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排网专访临渊巷13号:“风”向与“坑”向 2024年的投资主线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回复:16喜欢:23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投资人,大家下午好!我是主持人洁茵。欢迎大家收看排排网2024独家对话栏目——《带你去有风的地方》。各大私募管理人和财经大V,做客排排网直播间,与我们回顾2023,展望2024。等风来,不如迎风去。

节目开始前,首先由我介绍一下今天的嘉宾,临渊巷13号,临大是雪球大V,私募学习多年,财经节目访谈嘉宾。擅长基本面选股、短线技术买卖。热点把握准,分仓避险,滚动复利。今天非常荣幸能邀请到临大做客排排网。

临大,跟投资者朋友们打声招呼吧~

私募排排网的投资者朋友们大家好,又见面了,龙年到了,在这里先给大家拜年了。祝大家龙年行大运,早日回本,早日辞旧迎新,账户日日添金,每天龙颜大悦!

主持人:临大在去年的9月份来过咱们排排网直播间,投资者们反响很热烈,所以这一次再次邀请临大做客排排网,与我们聊聊2024的投资风向。最近市场情绪较低迷,非常欢迎,像临大这样愿意在大众低迷时期出来发声的大V,来重振投资者们的投资信心。首先想请临大对2023年的整体行情做一个回顾。

临渊巷13号:2023年,我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个“纯交易市”,还是缺乏交易机会情况下的“纯交易市”。

缺乏机会,指的是你只要出手就被套,只要交易就亏损。但市场却处在频繁的交易中,突出的特点就是不管机构还是游资还是市场内的散户,大家一直在做概念炒作。概念就像一阵风,很难把握,但偏偏成为去年的任何时间段的主线,中特估是,人工智能是,后面的虚拟现实是,现在的中字头、脑接机仍旧是。

为什么说中特估是概念,你可以看到,中特估炒作的两个核心,第一个是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国家对这个概念的提法是估值太便宜了,而不是说他业绩优秀了,那说估值就好炒了,5倍的pe 炒到 10 倍,那就直接翻倍了,而不是让你去盯着他的业绩看,看看他的应收和利润能不能翻倍,其次不同行业的中字头概念一起炒作,核心逻辑线本身就是通过概念去串联的。

说到这里,大家有没有发现和现在的中字头炒作很相像,现在中字头的炒作逻辑,是市值管理,还是回到了估值方面。兜兜转转一圈回来了,为什么这样,就是我上次采访时候说的那样,市场没有机会,国家队需要这些大盘股来稳定指数,他自然就又被提了出来。但毕竟现在和上一次又不一样了,新的市场环境,一企一策政策的提出,市值的考核,如果能够制度化,那自然是对市场的长远发展有好处的。

那为什么 2023 年主线变成炒概念呢,而不是炒业绩或者其他的呢?

那是因为经济下行,业绩会被证伪,成长型企业最怕这个,本周市场连续大跌,大量的股票跌停,大家也可以看到,很多是和业绩雷有关,企业年报突然出现大面积的亏损,远远超乎大家的想象,在当下的弱势情况下,业绩雷效应直接被放大,个股纷纷跌停,股民情绪遭到很大打击。

反过来,我们可以看到 2024 年到现在的机会,你说市场是中特估也成,你说高股息,价值也对。但这个价值不是成长的价值,而是抛开了所以期待之后的价值。从这方面来说,现在的市场炒作逻辑是成立的。

我们看一下市场拉动的都是什么股票,煤炭,银行、保险等大金融、两桶油等,这些票的突出特点就是价值恒定,他不会说你市场好了,坏了,他业绩有很大的变化,他的业绩基本都是恒定的,每年涨幅多少也都千年不变。

2015 年供给侧改革后,这些行业,产能对应的就是需求,通过需求来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所以你看到煤炭,银行,两桶油这些,这类企业都非常的稳,每年挣的钱基本都在预期之内的,或者说大家对他们也不会有额外的预期,然后这些票股息有很高,现在反而成为避险状态下,资金的第一选择。

