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心理账户”效应在投资实践中的应用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5回复:4喜欢:25

“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是行为经济学中的经典概念之一,简单而言就是人们会把本质上相同数量、相同效用的钱,因为其获得来源或其他因素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心理价值评估,进而做出经济学定义上的非理性行为。

举例而言,人们对于自己辛苦挣来的钱,往往会比较珍惜,舍不得挥霍浪费。但如果是“中大奖”获得的意外之财,则愿意更愿意拿去冒险或者挥霍掉,而不觉得那么心疼。

在投资中,最常见的“心理账户”效应便是:不少人当自己的本金通过股票投资赚得钱后,偏好先把本金取出来,然后剩下来的“赚到的钱”再去炒股时候,即便亏了也没有那么心疼,用“赚到的钱”去炒股,往往更愿意“赌一把”,也就是经济学上说的“承担更多风险”。

在CFA中,“心理账户”被定义为Cognitive Bias,认知偏见,是需要被纠正的。

但笔者发现,在投资实践中,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合理应用“心理账户”带来的“行为偏差”,反而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

举例而言,笔者是低风险投资者,是典型的损失厌恶型。因此,在做投资时候,安全边际往往是我第一考虑的要素。格老捡烟头的风格比较适合我这种loss-aversion的性格。虽然,我也知道巴菲特在后期脱离了格老的风格,把低估值的重要性在投资中逐步降低,逐步形成了GARP(Growth at Reasonable Price)的风格(不严谨地说,也即是一个优质公司估值合理,同时有着非常好的成长前景,也可以买入持有)。但,自己的投资行为习惯想改变,没有那么容易。

同时,我也发现,自己爱人的风险厌恶程度远比自己要低,相比之下,她在心理上更适合GARP风格。于此同时,用她的账户进行股票投资时候,损益并不会直接体现在自己的账户里,那么,“心理账户”效应在这里非常好的完成了一个irrational的任务——虽然本质上这两个账户都是我在操作,且损益应合并计算归属于family;但mental account效应使得我在爱人账户中做股票投资时候,愿意承担更多的风险,因为一来她自己的风险偏好比我高,二来损益也不会直接在我自己的账户体现,所以我更少care她账户里的短期波动——两者结合起来,特别是后者带来的非理性“心理感受”偏差,让我在投资实践中,意外地在不同账户毫无心理波动地实现了不同的投资风格,承担着有差异的“风险水平”。

果然,经过时间的检验,同时进行两种投资风格的实践,给自己带来了额外的收益,也就是,在一段比较好的行情里,特别是一些优质股票即便估值不算便宜但依旧上涨的行情里,获得了比我自己低风险投资风格更好的回报。(当然,我相信在弱势市场中,更加注重安全边际的投资风格,会比GARP表现好一些)

最后,如果将时间窗口拉长到两三年的长度,我也发现自己的账户比自己操作的爱人账户总体收益率相对偏低一点。如果说不同的市场行情在长期中可以互相对冲不同投资风格差异带来的收益差异,那么,我认为长期中收益率差异的本质来源依旧很可能还是“心理账户”效应带来的——“爱人账户的损益不直接在我自己的账户体现,所以我更少care她账户里的短期波动”——这就带来了更低的交易频率,降低了不必要的摩擦成本。

啊哈,行为经济学确实是非常有意思的!它不但能够解释人们非理性行为的来源,如果仔细了解并加以合理应用,更可以在投资实践中收获意想不到的收益。

$中国平安(SH601318)$ $格力电器(SZ000651)$ $永辉超市(SH601933)$ 

@今日话题 @大视野蒋炜 @机器喵 

全部讨论

2017-12-17 09:37

赚的钱买成长股,自己的钱买烟蒂股。成长股波动较大,反正不是自己的钱,赔了也不怕,反而能拿住。

2017-12-16 19:59

有意思我爱人的账户也是在我手上统一操作,不过我的做法是把家庭的多账户看成了一个整体的基金的形式在操作。不过,对于老妈的账户主要是投入的女儿的一些红包和压岁钱,我在看待这个账户的时候,的确也是存在心理账户的因素,就是想尝试超长线持有的效果会如何,所以目前还是净买入,即使有些公司偏高估了,还是继续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