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22回复:416喜欢:24

纯粹周线级技术分析来看,汇率应该处于贬值拐向的临界点附近,将近一年构成了明确的3重周线级底背离了,升值不动了。

而汇率双向波动是常态,几乎很难横在这,不能升值,就大概率反向贬值。就看啥当催化剂了,目前来看很可能是3月美联储超预期收水加息。

全部讨论

2023-09-08 22:45

那么多对汇率悲观的,又开始预言要贬到多少多少了。一升值就乐观看5,一贬值就悲观看8,真是服了,一点理性思维都没有。
现在美元利率接近天花板了,6%基本极限,否则鹰酱自己得先被高利率整得寄了。所以目前除非鹰酱肯让美股连续大跌,通过市场避险需求引发美元强流动性偏好,造成美元指数短期暴涨,否则现在这种内外息差无法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基本贬不动的。这个7.3的位置,其实贬值其实已经接近极限波动范围了!
而且你可以精确测算一下:
内外息差用长期10年期债券来算,现在美债4.222%,内十债2.682%,差值就算154BP(1.5%)吧,10年呢?就是15%。这就是持有美元与人民币长期的名义收益预期差。
如果把汇率7.3整数作为底线来算,7.3*85%=6.2,美元兑人民币6.2不就是长期升值波动的下限吗?
所以明白了吗?只要长端内外息差不扩大,汇率7.3的这个位置附近,实际上已经完全包含了目前内外息差的贬值预期了。
而你说息差怎么扩大?央妈稳健的货币,内十债2.5%极限了,根本没空间。那么美联储把美十债整到5%去?鹰酱机构金融资产端一肚子长端债券,收益率上涨等于资产端下跌,因为这个今年3月美国小行已经外焦里嫩一波了,鹰酱年末再给自己再整一波更大的?
所以没啥空间的,别说100BP,50BP什么的,内外息差就是想再拉大30BP都极难的。而且目前美元高利率资金成本压力山大,鹰酱别看没完没了放狠话继续鹰,实际可以坚持的高利率周期时间也已经不长了。
况且真想对付贬值的话,目前央妈工具箱里工具多了去了,别说Ult大招还没用了,现在调整外汇准备金率这样的短CD的“小技能”才刚扔出来一个。
当然还是那句话,贬不下去,但大幅升值也别想了,息差与全球需求衰退是客观的,需要等这轮美元周期过去。
$上证指数(SH000001)$

2023-12-07 16:18

汇率很可能在这里见顶了。看形态周线级双顶。金油比,金铜比还有各种数据都显示鹰酱已经扛不下去了,所以美联储明年必须松口,甚至就在一季度,否则鹰酱自己就要上演强衰退脸着路了。而且最近穆迪跳出来满火力嘴炮输出,你觉得是为啥?金融武器库空空如也了呗,只能用嘴打压咱们了。啥事都得往其利益方面想想不是吗?
而且发现没有日元走强了,日元走强的话,同为亚洲货币为了出口方面的贬值需求就会降低。
所以明年汇率很可能会大幅升值,甚至可能会看到6.7以下!

2023-12-29 18:06

从这张图来看,汇率现在周线级大双顶,日线级头肩顶,顶部高点7.37,颈线位7.1,现在日线不断的往下“刺”。一旦击破颈线位,理论量度跌幅就是7.1-(7.37-7.1)= 6.83,当然可能会更低,跌到今年初前低6.7附近。这也是前段时间个人预测明年汇率有可能会升值见到6.7的原因之一。
不看图,至于基本面逻辑就是:
3.8的美债没有任何吸引力的,美股还在超高位,美元最近一直跌。你可以推演出如此逻辑:
美债与美股提前涨了,如果确实降息的话,属于预期兑现,还能涨到哪去?说不定走弱反跌。
如果美联储态度突然鹰点,美元可能反弹,美债明显就会跌,美股也会跌,那点美元指数反弹的好处,明显对冲不了资产下跌的。
硬币两面都是如此,所以美元资产这几个月对国内资产的流动性虹吸结束了。
$上证指数(SH000001)$

三重顶背离,汇率升值直接击穿周线级趋势线,看来到达另一个周期拐点了。
不是个人看空美股黄金啥的,要是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叠加美元资产下跌,这些就会从之前的涨X2,变成跌X2。
比如沪金节前收盘549.5元,现在外盘折合2301X7.189/31.1=531.9元,所以汇率升值由于是整体叠加的乘数,对低波动率品种杀伤力很大的。
至于白银现在价格26.53X7.189/31.1X1000=6132元,沪银收盘7011,惊人吗?白银外盘走势都很弱,就是个区间震荡,内盘炒溢价炒出来大牛市,真不知道说啥好了。前面这个溢价一堆人拿汇率贬值预期解释,现在呢?