那其次成长型企业的问题也就出现在这里了,经济下行,大家感受到彻骨的寒意,那就会从心底里对所有东西都产生怀疑,以前这些成长型企业能保持快速的增长,但现在基本上大家不抱有希望了,问题更大的是,信心丧失后,你给大家画饼或者是实打实的送饼,大家也都不信了。以前成长型企业能保持40% 以上的增长,现在大家不觉得你还能有如此高的增长,或者说你现在有,不代表你后面就还有这样的增长,所以成长型企业就被抛弃了。

但偏偏成长型企业是这几年机构超配的核心,哪些是成长型企业,就是光伏、新能源车、半导体、军工、计算机等科技制造,也即赛道,指的是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对应的是偏价值周期的,包括大消费、大金融、大周期,指的是传统经济。

我们国家期待的也肯定是科技,计算机,半导体,光伏、新能源这些来做经济发展的主线,而不是传统经济,但现在市场偏偏是传统经济占主流,只希望,我们能通过有效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继续做引导,让经济回归主线,回到速降质增的长远规划当中去。

主持人:您对市场目前呈现出来的状态,是怎么看的呢?

临渊巷13号:我记得上一次做客访谈的时候,聊到下半年的行情和春节前的机会,特别提示大家最好是轻仓,空仓,或者就地卧倒,减少交易频率,保护好自己。

现在我还是这个观点,在当下经济下行,股市不振的环境下,继续提示大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

去年炒概念,炒出了一地鸡毛,连机构也苦不堪言。市场频繁的去炒概念,那一定是整个市场失去了避风港,在没有其他机会的情况才会去炒概念。概念炒作快速而凶猛,大家都深知其问题所在,所以长线资金一定是去找业绩的,找成长型的企业,享受企业业绩增长带来的股价增幅和分红。

那大家看看,去年哪里有机会,沪深300跌了11.38%,恒生指数跌了13.82%,沪深 300 指数都是在持续下跌的过程中又出现这么大的跌幅,指数都快腰斩了。这可是我们市场的优质资产,龙头。优质资产都不行了,你说市场哪里有机会?

以前来说,买点大票的指数,一般不会跌很多,但今年ETF,大票的ETF跌的也不比一般小票少,沪深300指数从去年年初到现在,跌幅扩大到了23%,这已经是从2021年跌40%的基础上,去年年底疫情放开做了一波反弹后再次下来的。同期中证1000跌了31%,那跌的更惨的是创业板创业板指同期跌了39%以上。

甚至你会发现这些指数,也不比个股跌的少,整体上来说去年买指数基金亏损也比较严重,买指数的思路现在看也是不对的,因为这个市场一直没有β的机会,阿尔法更没有。场内资金就是只是在不断的交易,在这个交易的过程中,其实大家都在不断的损失资金。流动性进一步被收割走了。

主持人:我们看到国家刚刚公布了上个月的PMI指数,临大你是如何看的?

临渊巷13号:平时我们关注比较多的就是PMI数据、CPI数据和M1数据。PMI方面1月制造业PMI为49.2%,从去年 3 月份开始基本都处在收缩的空间,尤其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等行业生产指数位于收缩区间,这都显示企业的生产活动在放缓。我们关注CPI主要是了解当下的消费状况,关注M1数据主要是看社融,说到M1,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2023年股市整体不行,客观的说确实是M1持续下跌的问题。12月M1同比增速为1.3%,与11月增速一致,是前年2月以来的低点。2023年M1增速整体呈下降态势,结合2023年四季度CPI持续同比负区间运行,制造业PMI在收缩区间,体现资金传导至实体存在一定滞塞,当前经济复苏仍然曲折,实体经济资金活跃程度有待提高。若这一趋势不改,M1增速可能还会继续下滑,那经济自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其实,我们说的这个经济下行,从公布的CPI、PMI数据上是能体现出来的,更多的大家自己也可以去体会,通过身边各行各行的现状去观察,去看看经济到底怎么样了?

我们常说股市反应的是预期的变化,那么 2024 年经济的好坏,股市已经提前告诉大家答案了,那就是经济还没有到底,区别就是我们信不信,和我们期待的转折会在什么时候到来。

主持人:从去年7月开始,利好政策频出,但市场没有反应出来,这点临大你怎可看待?

