏4%,如果你的计划是越跌买得越多,你目前就已经盈利了。

算术好算,但很少有人做到,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是没钱加仓了。但这是有办法的,如果你第一次买的比较多,可以放大到跌20%买一次,效果也差不多,目前只亏6%,也是解套在望。

另一个原因就是“近因效应”了,刚开始下跌时,你只盼跌多一点可以再买,一旦超过了你的预期,你就忘了当初看好买入的理由,忘了指数基金投资需要越跌越买,所有不利的信息都会被放大,你会陷入深深地自我怀疑。

在这种心态下,面对越来越便宜的价格,既不甘心卖出,也不敢出手加仓,只能采用持仓不动的躺平策略。

之所以这个方法也是“逆人性”的,以前面的恒生指数基金跌20%加倍加仓的方法为例,两年时间,你有23个月零22天都处于亏损状态,其中一年多是20%以上的严重亏损,只有最近8天是赚钱的。

在这种状态下,你还要不断往里砸钱,连个响都听不见,能够做到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特别有钱,只买了一点的人,一种是有过“不断加仓,最后反大亏为大赚经历”的人。

有人可能要说,你这一部分说指数基金赚钱的重点方法是下跌时加仓,上一部分又说,避免“汰强持弱”,这不是矛盾吗?

这正是指数基金与主动型管理基金的不同之处。指数型基金是按某一个规则选出的一系列股票,通常与市值大小有关,本身就在不断的“汰弱持强”,所以通常是有底的,可以不断加仓;而主动型管理基金体现的是基金经理的能力与风格,不能简单地根据下跌来判断加仓、持仓还是卖出。

主动管理基金收益率不佳,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能力和意愿的问题,二是投资理念与当前市场风格不符合。前一个原因,差距只会越拉越大,应该尽早了断,后一个原因,因为市场风格总是两三年大换,几个月一小换,所以,越跌越买也是一个正确的策略。

但问题在于。这两种原因往往纠缠在一起,很难区分,也无法区分,所以主动管理基金下跌后,不能简单地根据涨跌本身来决定下一步操作,而是要做更多的归因分析,就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了。

4/5、潮流效应、结果偏好导致的第三种亏损模型

所谓“潮流效应”,指做一件事的原因是很多人都在做;

所谓“结果偏好”,就是完全按照结果来判断决策的好坏。

以2020年大涨数倍的“木头姐”的美国ARK基金为例,净值在2021—2022年又跌回原点,看上去基金持有者不赚不赔,但实际并非如此。

ARK基金在2020年初只有30亿规模,大部分人是在2020年下半年暴涨后才开始注意并买入ARK基金,到了ARK基金净值的顶峰。2021年2月,她的基金份额已达到500亿,然后这些资金一起“享受”了净值腰斩的过程。

很多人选择一支基金,只是因为媒体追捧,因为身边有朋友买了后赚钱了,通常都是一支基金涨得最好最热的时间买入,这就是“潮流效应”。

一旦后市持续下跌,必然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基民会因为自己亏钱了,就认为这个基金经理水平很差、媒体是骗人的,同事之所以赚钱只是撞大运,这就是“结果偏好”。

在一个大的上涨趋势中,买在一个次级向下波动的顶点,卖出在这个波动的底部,因为“潮流效应”而买入,因为亏损的“结果偏好”而卖出,就构成了下面经典的“基金赚钱,基民亏钱”的“热进冷出”模型:

这就好比,吃肉的时候在旁边看,一坐上桌就开始挨打,一离开饭桌又开始上大肉。

本文的前两个模型,第一个经常出现在主动管理基金上,指数型基金“卖强持弱”长期是可以赚钱的;第二个经常出现在指数型基金上,主动型基金反而不能随便补仓;

但第三个亏损模型,两类基金都有可能出现,是一个更经典的亏损模型,大部分基民都有类似亏损经历。

每一次犯错后你都懊恼不已:为什么每次都会犯这种简单的错误?然而它并不简单,它是大脑中的思维定势,是情绪下的反应,也是人性的必然结果。

5/5、“认知偏差”也是一种投资机会

认知偏差和判断错误不同,后者是个体出错,是个人化的,而前者是集体误差,是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

也正因为此,提出这一概念的心理学家卡尼曼强调,“认知偏差”是可预测的错误。就好像有三支同样优秀的基金,你一定会更倾向于同事买了后赚钱的那一支,或者媒体热荐明星基金经理操盘的那一支。

大部分人都会犯的错误,就构成了投资中的经典机会,比如非理性的低价买入和高价卖出的机会,但前提是——你要尽可能避免。

真正成功的投资者都是“反情绪”的,甚至是“反人性”的,所以,买基金最困难的事,不是寻找好基金,而是保证你尽可能避开这些认知偏差。这样,即使你选出的基金平平无奇,不是赛道也不是什么明星基金,你也能获得很好的收益。

