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10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1

房价增长的简单计算公式:房价增速=GDP增速+通货膨胀速度。

九边在《年轻人选城市就是二次投胎》总结的3大城市原则:1、过去一两百年繁荣的城市,未来一两百年大概率持续繁荣;2、全世界70%的经济集中在沿海100公里以内,这个比例在工业革命之后一直维持稳定;3、城市普通老百姓的富有程度,往往和聚集程度强相关,跟民营企业规模正相关。结合这3个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城市买房,未来大概率跑赢GDP增速和通胀

对自己不要要求太高,我们不需要有很多聪明的决策,每年有1个好的点子,就已经很不错了,其余时间多看多阅读、多思考,总会有好的思想出来的。

翻译:如果你是个稍具常识的投资者,能够找出5-10家股价合理、并且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公司,就没必要分散化投资。找不出来可以用指数基金代替。

另外,在出现确切的因素,证明公司的绝对经营结果(ROE水平)已经恶化时,不要用相对经营水平(摘录中所说“比起对手,我们还算好的”)去欺骗自己。要跟绝对标准对比(比如20%的ROE水平),才能知道公司竞争优势真实发生的事情,然后尽量理性做出自己的判断

我想把“对成本控制的强调”先提出来,告诉大家,巴菲特非常看重这一点。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巴菲特最喜欢的公司,有相当一部分——GEICO、内布拉斯家具城、波仙珠宝——就是靠高效的运营、成本的控制来实现高ROE的

所以,我们分析一家公司竞争优势的时候,尝试把成本的控制跟对手比一比,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翻译:投资的秘诀在于:找到有竞争优势、管理层诚实且有能力的公司,在合理的价格买入,从那以后,你只需要关注这两个点(竞争优势、管理层)的变化,就行了。这应该是巴菲特第一次,清楚地、没有隐喻地把关于成功投资的看法端出来,我希望自己能够记清楚、坚守这一做法,不要被行业前景、市场空间等因素所混淆了主线。

但是,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巴菲特对短期内的“business activity”(企业行为)表示不清楚,而是基于对“long-term business prospects”(公司的长期前景),去做出投资决策。

第一,我们只投资能理解的公司,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是相对简单的,生意特征也比较稳定。

“集中投资的本质,可以简述如下:

选择为数不多的、可以在长期,提供超越平均回报的公司,将你的大部分资金,集中投在这些公司上。无视股市短期的涨跌波动,坚毅忍耐,持股不动

选择那些长期表现优良和管理层稳定的公司,这种稳定性,有较大的概率,预示着这些公司,未来会重复他们过去的表现。

芒格说,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人,你要在思维中具备多学科的思维路径……如果你不明白心理学,你就永远不会对投资满意。如果你不明白统计概率,你就不懂如何优化投资组合。在你没有明白复杂适应性系统之前,你可能永远不会意识到预测市场的愚蠢。

心理学对于投资,我认为有两个点,是最有用的。

第一个,人的决策,是不理性的,尤其是在面临金钱时

第二个,我们对于损失的厌恶,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

但是,但凡涉及到主观意志,说得宽泛一点,涉及到生命的事情,你会发现,预测就变成了一件难事。这时候,我们就面临了这个,叫复杂性适应系统的东西,他的特点就是:不可预测。比如股市,就是典型的复杂性适应系统

拿经济学来举例,传统经济学,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是供给和需求曲线。这是自上而下的视角,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是完美的、可量化的,连最终的关系,都会趋向于某种平衡,比如供需平衡。但人们会发现,这种视角,经常会出一些问题。后来,有一个经济学派,叫奥地利学派,他们认为,经济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构成的,每个人的行为,才是应该分析的东西

当然,你的买入价格、买入节奏,这些我认为,是可以反思的。这也是最近这段时间,很多读者发现我讲的“控制买入节奏”有道理的原因。

通常而言,集中投资的方式会伴随波动,但巴菲特是如何设法避免波动的呢?首先,可能他持有的股票,具有不同的风格。另一种更可能的解释是,巴菲特以认真且自律的方式,仅投资那些价格大大低于内在价值的股票,这大幅降低了股价继续向下的风险,留给合伙公司的,都是向上的趋势。

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比如最近我看一本书,大卫史文森《个人投资的制胜之道》。

这本书,传递的核心理念,就是应该从大类资产配置开始,将钱分散到国内、国外股票、房地产等多种资产中。而且,需要在资产市值变化,造成结构变化时,进行相应比例的调节。另一种方式,是自下而上的,大多传统的价值投资者,就是这样做的。