临渊巷13号:去年,7 月 24 日,“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口号出来后,市场失守最后的3000 点,一路下行到此前的 2724 点,这期间,个股跌幅巨大。现在最新的提法是,“以投资者为本”,旗帜鲜明地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现在上面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市场上我们有2.2亿投资者,投资者是资本市场资金的首要来源,同时,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规模占总人口比例相当高,投资者的利益关乎国民福祉。

说实在的,国家各部门都在鼓励消费,但资本市场不好,大家都巨亏或者深度套牢,那何谈的消费,就像有网友表示,一线城市房地产是放开了,但没钱买了啊。

这里围绕“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和“以投资者为本”的提法,伴随的是证监会去年 8 月11条救市政策和两降两规范举措,我们看到印花税降低了,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降低了,指数基金注册条件放宽了,减持被限制了,IPO实质上已经暂缓了,但市场还是继续下跌,然后国新资本成立,国家队买入ETF 指数,再到上周末的,限售股出借暂停,转融通T+1 等,但现在的行情是骑虎难下,中字头,大金融,两桶油,权重,想拖着指数或拉动指数,上证在上涨,但创业板和市场的小票在暴跌,继续创新低,剪刀差的结果就是指数又被拽了回来。现在市场的表现,整体上也意味着各种政策带来的治疗作用并没有起到想要的效果。

保护投资者,期望是好的,但过去30年,股民在市场的损失却是实打实的,几次熊市,2010-2014年一度熊了5年,2015年-2016年的熊市,仅仅3个月时间,市场一半的股票跌幅50%,大量的爆仓。2018年人均亏损9.97万元,2022年平均亏损7.87万, 2023年,上半年有TMT的行情,人均还亏6.22万,最后看下机构的表现就知道了,年底清盘的公募基金数量,260 支,创下近五年历史新高。连ETF的清盘数量都创纪录,这说明投资指数都不行了。

现在市场还有2176只私募产品的单位净值低于0.8元的传统预警线,有1139只私募产品的单位净值已经低于传统的清盘线0.7元,这些现在都在不断的被迫斩仓、降低仓位或者清盘过程中,互相踩踏下,更增加了市场的恐惧感。

现在政策是好的,但还是那句话,需要考核,需要形成合力,不能说股民希望停止IPO,证监会在放缓IPO,一些省份却把每年新增上市公司的数量作为政绩,不能说这边几个部门还在想办法救市,那边就严厉监管,直接把涨的最好的游戏给带崩了。然后就是考核,政策提了很多,但应该就像现在的一企一策一样,把所有的提出的口号最终都做成kpi,要有监管,要有落实,要有追责,这样才不会是空话,套话,股市才能长治久安的好下去。

主持人:那你判断现在市场到底了吗?

临渊巷13号:这个问题经常有人问道,就是都跌这么惨了,是到底了吗?

到没到底,或者说怎么看接下来的行情,那股市已经回答大家的问题了。这个事情不用怀疑的。股市就是前瞻性的,股市已经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不是说你判断经济有底,然后再判断股市有底,而是说股市已经告诉我们,经济还没有到底呢。

其实就是这样,尤其是核心资产在跌,这个你于其去做一些主观的判断,不如你先把这个作为交易操作的一个大前提。至少市场反应经济形势还不会好。

核心资产的这种跌法,我们是拿一个高点去说他跌了多少,但你要看当下的行情,你就得看沪深300这些票的走势,你不能去看一些微盘股,这些微盘股目前还有些局部的结构性的机会,有一些活跃性和流动性的机会,但是主流的标的里面其实一直没有什么机会,那我们可以看下市场目前现存的这些资金,从去年到现在,这些大资金,这是因为他们在主流的板块里已经找不到机会了,所以只能去这些概念,在这些微盘股中去寻找一些机会,做一些收割流动性的事情。

除了大资金,市场内还有一些其他资金,还有些产品他也有一些考核的要求,他又找不到地方,所以他们就一起找一些小盘股,微盘股去做。这些收割流动性的交易对整个市场来说就是饮鸩止渴,只会引导市场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向下,最后就是机构也开始面临赎回的压力,被迫出清,指数不断的向下,所有的支撑都不复存在。