精彩讨论

砸锅卖铁炒股2023-01-19 20:29

沪深300指数、基金、股指期货、期权简单高效中线买点、技术分析择时方法1
——原创文章
股市是有很多规律的,择时是可以做到的,牛熊市也是可以判断的。
A股是有很多规律的,如果你不知道其实就是你研究的少,没有进行大量的统计和股理分析。特别是大盘规律性更强。有的人对大盘研究的少,认为无法分辨牛熊市,认为无法做到择时。其实人们对于自己研究少的领域往往认知不到位,认为难。比如我对价值投资只是粗懂,认为读懂财务报表太难。但我善于判断大盘,什么情况该如何走我心里有数,我从来不用看别人对大盘的分析,因为历史走势、规律我研究的很透彻,概率在心里。我炒股22年,职业炒股15年,研究技术分析花了40000小时时间,特别是研究大盘心得很多。面对同样一张季线图,为什么有的股民能看出规律,有的看不出来,因为你不用心,甚至有的股民都没看过季线图,那些天天只看分时图、15分钟图的你想找规律难死。
股市有两大流派:基本面派(价值投资)、技术分析派。技术分析派有两大支系:趋势派、统计回归派(统计规律派、均值回归派)。趋势派主要是研究如何分辨趋势、趋势如何延续的。统计回归派主要是研究市场的拐点、历史规律、均值回归规律。
统计回归派:就是对历史走势进行统计,找出大概率重复的历史规律。市场规律特点是越时间长的规律越难改变,参与资金越多形成的规律越难改变。
沪深300指数是成分指数,不是综合指数。没有大量发行新股对指数的干扰。沪深300指数汇集了中国各行业龙头公司,是中国国运的代表。因为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利润是不断增长的,所以沪深300指数的大底是不断抬高的。
沪深300指数盈利水平>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全社会所有企业的平均水平>国家GDP增长速度。
赚沪深300指数的钱最好赚,就是赚的行业龙头们发展的钱,就是赚时间的钱。
沪深300指数季线图上,靠近30季线就是中线买点。这个买点简单高效、成功率高。这是一个高胜率、高赔率的中线低吸方法,抄底方法。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率高的技术分析择时方法。这才是真正的技术分析,有高确定性。技术分析的高确定性在月线图以上的大周期里,没在日线图上,更没在60分钟图上。
沪深300指数的特点是没有个股的退市问题,大底逐步抬高,大顶接近前次最高或者新高。所以跟着沪深300指数买入只需要别在高位买,在低位买就能赚钱。怎样判断高低那,靠近30季线就是比较低的区域,买了就能赚。
我在炒股的前10多年里纯用技术分析,几年前我经常想什么技术分析方法是比较可靠、比较实用的那?我却没想到一个简单可靠的技术分析方法,很多技术分析方法成功率不高,比较易变。当用某种技术分析判断短线走势的时候,会发现很多易变的情况,比如某金叉这次好用,下次就不好用。某形态的股票几个,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很难找到高确定性的规律。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后来我总结为技术分析在月线级别以上大周期才有高确定性的可靠方法。太多人想在日内分时上、5分钟—60分钟图上、日线图上找到一种做短线的简单高成功率技术分析,想找到一种做短线的圣杯,这是徒劳的,基本不存在这种方法。很多人企图借助电脑找到短线圣杯,也是极难的。因为短线走势太复杂了,随机走势太多了
作者:砸锅卖铁炒股
链接:网页链接

贺有有2023-01-19 21:35

不敢加仓 还是因为 没有 “投资的钱了”

浦东巴韭特2023-01-20 00:56

我好像陷入不敢补仓阶段了,事后只能安慰自己没有割肉。

陆冲河2023-01-19 19:00

钱到底时方恨少!——基金悖论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2023-01-22 10:30

钢印老师,新年好!

2023-01-20 14:03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1,也推荐给你。

2023-01-20 10:22

2023-01-20 09:07

基金有较大的摩擦成本,战胜市场不容易。

2023-01-20 07:29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1,也推荐给你。

2023-01-20 02:24

好文章,作为一个基民,要时时谨记这些投资之道

2023-01-19 21:00

这是把周末的文章提前了

2023-01-19 20:37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1,也推荐给你。

2023-01-19 20:25

钢印老师,经常看你的文章,我能感觉到自己的投资认知进步神速,我要感谢你!有你所以这个世界很美好!我的目标是投资实力不断变强!@思想钢印9999

2023-04-29 20:33

都是后视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