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陈光明,回忆998点时贷款买股票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9回复:82喜欢:138

大佬陈光明,回忆998点的时候贷款买股票。

2005年4月30日,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启动,上证指数仍一路下跌,6月6日跌破1000点。

决策层开始酝酿出手救市,询问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机构是否需要贷款投资股市,贷款需要抵押物,如果亏损,各机构自行承担。

经历了4年熊市,股市在1000点左右徘徊,大部分投资者已经远离了市场,很多证券公司不敢要贷款。

东方证券大概是第六、七家接到通知的证券公司。公司问到我们时,国斌总和我的意见一致,都觉得没问题,可以要钱。

当时看空的声音很多,面对市场先生,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很谨慎,但在极少数比较有确定性的时候,我们还是比较敢干的。

我们贷了7个亿,成了第一家申请贷款的券商。拿到钱的第二天,我们差不多买进了6个亿,当时市场人气极度低迷,成交量大幅萎缩,有些股票稍买一些就会到涨停板。

有些券商听说,就过来问。

我们告诉他们,的确要了贷款而且已经买好了。不少机构陆续接受央行贷款,陆续进场,1000点也成了历史大底。

陈光明是这样分析的:

1)当时,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启动,上市公司股改的对价是十送三,这对流通股东是一个非常大的补贴;

2)经历四年下跌后,市场已极度低迷,股票价格非常便宜,很多个股已具有相当大的投资价值,比如宝钢股份,当时三年承诺每年分红五毛钱,有6-8个点的收益率,比银行利息还高,还有什么好怕的呢?而且宝钢还不是我们最看好的股票,只是用这个案例来说服大家;

3)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企业基本面情况也相当不错,股市与宏观经济已出现严重背离;

4)决策层提振股市的决心明显,要相信执行力。

经历了四年熊市,机构受伤很深,更有一些知名大券商因为委托理财严重亏损而倒闭。大家几乎是谈股市色变,这个事例也说明逆向投资有多难。

这笔钱后来赚了4倍左右,2007年4月,上证指数4000多点,我们兑现了浮盈。

$中信证券(SH600030)$ $工商银行(SH601398)$ $万科A(SZ000002)$

全部讨论

历史何其相似。

2024-09-24 14:16

牛逼,人生往往就三两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是往往只有1%的人把握的住

有意思。。。监管层看起来有的是办法。。。历史何其相似。

看来给机构提供贷款买股票不是首例了,其实是有经验积累的,现在不过是规模更大了而已

2024-09-24 14:24

现在缺的不是钱,是经济好转的逻辑

2024-09-24 21:25

8月加仓20万,9月最低点加仓50万。打光的个人手上的全部现金,仓位决定态度,从9月10日的浮亏7%到今天浮盈11%,总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把

2024-09-24 20:39

不一样的,当时经济基本面是好的,没问题的。现在呢? 给机构加杠杠 机构不一定敢买

2024-09-24 14:18

那时候两市一天成交50亿,最低时候沪深一起在46亿,他一天打完6个亿也是够牛的,不知道他有没有记错了,不过老陈确实很牛

2024-09-24 14:14

时代变了,有些客观条件不存在了

2024-09-24 15:07

那时候不像现在一天几千亿、上万亿的交易额,上证2005年低迷期一天成交额就是30、50亿,我印象中2004、2005年上证还有20多亿一天成交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