这就是典型的熊市,熊市典型的特征就是人越多的地方跌的越狠,他已经和基本面没什么关系了,或者关系不大,但主要表现就是人越扎堆的板块和个股一定是跌的越狠的。

比如说茅台,基本面也不错,还刚刚两款产品提了价,每年除去税收外,至少带来50亿以上的净利润,但基本面没出问题,只是大家预期不好了,所以他也跌,跌了不少,那些基本面有瑕疵的,人又扎堆,就会跌很多很多。

还有像宁德时代,不能因为昨天一根大阳线就改观了,在这根大阳线之前,宁德时代已经跌到了140了,从高点382点下来,跌了63%,宁德时代是创业板之锚,宁德时代跌,那创业板不断的创新低就见怪不怪了。新能源行业预期转差,宁德时代人又特别多,所以有时候就算是业绩很好,那股价也是跌个不停。熊市特征人越多的地方跌的越狠,所以2024年你要说一个方向,也可以去这么理解。

当然现在大家又开始去扎堆高股息的方向,这里也不是说不对,主要还是看投资逻辑的变化,要看下当前的投资逻辑。股市预期经济不好,那他是这个走势,那他接下来如果说判断经济好了,预期没那么悲观了,那他选股和投资的逻辑也会发生变化。

现在开年的市场表现就给人一种感觉,市场崩了,砸锅卖铁了,该洗洗睡了,一开年就疯狂的下跌,然后就是去工农中建直接避险,可能有很多人认为经济,会比预想中的还要差。

主持人:请临大与我们做一个当下的市场和历史中的熊市的对比。

临渊巷13号:上周和机构一块讨论,我们也谈了下现在的情况和历史上的情况的区别,看看有没有可以参考的地方。

先说2008年的熊市和2010年到2013年的阴跌,2008年市场下跌的特点是跌幅非常快,和2015年的除配资差不多。2008年的问题是美国次贷危机造成全球市场的风险和大跌,其实2007年次贷危机就爆发了,但这时候美国那边是震中,我们只是处在边缘,我们处在隔岸观火的一方,甚至我们当时是指数还在不断的创新高。经济火热,还需要通过加息来控制通胀,这点和美国现在正好反过来了。

后面的大跌,大家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知道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聪明点的自己早跑了,不聪明的资金或者机构一跌起来就也学乖了,就是不断的跑就对了,所以市场下跌的原因大家非常清楚,也都不抱有幻想,那市场就快速的从6124 跌到了 1664,接近 7 成的市值跌没有了。

2010-2013年中间的黑暗时期,虽然黑暗,但还是有一些结构性的机会,当时是互联网+时代,苹果产业链时代,当时的歌尔股份立讯精密等还是走出了连续4年的牛市,股价翻了3倍不止。当时就是指数持续下跌,年线年年下跌,很难看,但还是有机构性的行情存在,围绕互联网+和苹果产业链还是不少人赚到了钱的。

2015年的股灾可以说分为3个阶段,从5178点下跌到3373点,在国家队在底部注入巨量流动性救市后,上证指数企稳了1个月,然后股灾2.0,7个交易日,市场从4000点最低跌到2850点。然后央行宣布降息降准,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系统注入资金,大盘止跌。最后一波,是秋季反弹后,然后2016年也是元旦之后,大盘再次下跌,21个交易日从3539点跌到2638点。这也是A股最著名的熔断股灾,在元旦假日回来的第一个交易日直接测试了熔断,开市后的2天时间里,市场发生了4次熔断,其中两次触发了5%的熔断阀值,两次触发7%的熔断阀值,导致两次提前休市。当时就出现了一天交易15分钟不到就大盘停盘的事情,整个市场多达两位数天数的千股跌停,千股停牌,满目疮痍。管理层不得不连夜叫停熔断机制,熔断机制仅仅持续了4天。

2015年的这波股灾,特点也是快速的下行,清理配资,杠杆资金爆仓,特别的快,快到你反应不急,也没有特别好的应对措施。当时加上股指期货推出,加大了A股市场暴涨暴跌的机制,成为做空力量的工具。市场很快一半的股票跌幅50%。该爆仓的基本都爆仓了,场内账户资金500万以上的个人账户三个月的时间消失了十万人, 10-50万账户更是减少70万人。

