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夫闲人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1
请教一个问题,这次抄底泰格医药,这次判断也非常准确。但对跌幅也非常大且估值很低的长春高新和华东医药(医美+创新药,估值也不高),是如何看这两者?
感谢😊

热门回复

1、$华东医药(SZ000963)$ 没跌多少吧。$长春高新(SZ000661)$ 历史跌幅大,但反弹不佳,我觉得主要还是受了市值的影响。自由流通市值小的容易炒,长春高新自由流通市值可不低啊。
2、您的意思应该是从基本面看待这两个股票吧?其实华东医药、长春高新、丽珠集团我都买过,最后留下的是丽珠。我就说说我留下$丽珠集团(SZ000513)$的理由,然后接着做对比(当然说的不一定对,只是我个人看法)。丽珠的几个特点:(1)利润的80%用来分红回购,分红率3%以上。(2)在高分红情况下,账面一直维持100来亿的现金。(3)产品来看:消化道艾普拉唑独家产品、PPI质子泵抑制剂中的BIC;亮丙瑞林是全国含原研三家的高难制剂,在国际上也是一线用药;原料药是高端抗生素,出口占了一半;在研产品也基本是一线用药的高难制剂、主流靶点的创新药。
3、长春高新:挺冤枉的,如果晚几天公布一季报估计能涨不少……基本面角度而言,我觉得市场现在对长春高新一直有几个疑问:(1)感觉一时半会,长春高新其他产品替代不了生长激素,在相当长时间内,都会是一品独大情况。(2)生长激素是否滥用了?中国医药市场规模是全球的1/6,这是平均数;全球的生长激素销售额只有30多亿美金,按这个比例,中国应该在5亿美金左右,但实际销售额远不止这个数据;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有一部分孩子并不缺乏生长激素,但由于父母的身高焦虑,给孩子打生长激素了。(3)儿童出生率下降,以及现在儿童营养过剩,身高普遍偏高,是否会造成生长激素需求减弱。(4)生长激素的竞争格局是否会恶化,这两年集采鬼故事不断,风声鹤唳。(5)金磊的离婚,加上东北企业,加上还有房地产业务,让市场不信任长春高新。当然,正是以上忧虑,造成长春高新估值比较低,从我个人角度,我认为这个估值是低估的。
4、华东医药:(1)华东医药因为有商业,而且尽管利润不高(4亿多)但收入269亿,这导致无法很准确的观察华东医药的情况,比如丽珠,我可以从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经营现金流等方面观察企业动态,但华东就不行,因为它的报表被商业所覆盖了,你不知道它的医药业务具体是什么情况。(2)商业估值很低,比如港股国药控股一直是5、6倍PE,拖累了估值。(3)华东医药每年利润不错,分红少,应该累计存下不少钱,但每年都有1亿元左右的利息费用,财务费用都是正数,这几年赚的钱被转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商誉了。(4)华东医药在产品上,一个中药百令胶囊,加上利拉鲁肽、阿卡波糖,感觉都有些落伍,并非一线用药,其实这几年中美华东的利润已经不怎么增长了,核心产品持续受到挑战,感觉新品出来得先填坑、新产品不是在拓展业务、而是抢占老产品份额(比如司美格鲁肽出来抢占利拉鲁肽份额),这个感觉不是很好。(5)拓展医美业务,这个在牛市里,大幅拔高估值;但在熊市里,大家态度会不一样,觉得公司整体业务比较杂乱,不好估值,我看好医药就买纯医药、比如恒瑞;我看好医美我就去买爱美客。
以上是个人看法,供参考。

这是个试水的品种,因为丽珠一直想把微球产品线反攻回美国,所以报个相对简单的西曲瑞克走一遍流程,为其他产品出海探探路。

丽珠集团:关于公司药品注射用醋酸西曲瑞克获得美国FDA批准的公告
您能否解读一下?

靠百度来投资吗?作为拥有14亿人口,实质购买力第一的国家。医药市场规模只占世界的1/6,说出去都让人笑话。

中国医药规模是世界的1/6?营养过剩导致对生长激素需求降低?满纸荒唐言!打嘴炮谁不会呢

感谢非常专业的分享[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抱拳][抱拳][抱拳]
由于医药太专业,之前买了一些ETF,虽然在很低的位置,但还是亏了点钱。
买个股从丽珠开始,丽珠是从看到你的分享开始买了点,成本28左右,买得不多,但一直持有。后来开始买了个别中药股,买过科伦药业,科伦药业没拿住,最近又买了点康方生物。
感谢感谢😊

丽珠持有华东股权,成本3.98万,23年价值1366万,这个啥情况?

讨论已被 聪明的投资者zjr 删除

按照“国家药监局、观知海内咨询整理”中提到的(类似表述很多,您可以百度一下):
2017年至2021年全球制药市场的规模由12084亿美元增加至14012亿美元,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4747亿美元。
中国制药市场的规模由2017年的人民币14,304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人民币15,912亿元。预期2022年将达到16586亿元。

感谢分享[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