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政策底”之后多久是“市场底”?

发布于: 雪球转发:131回复:205喜欢:239

最近监管层密集召开会议,指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政策底”的迹象很明显。

从历史经验看,2008年11月上旬的“4万亿”,2018年11月初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历史经验中,“政策底”出现后,股市会先在底部震荡徘徊一段时间,再真正进入上行通道。

01

2008年:三重利好与4万亿

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上证综指从6124 点跌到了 2008 年10月的 1664 点,下跌幅度之深、速度之快都是前所未见的。

2008 年基本上就是一路下跌,中间除了 4月24日降低印花税有过一周反弹,基本上没有像样的反弹。

2008年“政策底”出现在9月下旬到 11月上旬。9 月份次贷危机全面演化为全球危机,我国监管层的政策发生明确转向,9 月 15 日晚,央行下调贷款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

极度恐慌下降准降息无济于事,9月 16日,上证指数跌破 2000 点。9月18 日,最低跌到了1802点。

9月18日晚,国家出台了救市三大政策,一是印花税从双边改为单边征收、卖出征收千分之一;二是汇金公司直接入市、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三是国资委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

9月19 日,两市股票几乎全线涨停,上证指数当日涨幅 9.5%。在五个交易日内,上证综指累计涨幅超过 20%,最高摸到了 2333点。

这种情况下,市场觉得总该见底了,论下跌幅度、论估值水平、还是论政策支持,都到位了。可惜就是好景不长,急速反弹周期十分短暂,“十一”过后市场再度开始下跌。

10 月8日,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国务院暂免征收利息税。10 月22 日,房地产市场迎来重磅利好政策,三部门推出七大举措扩大住房消费需求。10 月 29 日,央行再度下调基准利率。

虽然 10 月份利好不断,但市场情绪没有任何好转,10 月 28 日上证指数最低探至 1664 点,此时股市的悲观情绪达到了极致,各种救市利好政策都已经出了,市场还是跌破了前低,要何去何从。

情绪宣泄过后,市场开始逐步走稳。11月5日,国常会出台了史上最大经济刺激计划“4万亿计划”,上证指数大涨 7.3%。不过在 11 月上涨之后,A 股市场出现了利好效应减退特征,在 12月再度有所回落,到年底上证指数又回到了 1800 点左右。

元旦过后,一进入 2009年,市场便开始了单边上涨行情,到 8 月初上证综指最高升至 3478 点。

02

2012年:二次刺激稳增长政策

2011 年,中国经济指标全面滑落,股市从 2011 年4月开始,一直到 2012年 12 月,出现了趋势性的下跌。

更痛苦的还是在 2012 年。2012 年从5月到 11月,上证综指差不多是月线7连阴,上证综指累计下跌19%。

2012 年并没有出现降低印花税等政策,“政策底”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政策上的变化上,暨从 2011 年收紧的政策再次转向宽松。从时间上看,“政策底”大体在 9月到 11 月间。

持续下跌后,上证综指到 9月5日收盘跌至 2038 点,距离 2000 点整数关口一步之遥。9月,发改委在两天内集中公布批复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 1万亿元,引发市场在9月 7 日大涨,上证综指当日上涨 3.7%。

但这个反弹非常短促,随后市场继续下跌,到9月26日上证综指收盘价最低跌至 2004 点,盘中一度跌破 2000 点。

9月 26 日,各界传递出维稳市场意图,出现多个利好消息,对大盘 2000 点形成多方位支撑,包括 30 余家创业板公司发布了关于不减持公告、保监会公告第一批获准管理险资的非保险类投资管理机构名单出炉等。

在此刺激下,上证综指在 9月27 日大涨 2.7%,小反弹持续到了10月22日,此后再度出现震荡调整。

11月 13 日,国务院批准增加 2000亿元 RQFII 投资额度至 2700 亿。此外,2012年 11月仅 1家新股IPO 上市,此后有超过半年时间没有新发 IPO,新股发行处于停歇的状态。

上证综指在 12月4日最低探至 1949 点,随即开始反攻,12月向上大爆发。

12 月的上涨行情在A 股历史上非常著名,虽然在 5-11月间连续下跌,但由于 12 月大幅上涨,2012 年全年上证综指收益率还是上涨的。以至于后面一想到年底行情,往往就想到 2012 年 12 月。