2018年是中美贸易摩擦,人民币汇率走低,港股大跌后,加上金融监管,供给侧改革推升中游制造业成本,去杠杆引发流动性危机和引发企业债务危机,最后全年沪指下跌24.59%,深成指下跌34.42%。市值减少14.45万亿,人均亏损9.97万元。里面标志性的事件就包括了中兴通讯被制裁。8个跌停,瞬间跌幅63%,这点和这两天的医药药明康德倒是比较想象。

然后2019年也是年初就开始,央行10天内连续两次下调准备金各0.5个百分点,政策上2018年的去杠杆,调结构变成了2019年的稳增长,“六稳”成为政府新一年的经济工作主线。带来了2019年的行情。

2019年,最火的词是“拥抱核心资产”,以白酒、医药等龙头品种为代表的大消费板块,以及以芯片、消费等电子品种为代表的科技板块,都凸显出了A股核心资产的本色。

上半年,大消费板块的龙头品种,如贵州茅台五粮液恒瑞医药等,成为资金抱团的主要对象;三季度,随着5G基站建设的发力,沪电股份生益科技等科技股,开始逐步取代大消费板块个股,成为受市场认可的新核心资产;四季度,科技股内部开始轮动,消费电子板块走上前台,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个股获得资金青睐。最终,大盘逆转,全年涨幅22.3%,创业板上涨43.79%,冠绝全球,贵州茅台翻倍,股价涨破千元,市值超过贵州省GDP。

2018年指数最终单边下行,逐级下跌,走出了完整的熊市5浪,当时2700点到2400点之间的下跌最为凶狠,熊市尾部的杀跌很是令人印象深刻。但2019 年的反转也是比较给力。

对比历史上的几次熊市,其实和我们现在对比,基本也很少近似,历史上的每次熊市,都是快跌,急跌,很多时候利空都比较明牌,资金有出逃的机会,但现在的熊市,持续的阴跌,杀跌的力度堪比2018 年,持续性的绝望像 2011-2013 年,但最终,市场在资金出清后,还是会迎来回归。

这次的行情,救市的口号很多,但托底开始不够坚决,错过了很好的救市时机。不过这次反倒是很多很好的口号,保护投资者,提高资本市场的回报等提法,都是比较好的,也是希望当下的政策能够真正的形成制度,让市场成为长期向上的市场。

主持人:今天的主题是有风,就正如主题一样,您觉得2024年市场风向在哪呢?2024 年的市场机会有哪些呢?

临渊巷13号:我觉得要从国际宏观环境和我们自己的环境来一起看:

过去一年,全球股市大多创下了历史新高,纳指涨了43.42%,日经涨了27.96%,德国DEX涨了19.19%,连陷入俄乌战争的俄罗斯IRTS都涨了12.00%。我们的指数却连年下跌,沪深 300,创业板都已经是罕见的年线三连阴,甚至四连阴了。

那如果说判断明年的机会,先从大的国际局势来判断,其实这一波的下跌,从月线上我们能够看到,从2022年初就开始下跌了,202年初到2022年4月底的一波熊市,上证指数跌幅超过了21%。下跌的主要原因就是俄乌战争带来的边缘政治危机和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

俄乌战争让资金尤其是国际大资金需要寻求避险的板块和资产,美联储的11次加息,直接把利率从0.00%~0.25%推升到了5.25%至5.5%,都对国际市场造成了巨大影响。对于美国来说,是高通胀,然后通过持续性加息抑制通胀,本质上还是在化解疫情三年对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冲击,不过这期间美国经济的持续性强劲,失业率持续走低,都对加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去年10月,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升至5%以上,美国十年国债是全球资产定价之锚,号称无风险套利利率,安全资金的避风港。美债价格的飙升,美元走强,人民币的汇率也跌破了7.32,伴随的就是北向资金持续性流出,主力资金持续性流出,指数彻底失守。

这是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其实主要还是内需不足,经济下行的问题。不管是外部问题还是内部问题,其实都是三年疫情带来的影响,对我们来说,疫情三年也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消费结构,叠加房地产下行,地方债危机,市场已经疲弱不堪。

那 2024 年面临的问题就是美国的大选和美联储的降息问题,美国降息带来的全球性经济的新的变化,资金会不会再次流入中国,实际上,外资的流出在2021 年就持续开始了,从中概股的走势大家就能看到,2021 年中概股指数1006 点,2022 年底跌到了 246 点,跌幅 75%,也是非常惨烈。

最近也看到一个观点,就是如果美联储停止加息,开始降息,那跑掉的资金会不会再次回来呢?

