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5回复:114喜欢:15
很多人说话,让我这农村人感到可悲。
可悲在于,他们不食人间烟火,以为衣食无忧是理所当然,以为少工作多休息是理所当然,以为天上会掉馅饼,以为财富是凭空出现的。
如果规定每周只上一天班,全球的贫困人口立马会剧增,饥荒遍野。
有点简单经济学常识吧。
自己懒惰就别怪别人勤奋。

全部讨论

现在的问题是90、00后的年轻人卷死了一天上12小时的班也买不起大城市一套房,收入低物价高。一个月存五千,一年才存五万,十年才五十万。收入也很多年不涨了

我的国外同事,一年30天年假。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我很羡慕。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我很开心。

关键问题是生产已经过剩了 要是不足,你这个可以解释

这个问题确实复杂,会导致争议,市场经济必然会有很多人说的“剥削”的表象,但是本质这是供需关系决定的,要解决这个现象就要鼓励企业家精神,创造就业的人越多,就业机会越多,供需关系的⚖️就会向就业者倾斜,结果就是打工人待遇提高,但是经济学也告诉我们,需求端要改善也需要打工人去消费去享受生活,否则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没人消费,这需要企业家的自律和劳工政策保护来对市场起一个调节。

黄总没抓住这个问题的本质:为什么拼死拼活的加班却仍然不富裕?辛辛苦苦的钱被谁拿走了?

其实勤劳肯干依然是国人普遍的素质。大部分劳动者要求的只是《劳动法》规定的应有的权利而已,能维护劳动者的尊严,仅此而已。

05-15 10:22

其实可以看看富士康,之前总说富士康是血汗工厂,现在可以看清楚了吧。要珍惜工作机会,要积累财富才可以再发展,不要这么多的抱怨,很多人对过去的穷没有概念

05-15 10:36

【林园的追求~创个记录别人破不了】
人与人的最大差别在于~精神差别+智商差别
我分析,精神和智商,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精神,代表追求和目标设定
智商,代表有没有能力去达成
一个人能否成功,精神和智商,两者缺一不可
对价值投资和炒股的追求和设定的目标来说,我相信林园是正确的:
①要有赚10000倍,改变命运的雄心壮志
②贪贪贪,贪到底,拥抱泡沫,好不容易泡沫等来了,你可千万别跑,别做苦命人。泡沫来了反而没风险,各种资金进入,群情激奋,供求关系失衡,价格拼命往上涨,稳定地往上涨,惯性地往上涨,短时间内涨几倍十几倍~你要是卖了,他还不停地往上涨,你会更痛苦,你还不如一直拿着
行业的泡沫有可能几十年都不爆~如房地产泡沫,持续30年不爆,所有参与者都赚到了大钱
③抓住市场5%上涨的机会,狠狠搂一把,赚个几十倍上百倍,改变命运
④在好企业小的时候买入,抱住一个金娃娃,从鱼头吃到鱼尾,赚10000倍
在林园的视野,格局,架构,思维方式,认知中,他始终想到的是~这次我一定要赚饱,赚足,赚够,贪到底
这次我一定要逮到机会,赚10000倍
要那么多钱干嘛?
林园说~钱没用,废纸一张,就是给人买个保险,我看着高兴
我想创一个记录,别人破不了,封神
正是在这种精神追求和目标的驱使下,林园以60岁的高龄,1000亿的身家,始终站在投资的一线,巡回演讲,奔波劳累,大声疾呼,始终保持一颗激情澎湃的心

05-15 10:54

人为什么需要工作?
首先为了活下来,像野生动物一样。野生动物每天都为了生存而工作,没有周末,全年无休。
若仅仅为了生存,有些人已经可以不工作,有些人一周工作一天也能养活自己。但,人类不满足于此,还想活得好,想要更美味的食物,更好的车子,更大的房子,更优秀的配偶,那么,还得继续工作。
人的物资需求终究有限,很多人的财富不但能让其活下来,也能活得好,但还不够,人们还想要活得比别人好,希望财富比别人多,社会地位比别人高,得到更多人认可,怎么办?继续干呗。
我想,无论社会富足到什么程度,只要人类还有攀比心,总是需要工作的。

05-15 10:27

穷,仅仅是因为工作时间不够长吗?你看看国民分配比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