第一,人是不理性的,尤其是在面对金钱波动的时候;第二,股价是由人的买入卖出决定的,既然人不理性,股价也就很难说保持了理性;第三,股价波动和人的不理性,会相互推波助澜,造成更大的波动和不理性;第四,所以,如果你基于股价的走势(这是感性的东西),做出对公司的判断(这是要理性的东西),那十有八九要出错;第五,要想赚钱,有三个事情要做:1、盯住理性的东西,也就是你不看股价时,对一家公司的评估;2、忽略感性的东西,也就是股价;3、当股价让你觉得“这便宜不占白不占”的时候,占这个便宜,但时刻警惕,记得你有可能会判断错误

关于股价和公司净利润之间的关系……持股期3年,相关系数0.13-0.36(0.36意味着36%的价格变动,可以由利润的变动解释);持股期18年,相关系数0.688.

第三,看一些投资心态类的书籍,下面这本霍华德·马克思《投资最重要的事》就是很好的选择。

芒格说:“如果你正在考虑购买的新标的,并不比你已经了解的更好,就说明它没有达到你的门槛,仅这一条标准,就可以淘汰掉你所见到的99%的候选对象。

再比如,一旦一家公司达不到我的选股标准、并且看起来改善可能性不大,我会马上制定卖出的计划。 这里要说一下,之所以不是马上卖出、不论价格,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我的水平有限,不能百分百确认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相反事实是,从过去来看,我经常出错。

在观察了2560只股票基金之后,晨星的研究发现,以10年为期,相较于换手率高于100%的基金,换手率低于20%的基金,回报高出14个百分点。

一个一定成立的结论是:只要你的正确概率不是100%,那就一定是“做多错多”。

理论上来讲,在不考虑市场情绪变化前提下,你在一家公司身上能获得收益的年化收益率,就等于这家公司自由现金流的增长比率。

折现率反映的,只是你对多高的收益率满意,而安全边际则反映的是:这种预期实现的概率有多大。 换句话说,如果你希望自己获得15%的年化收益率,那就该把折现率定为15%。在此基础上,如果当下的价格,100%地可以实现15%的比率,那就不需要安全边际。

这段话,可以看做巴菲特对于ROE的要求,即“钱给你了,但你要赚15%回来”。

米勒说:“我认为很多接触科技股的人,都有一种错误的思维,他们认为高科技非常难懂,所以,他们也不试图去弄懂,他们心中,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

“不懂不做”,这没有问题,但如果连“尝试去懂”都不愿意,那就是打着能力圈的大旗,给自己的“不好奇”或者固执,找借口了。

芒格说:“人类并没有被赋予在任何时候,了解任何事情的天赋,但那些努力工作、寻找和筛选错误定价背后,下注机会的人,偶尔会发现一个机会。当世界提供这样的机会时,聪明的人会下重注,当胜算很大时,他们会下大注,在其他时候,他们不会这样,就是这么简单。”

相比于其他方面的行为,我们在做财务决策时,更具感情色彩、更不符合逻辑。

人们趋向于对坏消息反应过度,而对好消息反应迟缓,如果短期财报不佳,投资者典型的反应是莽撞的、不加思考的过度反应,这不可避免地会对股价造成影响。

这也是我们投资时,可以参考的方式,当觉得很恐惧或者很贪婪的时候,试图告诉自己:我现在觉得很怕/很兴奋,这是我的情绪,没什么大不了的。等到你觉得自己差不多,适应了这种情绪,再请你的理智回来,好好商量一下:我现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

巴菲特说:“对于思考和改变,这样的话题,真的存在不可思议的抗拒,我曾经引用过罗素的一句话:多数人宁愿去死,也不愿思考。很多人都是这样。”

交易价格,是投资这件事里面,唯一一个完全由你自己说了算的因素,不要把自己能控制的唯一一个因素,轻轻松松就交了出去,再说一遍,这是唯一一个。

长期来看,低Pe价值型股票不仅优于高价格成长型股票,而且年复合收益率持续高出市场指数两个百分点之上,因此,投资者应该坚持投资于价值型加权指数基金。

尤其是,指数基金本身反映的就是股市的情况,在你想买的公司股价出现机会时,有一定概率,指数也跌了一段时间。

所以,表面上看,拿着一堆现金,等那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机会,看起来傻傻的,但我再提醒一遍读者:我们要的是赚钱,而不是一直看起来都很聪明。根据我过去的经验,一个投资机会平均等2-3年,这3年中,就算你全额吃到指数的涨幅,大概率也不过20%-30%的收益率,但对于单个投资机会来说,也就是两个跌/涨停的事儿。