这个问题很好,有个说法,资产的价格并不取决于资产的价值,更多取决于资产的反面,负债的水平。资产的价格更多是流动性推动的,资产的流动性更多来源于所有人的负债,如果我们只是用劳动创造财富,那效率就很低,如果我们能通过负债来创造财富,那效率就会大幅的提升。从外资的角度来讲,他们希望去到的地方是正在加杠杆的地方,所有的部门加杠杆,包括政府,企业,个人,最好都加杠杆,这时你别管资产的价值怎么样,那资产的价格一定会大幅上涨。

作为A股来,我们的价值确实已经非常低了,沪深300的票已经非常优质了,但所有部门不能加杠杆啊,没有人能加杠杆就意味着没有更多看好的资金流入,那么在你去杠杆的过程中,许多别的国家在加杠杆啊,那资金自然就会去加杠杆的地方,流动性的来源,我们流动性来源主要是地产,通过房地产来放水,带动整个链条,为银行创造信贷,然后一点点把初始的资本,变得非常庞大,每个部门都通过地产来加杠杆,增加流动性,但现在地产这里起不来,M1起不来,那股票自然就上不去,那就算降息了,外资能否流入就也会存疑。

所以最终还是需要积极的政策去引导,提高资金转化融通的效率,针对房地产“三大工程”、地方政府化债,进一步推进结构性金融、财政工具。另一方面也需要一定程度的降息降准,总量宽松,引导实体经济融资的实际利率进一步下降。

这里的核心其实还是房地产,房地产的问题,在没有看到转机之前,他肯定是会一直拖累GDP的,房地产产业链占了市场30%以上的体量,政策一直在维稳和促进房地产的发展,但我们要看到真正的效果。现在广州、上海放开了,国家也说了要死保房地产的融资,除了房地产外,还涉及三大工程中的其他两个,平急两用工程、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房建设,以租代售,建房出租,其实还是在托房地产。

这就是我们要观察的,去观察身边社会各个领域的经济现状,关于身边的就业状况,消费状况、出口状况等等这些,大家能切身感受到的,你能感受到没有转机,还有就是大家担心的包括人口问题,房地产问题,地方债问题,经济增长的问题,有些是长期的,有些是短期的,从某个方面来说,这个时候特别缺乏信心,需要国家去托一托,但三季度和四季度我们看到出了很多口号,但并没有效果,至少从四季度来看没有见效,没有扭转当下的局面。

以前大力度的干预过,发现这个事情不成立,今年是开过经济会议之后,大家就明白了,市场反应也给了大家很好的注释,没有强力的救市,至少现在还没有,需要等市场彻底的出清。

另一方面,要看下一月份的社融和信贷看看怎么样,此前央行会议吹风,让信贷不要集中在一月份,做好前置,但总得还要看下一月份的货币情况,流动性情况。然后看下春季开工情况,以前常说,春季躁动,看看去年财政方面的投入,特别国债的投入,在春节的开工情况和对经济的影响情况。

主持人:操作方面的建议有哪些?

临渊巷13号:操作方面,上周和我师傅聊天,我说你如果让你判断下底部在哪里,你怎么判断?或者在一些机构严重,多少点是底。我师傅的回答是:“怎么判断,我们都根本没有判断,只能说怎么应对下跌”。

大家可以做个参考。就是说如果说判断底部的话,大家谁都没法判断,说能判断的也都是主观意见,我们能做的都是怎么去应对下跌。

比较稳妥点的做法是根据大盘的下跌情况去加仓,说一些机构应对下跌的措施就是加点ETF,每下跌100点,持仓加5%,到现在可能整体的仓位控制在40%左右。大家可以对照看下自己这波持仓和加仓的位置。他如果说最后还是继续跌的话,你也是完全无法判断的,也是只能通过仓位来控制风险,这是没办法的事,也是相对比较好的应对措施吧。

主持人:您看好哪些板块呢?

