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最近汇率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60回复:13喜欢:45

首先这句话经常会见到的话放在最前面,“不论短期还是中长期,汇率测不准是必然,双向波动是常态”。意思就是,永远不要赌单边,因为经常有人看到连续升值就想象得破5,一连续贬值就高喊得破8,但实际上汇率有极强的自我平衡机制的。

其实汇率最近贬值破7很容易理解,日币与韩币也都在贬,因为大家都在贬值,简单吧?

一方面原因是,现在美元短端收益率太猛了,不仅把实际利率拉到了近十年罕见的正值,而且绝对值也高的惊人,都超越06年,往20年前去了。

这种情况下假如你手里有美元,你是把这笔钱结了,还是想短期暂时先放起来吃利息,一个月就是快0.5%哦。当然新韭菜天天想着翻倍,他们看不上的。[狗头]

另一方面,就是全球商品需求端衰退,你看韩国那“金丝雀”的数据都显示口吐白沫了。这种情况下,需要贬值一些,甚至短期竞贬一下来保持出口竞争力,否则日韩货币都贬值了,你不贬值,明显就吃亏了。其实行业不好时,先拿低价把客户抢过来才是关键哦。

当然了央妈肯定有一个汇率底线要干涉的,估计最低也就是7.2左右。原因就是昨天说的,央妈资产负债表基础货币分为三块,外汇占款+各种粉+逆回购,其中外汇占款占三分之二,另两类的“无主货币”占三分之一。

这就造成了汇率可以策略性贬值,但是不能有持续贬值预期。原因就是贬值能增加商品竞争力,但是持续贬值预期会造成热钱资本流出,那么基础货币就会因此而被动收缩,会抑制信用创造能力,不主动收水,也会形成被动收水的事实。而各种粉当初的产生,不就是为了对冲外资流出,造成的基础货币收缩吗?

而开头为啥说汇率有很强的自平衡机制,千万不要赌单边,你可以逻辑推演一下。

过度升值,热钱就会流入,基础货币被动扩张,收益率下行,同时出口商品竞争力减弱,自然会反过来抑制汇率升值。

而过度贬值,热钱就会流出,基础货币被动收缩,收益率上行,同时出口商品竞争力增强,自然会反过来抑制汇率贬值。

全部讨论

“降息”预期兑现后,逆回购利率这两天反而上行了?其实有一种降息叫做平量,甚至缩量,降息,虽然听着有点怪吧。可能明年你就能在美联储身上看到了,一边QT,一边降息。
昨天MLF只加量了10亿,你没看错就是10亿。所以查了个数据,2023年1月-8月分别加量加量净投放进行了1790亿元-1990亿元-2810亿元-200亿元-250亿元-370亿元-30亿元和10亿元。
看到了吗?很多人看到的是“降息”但加的量实际上却一直在缩减,这个月还剩10亿,净投放量越来越少了。
所以啥意思呢?汇率个人认为7.3左右,最多前低极限了,别听风就是雨,赌汇率大幅贬值,央妈弹药库现在火力充足着了,并没有超量投放流动性放弃汇率,反而实际上在减少流动性投放。当然也别赌汇率升值,现在需要7.2-7.3保出口。
$上证指数(SH000001)$

2023-06-20 10:47

LPR也下降10BP,看来不是为了修复目前压力山大的银行息差,10BP对于地产也没太大意义。看来只能猜测,大概率最近这一个月的汇率贬值不是被动的,而是为了对冲全球衰退之下出口需求下降,有意为之的贬值了。
如果这样的话,汇率不会持续大幅贬值,而除非日元类的相对美元升值,否则短期也不会大幅升值,而会在一个较低的区间震荡,来维持出口相对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