03

2018 年: 纾困与民企座谈会

2018年3月 23日,特朗普签署“301 调查”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

3 月 23 日当日上证综指大跌 3.4%。

受贸易战影响,2018 年 A 股不太理想,到 9 月底上证综指收盘于 2821 点,较 2017 年底累计跌幅达 14.7%。

2018年的“政策底”区间,大体在 10-11月。10月7日,央行决定从 10月 15日起,下调部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1个百分点。

但十一假期过后,画风突变,市场突然出现快速下跌,从 10月8日-18日,9个交易日内从2821点跌到 2486 点,10月19 日盘中最低探至 2449点。

10月19日,负责人同日发声,从不同角度对资本市场表态,释放全面护市信号。10 月底开始,券商、险资、地方政府联手,筹措纾困资金,参与化解优质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积极服务实体经济。

从行情看,上证综指在 10 月19 日探至年内低点2449 点后,10 月下旬到11月上半月,在利好刺激下行情小幅回升,但从 11月下半月开始震荡,年底时指数回到 2500 点以下。

在 2018 年四季度“政策底”的过程中,指数先抑后扬,整体底部低位徘徊。虽然在 2018 年底时市场很悲观很难受,但刚过元旦过后,一进入 2019 年市场行情便由弱转强,开启了新一轮上涨行情,而且几乎是单边持续上涨,到 2019年4月8 日最高摸至 3288 点。

04

“政策底”总结

通过对于 2008 年、2012 年、2018 年“政策底”前后的市场行情回顾,几点经验值得总结:

1)很难说单个事件或政策就是“政策底”,往往是一连串政策的结果。 “政策底”最好以一个时间区间而非一个时间点去判断。

2)“政策底”出现后,行情也不是马上V型启动,会有一个底部反复的过程。2008 年 9 月三大利好出来后,行情快起快落,11 月即使是四万亿政策出台后,行情脉冲上行又有调整回落,到年底时依然在 1800 点左右。

2012 年、2018 年的情况也一样,在明确的利好政策出现后,行情短期脉冲后,也出现了底部反复震荡。

无论如何,“政策底”区间确认后,短期即使有波动,但这个区间不会被实质性跌破。从过去这三次经验看,底部徘徊时间不久后,行情便转而向上。

3)从当下的情况来看,7 月 24 日会议指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政策底”方向明确。行情从 7 月末至今,再次出现震荡,与过往历史经验也相符合。

在“政策底”夯实下,对后续的行情应该积极一些。

$中信证券(SH600030)$ $招商银行(SH600036)$ $恒瑞医药(SH600276)$

精彩讨论

信才灵2023-08-20 09:55

一群骗子和卖国贼组成的证监会,可别信它

概率性盈利2023-08-20 01:03

现在应该是政策底的前奏,后面肯定还有低点。
有救市表态,也做了一些努力,但是没有拿出重磅措施。随着下跌会有更多重大救市措施出台。

小龙兄弟2023-08-20 10:20

都太乐观
我讲一点,目前有哪个基金发行失败的?没有吧
唯一乐观的是,价格确实跌了蛮久,但是2001-05是跌了4年

大树军座2023-08-21 09:12

也就是今年十月底之前会有市场底出现。

全部讨论

2023-08-20 09:55

一群骗子和卖国贼组成的证监会,可别信它

2023-08-20 01:03

现在应该是政策底的前奏,后面肯定还有低点。
有救市表态,也做了一些努力,但是没有拿出重磅措施。随着下跌会有更多重大救市措施出台。

2023-08-20 10:20

都太乐观
我讲一点,目前有哪个基金发行失败的?没有吧
唯一乐观的是,价格确实跌了蛮久,但是2001-05是跌了4年

2023-08-21 10:09

证券日报发表文章指出,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充分体现了稳定资本市场预期对于维护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意义。“活跃”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市场有效性,即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质量,而不是指提高二级市场交易的换手率,更不是指制造价格泡沫。对于违反信息披露规则、误导投资者,甚至从事欺诈上市、内幕交易、价格操纵的主体要依法严厉惩处。只有基础制度扎实完备,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才能真正发挥出来,并引导市场参与者按照市场需求和自身风险偏好买卖相关投资产品,形成真实的市场价格。这样,价值投资才能蔚然成风,才能有更多的投资者敢投、愿投,长线资金才愿意来、留得住。

政策底出现后,一般在三个月内会见到市场底。

信用底到了,就是市场底。信用底指标就是社融同比+环比出现拐点。

2023-08-21 14:22

信政策低的话,政策底是4000点。

2023-08-20 21:49

最重要的是全球大环境不一样了。以前是和老大同向,现在是老大想整死我们。

2023-08-20 17:00

什么底不底的,好像指数涨了就能赚钱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