而且,我连定期的理财产品都很少买,因为那不到1个点的收益率差异,比起潜在的投资机会,就更不值一提了。

总之,等待,是投资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很不容易,但是很值得

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越高,规模经济效益越好。如互联网公司

服务器、存储器等是互联网公司的重要固定成本,他们的经济属性,和钢铁厂的高炉没有两样。

苹果公司有数以百万级的APP,新增一个爱奇艺,并不消耗苹果任何资源,却给苹果带来新的收入,即爱奇艺支付的平台使用费。你把微信的“小程序”,看做IOS系统中的APP,就是一样的道理。

网络的价值,随用户数呈指数增长,这就是梅特卡夫定理,公式是:V=K · N²。但是,并不是所有互联网公司都有梅特卡夫效应,这个某种程度上互联网公司独有的效应,产生于用户间的活跃互动。如果是不同类型用户间的交互,所产生的价值,叫双边市场效应,比如淘宝,互动只在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进行,供应商之间、消费者之间,可能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对双边市场效应,平台的价值,是两方数量的乘积,公式是:V=K · M · N

对于双边市场效应,更像我们平时说的“平台”,一边是商家,一边是消费者,平台从中撮合、提供增值服务。

电商一般不敢收消费者的佣金,只能压供应商的价,但由于采购批量小,议价能力弱,经常出现买价和售价倒挂,导致亏损。电商不具备梅特卡夫效应,双边市场效应也很微弱,其本质和传统零售商相同,要从商品的性价比,和客户的购物体验两个维度展开分析。

互联网公司要害是壁垒,而非规模。:技术才是核心,他举了苹果谷歌的例子。

网络价值,本身就是护城河。

再说的具体点,只有“自加强”的模式,本身才是护城河,这观点有点微妙,我要展开讲讲

不妨想想,强大、知名如阿里、滴滴、美团,都在新的冲击面前,显得有些单薄,其他那些所谓“平台公司”,有几个能挡得住外界的虎狼之士?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你只要不做那些错误的事情,那些“会毁掉你生活的事情”,你就会在“成功”的路上,一步步向前。

投资的本质是判断未来。而未来的演化是不确定的,也无法准确预测。假如你不具备洞若观火的判断力,那么你能用的唯一办法,就是去收集和评估“历史记录”。

你会发现,巴菲特和芒格早已承认自己是“普通人”,他们放弃了那些“太难”的投资机会,他们确保一家公司和管理层,有优秀的历史记录,去面对未来的冲击……

这几年,大家注意到伯克希尔投资了苹果亚马逊这样的科技公司,但是你们发现,伯克希尔并没有很早去投资他们,而是“观察”了数十年,等到他们完全通过历史测试,才有了如今的投资

当来自加利福尼亚的14岁股东Justin Fong,寻求对于实现人生成功的建议时,巴菲特和芒格的回答直截了当。“与表现比你更好的人打交道,然后你就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把时间花在有价值的人和事情上面,尽量不要在没价值的人和事上面浪费功夫。

看优秀的人写的书是你和优秀的人打交道一种方式。

钱带来的,更多是“选择不做”的权力,而不是“为所欲为”的权力。

前几年,我看过邱国鹭先生的书《投资中最简单的事》,着实令我印象深刻,他是国内极少数让我觉得,可以做到化繁为简的投资人之一。

我总是问自己一个问题:这家公司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是会越大越强,还是会越大越难?有些行业的公司销售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往上走就超出了管理半径,可复制性就不强了,增长也非常难,这种行业就是越大越难,对这种行业要小心。

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作为投资者,我们要找的是那种公司规模越大、竞争力越强的公司,至少竞争力不会因为规模增长而下降的公司。

对于大多数消费品企业来说,这一点是没问题的,因为随着规模变大,单件商品的直接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都会有一定的下降。

2010年,我们花了很多精力研究手机支付NFC,每个人都成了科学家,争论着是采用13.56M标准还是2.4G标准,但5年后,胜出的是扫码支付,而不是NFC,和当时想的完全不一样。有的时候,从0到1的过程充满不确定性。