临渊巷13号:这么说吧,目前来看,机会还是在避险的品种里面。这里主要就是价值股。

上一次访谈给大家说的三个股,长江电力、大秦铁路和中国移动,像长江电力都是连续20 年的牛股,这支股的股息率接近 4%,但你看他分红的比列,2022 年分红比例是 94%,几乎把赚到的钱全分红股民和股东了。最近我们提国企的市值管理,让加大回购和分红,那分红这块就学学长江电力,茅台才分红50%,长江电力都接近全部分了。那股价的走强就有他走强的道理。其实很多企业,尤其是现金流的企业,账上留着现金有什么用啊,拿出来分了回报股民不就得了,为什么非要只分一半呢?

说到价值股,价值股这里主要就是银行保险、煤炭,铁路公路,港口、两桶油等,煤炭,工农中建交这些,都属于防御的板块,主要是防御,元旦之后,大家也能看到,所有进攻性的行业都在跌,包括消费。

防御主要就是上游的,因为供给侧改革后,他商业模式比较固定,盈利比较稳定,主要就是防御加上股息,涨的很好。

银行,煤炭,这些商业模式比较稳定的,铁路,港口,他虽然是周期,但商业模式和盈利分红也比较稳定。所谓的防御和进攻,有些很大的因素,就是之前的投资者对他期待有多高,现在都把这个期待给打了下来。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比如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这些都不断创新高,为什么招商银行就从50多跌到了24了呢?这就是商业模式还是有区别的,招行里面的人太多,里面人对他业务模式还是有期待的,但农行交行这些体量很大,估值比较低的,大家也不会有很大预期的,也没多少人看好他们,现在因为没有期待可杀,所以反而被一些资金给打到了新高了。

现在,节后涨的多的就是银行和煤炭,两桶油,水电和运营商等,高股息的也很明显了,有点抱团避险,像中特估,但中特估范畴更大点。

现在主要就是防御,你要说除了防御之外,还看好哪些?我只能说科技,消费电子,数据要素这些是很值得观察的,尤其是在最近暴跌之后。

为什么?因为科技代表发展的方向,不能说就这样没戏了,不能就这样大家都洗洗睡了。受到打压,制裁很正常,技不如人的时候就是容易受人所制,这时候正是自主创新,国产替代奋发图强的时候。去年年底的科技行情,不就是华为手机和华为汽车带来的吗?

就说人工智能这块,英伟达Meta不断的创新高,壮丽七姐妹过去一年都是两位数的涨幅,英伟达去年涨 2.4 倍,今年开过年又涨了20%,人工智能不是纯题材的东西,至少在美国那边是实实在在的东西。美国那边的很多研究,非常充分,非常有效,就比如英伟达的事情挖完了,后面就等着兑现了,或者再看看新的变化。

我们不一样,我们经常是在跟风炒作,行业好的时候就一直涨,行业不好的时候,哪怕有利好被大家看到了,大家也宁愿不买,他没有说股价充分反应悲观预期,就不跌了,他只是继续没人买,然后股价就继续往下跌。即便现在大家都看到行业不咋地,或者有空到底也没用。

我们的股市他不反应好转,他只反应行业的利空。对于我们来说,科技这块仍旧需要重视,尤其是华为鸿蒙方面,现在已经有非常大的变化,华为手机带来了去年四季度的消费电子行情,今年华为手机预计销售翻倍,加上制裁和后面具体的应对,我们可以先做观察。当然消费电子的后续机会在增量市场,新技术引发的革命和增量市场,不能还是在存量市场里大家你卷我卷。

临渊巷13号:其实市场跌到这个位置,也没什么坑不坑了,说坑都是坑,说机会也都是机会。

暂时就是利好看价值股,坑的话机构,扎堆的票暂时还是回避,小市值的票暂时回避,业绩有雷的票注意回避。

比如短线看,光伏板块,跌幅够深,但整体还是没啥新东西,最近炒作的也只是户储,炒的还是逆变器这些,锂电池也没有什么利好。锂电池现在可以说是最差的时候了,一问大家都知道,没人看好,只是因为大家仓位太多,很难出清。利空大家都很清楚,供大于求,渗透率已经超过了36%,年底又开始降价,继续压低利润空间等,一大堆利空,因为此前跌,是暴跌,现在也一直跌。这块后面的机会其实还在出口,需要看看整体的出口状况再说。