这个预判很准吧。
别跟去年那些看多到5的一样,再过分看空汇率了。因为汇率就是双向窄幅波动,也必须双向窄幅波动,所以升值也好,贬值也罢,大部分人都盯着时,预测要升贬到啥价位时,基本上已经快走完了。
下一个预判,现在猪很强势,能源价格依然高位,如果汇率过了临界值7并且依然有一定的贬值预期的话,很可能跟随外围超预期收水,压通胀,同时稳定汇率预期。
别以为这听起来很疯狂,你看看全球都啥样,汇率已经挺强的了,现在就是跟鹰酱的美元潮汐打太极拳。这半年就是用汇率6.3-7这个区间,换取宽松时间,而现在这个工具已经用的差不多了,得先收拳,才能打出下一拳。
往博弈方向想,如果欧洲或者日本债务泡沫先扛不住爆一个的话,必然会引发衰退型通缩,到时候就没啥通胀了,也没美元的收水潮汐了。
听起来挺残酷的,其实经济周期就是这样,美元收水潮汐,全球都滞涨,就是比谁不被熊先吃掉,其他人则能趁机全跑了。
当然如果那样的话,一切复苏变好之前,必然经历一波全球性的波动。

6.3-7左右为汇改后的一个长期双向波动区间,算是一个较为舒适的平衡制造业产业链的原料成本与出口竞争力的波动区间。
而今年二三季度用这个区间作为一个金融工具,争取了外围加息收紧而内部可以降息宽松的一个时间差,来对冲年初疫情与地产下行带来的影响。
现在美联储超预期加息缩表,美元太强,造成汇率贬值的太快了,而且达到了贬值区间的上沿,可以看到央妈已经开始调控了。
9月5日,下调外汇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
9月26日,远期售汇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20%。
如果汇率还是有很大贬值压力的话,估计调控会变得更加密集,甚至很快会收水降低内外拉息差,来稳定汇率的预期。
说到这里肯定好多人觉得加息不可能,没啥不可能的,是因为没到那个程度,调控要分轻重缓急的。
前面汇率在正常的双向波动区间内,没有理由管的,甚至贬值才是有利的,但是汇率达到阈值后,不可能放任其躺平的。
因为汇率如果超出范围后继续大幅贬值,不只是资本流出会形成负面反馈的预期。更意味着成本端资源贵了,卖资源的与花街持有股权的很舒服,出口产品相当于便宜了,消费产品的也很舒服。那么都舒服了,谁为之买单?当然是中游,等于制造业买单了别人的通胀,给别人输出通缩。
这样抑制汇率贬值就会变成主要的调控目标,而房子反正都那样了,可以苦一苦,股市历来没啥地位,也可以放一放。所以后面可能转换为整体跟随外围收紧流动性,来抑制贬值预期,同时银行承担一部分结构化宽松滴灌的模式。

技术分析其实是很强的。

7.3了,个人感觉这位置差不多接近中长期极限了。短期可以用走势图,但中长期逻辑不要用走势图啥的来判断。
利益博弈来说,美元潮汐强美元,让别人汇率相对贬值有利于鹰酱吃别人通缩的红利,压低自己的通胀,同时通过美元结算大宗,把通胀转嫁给别人。
但是这也是把双刃剑,加息后鹰酱本身行业就会衰退,等于主动强美元来降低行业的竞争力,很多行业还怎么混?而且很多可选商品比如消费半导体,也面临着需求降低。其实就这就是鹰酱强美元压制通胀自身会付出的代价。
所以美元指数不会一直强的,一直吃别人的通缩与美元流动性,别人也受不了,鹰酱自己产业也受不了。
所以最终结果可能是美元指数不再走强,也许就是现在的位置上,全球竞争加息,汇率都停止贬值,不断僵持。
当然这对股市可一点也不美好,好多人以前只是听说通胀无牛市,这次亲身体验下吧。

好多人总问为啥还不贬值,然后还能反怼我一堆理由。实际上汇率短期波动基本无法预测,而且存在不可预测的“临界”条件,比如需要美元指数涨到某个位置,或者某些消息催化,才会出现快速的反向运行,然后形成自我反馈。现在个人为啥那么关注这个?就是因为北向过去两年那些套利升值的热钱应该很在乎这个。
至于那些说北向“价值投资”不在乎这个波动属于站着不腰疼的扯谈。比如汇率进入贬值波动周期时贬值10%是很容易的,18年时从6.3到6.9只用了4个月,但是对于北向而言,就跟全仓对抗大盘跌10%是一个效果...

2022-01-20 22:37

周线有背离,但月线没背离,季线显示还早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