当然了,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充实的,但不要基于一些技术细节点,做出你的投资决策,尤其是在高度变化的行业,比如高科技、互联网行业。

我们说的从0到1的“1”,要么是唯一,要么是第一,再差也是最好之一

消费升级正在推动很多行业“从1到N”的进化……很多消费企业,只要有产品创新的能力,随便一个单品出来就可以卖50亿元,有10亿元的利润……有的公司过去5年,它的员工减少一半,但是利润增长1倍,很传统的制造业,人均创利多3倍,靠的就是自动化、机器人的应用,这就是产业升级的力量。这个情况下,我们觉得,从1到N的机会才是长期价值投资可以把握的。

邱国鹭先生说的是事实,一方面,对于消费品企业来说,产品的创新非常关键,一个单品,卖到20-30亿营收,20%净利润率,4-6亿利润,是可以预期的事情。另一方面,我在工作中接触到的传统制造业,真的具备巨大的供给侧能力提升空间,大量的人工可以被机器替代。最后一个非物质服务,是由现在越来越方便的互联网带来的,而且人吃穿不愁的时候,更容易产生一些娱乐的需求。

第一个,回顾你对这家公司所有的分析,看看当初买入的理由,是否还站得住脚,如果站得住脚,就不用为股价下跌担心。第二个,一定要有现金流入,这样你才有更多的钱去买便宜的筹码,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全职投资不是个完美想法的原因,因为,这样你就没有每个月稳定的现金流入了

高尔顿提出了“均值回归”原则……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收敛的过程,大豌豆会产出更大的后代,小豌豆会产出更小的后代,世界上就会充斥着侏儒和巨人,自然界会一代比一代更古怪,最终完全失控,或者走向我们无法想象的极端。

第一种,一家公司的估值,大概率是会发生均值回归的,当众人唾弃、公司估值被打得很低时,往往就蕴含着上涨的种子。

而且,“底是圆的,顶是尖的”,一家公司的估值上去,往往是一个相对平滑的过程,一旦发生下跌,很可能是“断崖式下跌”。

第二种,一家公司的经营业绩,很难维持很高的水平,随着公司体量越来越大,管理难度、内耗会越来越多

所以,投资者们要反复提醒自己:当公司规模已经很大以后,指望公司能以过去的速度持续增长,是不现实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均值回归”可能会实现,但最后到达的那个“均值”,很有可能已经不是当初买入时设想的“均值”了。换句话说,公司的内在价值已经发生了改变。

他们的发现很清楚:“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平均来看,输家组合(过去3年表现跑输市场)在接下来3年,回报率高出大盘19.6%;赢家组合(过去3年表现跑赢市场)在接下来3年,回报率比大盘低5%左右。”

而这里面的每一种因素,都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存在,所以,我直观认为,汇率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均值”(不管他可不可以被精确测量)。

第二个,就算这个汇率均值固定不变,这个回归的过程,有可能漫长到以10年计,在这个过程中,你买入公司的基本面,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所有买入外国股票的收益率受汇率影响

我们说大自然变幻莫测,其实大自然相比于人来说,更加可预测、可理解,倒是人类的出现,让但凡是有人存在的地方,就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只有在更少的、更重要的变量分析上持续做到最好,才是提高投资确定性最简单、最朴素的方法

基本面投资,使得投资者的认知能力可以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持续积累,让时间成为投资者的朋友。这个持续积累对个体来说,是一个持续学习的报酬递增机制,威力会非常大。因为不同产业背后的经济逻辑、财务逻辑、商业模式逻辑,本质上是有规律的、可学习的、可触类旁通的。

我之所以遗憾自己没有持续、密集地分析公司,是因为:我越来越意识到,分析公司,本身就是一种可持续的个人能力提升

每一天的时间也只有24小时,游戏、影视、阅读相互抢占时间,外出运动就意味着不能宅在家里打游戏。

第一,经常用,这样才能有重复的销售。

第二,绝对单价不高,这样消费者才不会对提价太敏感。

第三,符合消费升级趋势,比如我们很少会对筷子有更高要求,但会对剃须刀有更高的要求。

第四,使用者和购买者分离,最好购买者要讨好使用者。

第五,面子消费品。

其中,第三、第四、第五只要符合一条,往往就是一个好的消费品,如果能叠加第一、第二条,马上就会爆发出令人惊讶的投资吸引力,比如:

1+2+3=吉列剃须刀;

1+4=药;

4=吸油烟机;

3+5=白酒。

消费品的核心驱动力是产品力,产品力越强的公司相对于渠道的谈判地位就越高,产品力在时间上的累积与空间上的传播才形成了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

好的生意,是时间和规模的朋友。

消费升级,精神文化服务类消费显著提高。

从用户端来说需要边际效用递增,一般需要有网络效应和品牌效应;从企业端来说需要边际成本递减,一般需要有规模经济。最好的生意同时具有用户收益递增和企业成本递减的特性,差一些的生意可能只具备一方面的特征。

最好的公司,是同时具备“企业成本边际递减”和“用户收益边际递增”两个特点的,这样看来,只有品牌消费品企业和互联网公司符合。

网络效应的存在,使得大公司相对于竞争者的优势,比品牌时代和规模经济时代强大很多,也使得大公司还能够不断快速成长。

从前通信行业是只有发达国家的少数公司能够从事的高壁垒行业,它们在中国执行教科书式的高定价的撇脂战略。这个高价格给了中国公司机会。国内公司走性价比路线,以较低价格销售产品,还是有非常高的利润。然后用所获利润去研发、去改善产品,可知定价过高是没有长远战略。

哈佛大学的教授克里斯坦森,写了一系列关于颠覆式创新的书,在其中,他提出最容易出现颠覆式创新的两个领域:零基市场,以及过度服务市场。零基市场,指的就是完全没有被现有服务覆盖的市场,比如拼多多对于小镇青年的覆盖,就是一个典型。过度服务市场,就比如摘录中提到的,那时候的通信行业,跨国公司给予的都是“好过头”的产品,对于一些企业来说,更希望价格下降50%,性能下降30%最好,下降60%甚至都是可以接受的

我们做投资,要避开容易出现颠覆式创新的领域,找一些更稳定的行业,比如消费品行业。

原因是,这个业务,实在不是个好业务,也进一步体会到,TO B的生意,真的是很难出现值得投资的公司。所以,TO C的企业,更容易出现好的投资对象,就不足为奇了。因为,这些企业更加简单、纯粹、不心累,企业的能力,比如产品积累、品牌积累、渠道积累,也更容易沉淀在企业中,而不是被跳槽的员工所带走。

发达国家国民收入的分配一般是劳动者报酬(包含税收)占2/3、资本占1/3。看一家公司的人力成本占企业利润及交税比例,如果人力成本比例较低,那么生意模式相对好。如果人力成本比例很高,对投资来说,本身就是较差的生意。人力成本密集的行业,从长期看,资本的回报率相对较差。作者这个视角启发了我,于是我花了一点时间,把自己持有和关注的几家公司的比例,列了出来,发现确实很有意思。用员工薪酬除以净利润,结果比较高的,是鲁泰和福耀玻璃,这两家公司都是传统重资产企业,而且看起来属于人力成本密集型的。结果比较低的,就是贵州茅台泸州老窖这样的白酒公司,以及海天,这也是个强品牌公司,还有万科,这是个“空手套白狼”的公司。

通常我会把别人研究好的而我觉得有道理的东西全部列出来,然后从中挑

有些人奇怪,为什么我经常能在股价的最低区域去买,认为我的研究超越了市场,但其实并没有,我也是读别人的研究报告,只是我在合适的时间进行选择。我非常重视主导趋势的逻辑,在下跌的时候应该把所有看多的逻辑放在一边,全面理解看空的逻辑,当觉得看空的逻辑已经体现后,再去想看多的逻辑,过早思考看多的逻辑容易出现偏见

感觉“最强者的声音”已经被“反复展开”、“过度展现”,就会加入到相反声音的那一方。

在1903年的时候……那个时候汽车工业是非常发达的……好像要改变全世界了……至少有2000家不同的跟汽车相关的公司进入了汽车行业,所以大家都觉得那个时候汽车是我们最有希望的行业。在2009年的时候,结果只剩下三大巨头了

只是这么多年过去,“行业有前景≠投资能赚钱”这个简单公式,不知道多少人在上面亏了钱。

你重新回购股票,只是为了把价格推高是不道德的。但是如果回购股票的目的,是公平、公正,能够惠及现有股东,那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做法。