另外整体来说,就是所有有预期的板块,要谨慎去配置。需要等到右侧机会出来再配置,因为暂时来看,市场还是觉得先不要有预期,甚至说不要有任何的预期。

成长股和价值股最大的区别就是,成长需要发展,需要增长,需要有新的拓展,价值他家底就摆在这里了,他每年创造的现金流,创造的利润都摆在这里了,也看不到其他的波动,至少不会有太高的预期。

现在就是我只要看得见摸得着的,一清二楚,不要有任何美好的想象和判断在里面,你说什么我都不听,你说明年增长20%,增长30%,给我讲明后年的业绩,我都不信,这就是进攻和防御。

有些人把医药归于价值,其实不是的,老龄化当时是个长期概念,美元降息,流动性宽松,借贷会节约成本,创新药特别吃钱,这些逻辑都是成立的,但医药其实不能归在防御性板块里,医药和经济相关性比较弱,机构也喜欢配置,尤其是创新药这块,但现在看,美国大选这次选择药明康德下手,那很容易给大家留下新的心里阴影。现在医药股里面还是有一批人,他们想象明年就算经济再差,他还是有20%的增长在的,这一批人还在杀,已经被杀了一波,现在又在继续杀跌。

配置方面,也要多样化,来保护好自己,目前看,沪深300的ETF,持续有国家队大资金进场,那其实可以跟着大资金的思路去做一下,至少放大时间周期,这个位置,在沪深300指数跌幅已经超过45%的情况下,还是不需要恐慌的。

当然,我们现在肯定是越跌越乐观的,当下需要紧盯的标的其实就还是沪深300 里面的核心资产表现,当前沪深300在调整空间上已接近历史均值水平,本轮沪深300下跌已持续35个月,最大跌幅达46%。A股估值水平也与历史大底时已经较为接近,全部A股PE、PB滚动三年分位数均已降至0%附近。

我们要关注M1 数据,密切跟踪资金面和基本面变化的节奏,关注稳增长相关政策的具体措施落地,尤其是“三大工程”及其配套政策的落地见效。

从我们的希望来说,就是希望提出的口号能够都在后面制度化,同时应该也有KPI 去进行考。既然把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和保护投资者提到如此高的高度,那各部门就要注意协同发力,不能打局部战役,甚至还有拖后腿的。现在就是政策托底,流动性宽松刺激,限制资金做空,鼓励做多,国家队长线资金进场引导,相信一定能打赢这场保护战。

往期回顾:

排排网专访临渊巷13号:如何把握2023年市场的投资主线和热门概念?

排排网专访临渊巷13号:如何把握2023年市场的投资主线和热门概念?

结尾:

好的,今天跟临大交流了非常多,感谢临大的倾情分享,本场对话下来,对于2024年有风的地方,到底在哪里,想必观众投资者们也是有所确定了。本次直播访谈结束半小时后,会有回放视频供大家再观看,那本期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

本次直播访谈内容,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任何明示、暗示的推荐、预测或保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讨论

临渊巷13号02-02 09:53

整理了下访谈实录,给大家看看

临渊巷13号02-15 12:23

成才和价值都可以,现在是大家不太相信成长,更愿意选择价值,还得是供给侧改革那种无风险的价值行业。

全部讨论

02-02 09:53

整理了下访谈实录,给大家看看

02-02 11:14

难道必须30%+才是成长股?大于经济增速不就应该是成长股吗,叠加分红率大于国债利率,这不就是好企业吗,天天做梦30%成长这样的成长能持续几年,3-5年下来再杀估值,这叫什么成长

02-02 11:17

谢谢临大

02-02 10:38

拜读了,非常精彩!谢谢帅帅的临大!

主持和嘉宾都很会啊,敏感话题一句不说

02-05 09:39

临大好帅

02-02 23:14

老师辛苦了!

02-02 14:54

谢谢临大的归纳总结

02-02 14:22

谢谢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