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29喜欢:8
复盘日本失去的30年,我理清了一个很清晰的脉络。
大背景是日本老龄化程度加深,人口问题很严重。
80年代,日本的制造业非常强,出口厉害,打得各国商品满地找牙。
因此,美日也爆发了贸易战,这一幕熟不熟悉?
但日本没那么硬气,睾丸被米帝捏着呢,只得捏着鼻子签署《广场协议》,10年间日元升值翻倍。
最大后果是,日本的对外贸易迅速萎缩,赚不到钱了。
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外贸不行了,只能刺激内需。日本也是老招式:货币放水。
结果,熟悉的一幕来了:大量资金流入股市和房地产,资产价格泡沫化,6个主要城市土地价格指数6年间价格翻3倍以上,东京一个城市的地价就能买下美国了。
日本慌了神,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土地政策,触发信用体系瓦解,资产价格泡沫破灭,6个主要城市土地价格指数,2001年基本跌回1985年水平左右。
从此,日本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各经济主体进入储蓄偿债、长期去杠杆的“失去的30年”。
深度的老龄化,使得日本翻身极其困难。人的心气儿都没了,啥刺激都不中用。
$万科A(SZ000002)$ $招商银行(SH600036)$ $比亚迪(SZ002594)$

全部讨论

日本鼓吹债务危机的政党,容易获得民意,几次胜利上台,搞出了几次通缩,最后民众被教育了十几年终于明白:也许通胀并不能解决问题,但是通缩会导致严重的问题。最后达成一致,自此日本快速走出危机,一直都是走mmt这套,就业率创出新高,平均工资新高,房价新高,他们也不再喊自己房价高了,年轻人买不起房的问题了,因为房价低的时候都在失业。

01-04 10:09

但是日本30年在海外经营又再造了一个日本

01-04 10:04

中国和日本最大的区别在于,内需的回旋余地大,日本国内人口少、各种资源短缺,要走向世界大国必须走外需模式,所以内循环的大方向是我们的底气,在此基础上发展一带一路,与丑国周旋,所以未来一段时间人口问题是国运的核心问题

01-04 10:05

更多是阶级固化和物价水平。普通人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生活,5%~7%的租售比,有钱谁都知道要买房。

01-04 19:46

撇开制度谈当下就会陷入形而上学,刻舟求剑

01-04 10:03

我们抄作业,几乎翻版

01-04 10:02

必须要硬气刚正面,日本告诉我们如果不硬气国内资产泡沫破碎后。以极低的生育率根本无法翻盘

01-04 10:14

有个点一直不太明白,日本陷入老龄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日本政治上又在积极扩充军备,不断想跟我们挑事,难道真打仗时不需要人吗,尤其是年轻人

01-04 10:53

中日不同的是出口出不出去了

01-04 10:13

日本做的很好,房价泡沫鼓起来不搓破,全民为地主打工么,普通人没有希望,早乱了,日本车卖最火的时候也是90年代后 广场协议后 还是以价格低竞争的,也没有所谓制造业不行了,估计没有发声渠道的普通日本人觉得通缩时代 失去的30年可太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