看过黑天鹅那本书,读者们就应该永远记住,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未知的世界,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所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给自己留有余地,尤其是如果你想通过投资,去实现财务自由的话,记得尽量不要给自己加难度,尽量不要让自己有万劫不复的风险

市场在不断变化,企业也在不断变化,变化是常态,所以任何时候都要多方向地反复审视,对世界有敬畏心,这个敬畏就是要认识到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和出现意外的,所以要尽量让自己处于有保护的状态。

最重要的是,历史数据表明,消费品行业是最容易出长期大牛股的行业之一,排名前三没问题,而且相当稳定。

顶底的构造区间一定是简单可认知的,这与我之前所说的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是极限概念而非低估概念是一个道理。

“跌无可跌”、“再跌傻子都知道是赚钱机会”,就是这种时候,是格雷厄姆所说的安全边际概念也是极限

我们就该耐心等待,因为市场收益的实现是不均匀的,两三年的等待,可能一个月就涨上去了,但折算成年回报率可能并不差。

虽然我不想说市场永远正确这样的话,但即便它是错的,你也该假认它正确。不和能决定你命运的人去争执对抗是我过去读史时的体会,对错是由强者来裁定的,其他人只应去观察决定强弱的因素和其改变的契机,否则就是幼稚和迂腐。

要有超额回报肯定要逆向投资。我们回过头去看那些历史上很优秀的公司,在不做交易的情况下,长期持有的复合回报率也就是年化20多个点,这还是在它们没有被证明优秀的时候参与并长期投资的结果,也就是说这个市场要挣超过这个回报的钱是很难的,因为你不可能全部投资都选择到了这些优质公司。所以选择好公司是一方面,非常便宜地买同样重要。另外,我们要看透一家公司3年以上都比较难,但市场一年估值的波动足以抵消三年的业绩发展,也就是说,除非你有长达5到10年的洞察,否则都不能奢谈不理会市场只看企业。

千万不要自作聪明,认为企业好就够了,先不说你能不能看准企业3年的发展,就算能,三年后的估值,也可能把三年的企业增长给抹平,所以,买得便宜也很重要。

零售的库存是整个行业利润的先导指标。

也就是渠道的库存低了,那么行业的利润。就快增长了。渠道指的就是经销商。比如白酒

由于进出过于容易,股票投资者普遍容易产生交易冲动。反正1手起买,钱多钱少都能玩,这次亏了下次再来,下单之前深思熟虑的少之又少。财富来之不易,投资有风险,本应是认真、审慎、思虑周全的行为,最后却变成了抛硬币赌大小的游戏,成为动物精神战胜人类理性的典型案例。最致命的地方在于,这种交易冲动具有惯性和成瘾性

用乔布斯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饥,虚心若愚),来形容这个投资系统再恰当不过。

价值投资干的是苦活、累活,愿意走这条路的人少,因此市场更容易对这类做法给予补偿。

奥地利经济学派不一样,他们强调,经济是由一个个真实个体构成的,所以一切分析,都要从人的需求出发,逐步推演。

投资和经济的本质,都在于理解人的行为。

第二个,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股市的长期收益率,换算成市盈率,大概就是16倍左右。

估值是选择股票的最后一步,可能也是最简单的一步……我想我从来没有尝试过购买一只市盈率超过15倍的股票。也许是遗传倾向,或者是我养成的习惯……这并不是说,购买超过15倍市盈率的股票,就不能获得好的业绩,但这是我一直倾向于避免的额外障碍……对于一些优秀公司来说,可以采用较高倍数(比如15-20倍);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15是一个合适的倍数。

投资的目的,是多赚钱,而不是比谁找到的机会多。

多数分析师只研究一个行业中的股票,但这些人不知道如何同其他行业的股票进行比较。

跟自己比、跟同行比、跟跨行比。第一种最容易,各种同比、环比,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比较是有价值的。但是,这种比较方式,最大的问题是:容易让人产生连续感。

尽量不要自上而下推演,而是要自下而上看公司。

如果公司快速成长,大量的资本支出,并不一定是坏事。用来维持现有生产力的资本支出,是关键问题,通常你必须打个电话索要相关数据。

我们生活的世界,不是一个事件发生概率呈正态分布的世界。这对我们投资者的启示是什么呢?永远不要说:XX不会发生的、这个价格不会出现的,等等。因为我们没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可能要被打脸很多次,才能明白这句话有多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