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调研大会直播回顾】雨枫:造车新势力的鱿鱼游戏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6回复:5喜欢:16

#2022首届雪球调研大会# 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之间的鱿鱼游戏如何看?未来新能源汽车格局如何发展?且听雪球2021年度调研团成员、互联网行业研究达人 @雨枫 为大家分析。

以下为直播实录:

雨枫:各位雪球网友大家晚上好,我是雨枫,欢迎来到今晚的雪球直播间,今天跟大家聊的题目叫做“造车新势力的鱿鱼游戏”,主要是讲关于造车新势力过去一年,以及未来两到三年的发展和变化。

    为什么我们要把造车新势力和鱿鱼游戏放到一起,因为肉眼可见的在未来几年里,现在中国统计有将近百家大大小小造车新势力会进入到类似于鱿鱼游戏的环节里,不断厮杀,数量不断减少,最后里面可能会诞生世界级的优秀车企,但整个过程中可以说是一路拼杀、一路尸体的状态。

    进入内容目录,大概分这几部分:

    1、从纯电四小龙说起。

    2、蔚小理的田园时代(前期竞争状态)。

    3、造车新势力产能军备竞赛。

    4、融资窗口即将关闭的预测。

    5、展望2025。

    一、从纯电四小龙说起,纯电四小龙是四款车,这是最近很多汽车媒体炒的一个概念,基于这个概念我们可以聊很多东西,包括为什么它们会聚集在这个价位段里打白刃战。

    所谓纯电四小龙是指四款国产电动中大型轿车。海豹来自于比亚迪,C385(深蓝SL03)是长安的,C01是零跑,哪吒是哪吒S。

    看一组简单的数据,这几款车的车长都比较可观,4.8米以上,零跑C01的尺寸更大,有5米,一般我们会认为属于中大型轿车,四款车的车宽基本在1.9米左右,从定义来讲这个尺寸应该属于B级车,当然这个尺寸划分(标准)在新能源车里好像不是特别明确。

这几个车在过去这段时间里,尤其是后三款,在很短时间内人气突然涨上来,价格基本是覆盖20-30万的价位段,其中有的起价18、19万,但主力平均售价基本在20-30万之间。

实际上,20-30万价位段的所谓新能源轿车,它的竞品远远不止这四款,包括有特斯拉的Model3,小鹏P7,它的P5也可以沾点边,因为P5的高配也在20万以上。比亚迪的汉也是非常热销的车型,后面还有两个,蔚来的ET5,其实ET5的价格高一些,30几万起价,但如果你选电池租赁模式,起价是二十五六万,我也把它算在里面,包括极氪001,这个车起价也是不到30万,你可以大致上把它们都涵盖在20-30万价位段的中大型轿车竞品里。

前四款跟后面的六款加起来有十款车在这个区间段里。我们看右侧这张图(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价位段分布图),这里面比例最高的是12-15万(占比22%),比例第二高的就是20-30万(占18%),而且20-30万区间相对份额是在不断增长的,之前购车如果在10-20万的区间之内,当这些人开始换车的时候,实际上会存在一个消费升级,往20-30万的区间走,所以这块市场大家就比较关注,因为增长潜力比较好,总体来讲它的价位比原来传统意义上的自主品牌、国产车10万以下的价位高一些,它的发挥空间就更大一点。

另外,我们仔细看这张图,蔚来和理想选择的价位段是在这之上(30-50万元),占比12%,这个市场也是之前我们认为国产汽车里的禁区,你很难把产品卖到这个价格段里,蔚小理在这个价格段里产生了它自己的突破。

为什么现在所谓的四小龙是从20-30万轿车开始打起?

    1、本身这个价位段的占比在增长,10-20万的第一辆车消费升级换代时目标更多瞄准了20万以上的车型。

    2、在成本上讲,20几万的车可以承载比较多的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技术,之前何小鹏曾聊过这个话题,15万以下很难做智能车,当然这个话本身有争议,但因为智能相关的硬件配置,无论是辅助驾驶还是智能座舱,其实它跟整车价格不挂钩,如果你在10几万做一个L2的辅助驾驶成本也是这么多钱,30万的时候做相同的辅助驾驶成本也是这么多钱,这时汽车均价高一点时,相对它就更容易承载比较好的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的硬件配置,这时用户体验和感知就会比较好。

    3、它在寻求相较传统自主品牌更高的心智定位。以前我们聊蔚来时也说过它是第一个在30万以上的价位上实现国产汽车品牌的突破,它的定位是高档汽车产品。传统国产汽车自主品牌在燃油车时代价位大概就是20万,20万以下国产车可以卖得很多、卖得很好,但做20万以上的产品突破就非常难,这方面的突破还是在新能源车出现之后才真正打开局面。

这是为什么从20-30万开始打起的原因总结。大家注意,之前的竞争其实不是现在这样的画风,为什么今天直播开头我就讲“纯电四小龙”,往前推一推,在“四小龙”之前,蔚小理刚开始在市场上走出来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是什么调调?我们后面聊一下。

二、蔚小理的田园时代。实际上早期的竞争,是通过一种差异化竞争策略打市场的状态,这三款是蔚小理代表的主销车型:蔚来的ES6,其实还有EC6,但我个人基本可以理解为同一款车做了两个造型;中间的是小鹏P7,它放出来的这个是鸥翼版,我记得是38万;右侧是理想ONE。

    大家看这三款车,虽说蔚小理这三家公司经常拿到一起讲,但今年之前这三家之间整体来讲可以说是同路人,但不是竞争对手。你看这三辆车:

    ES6是中型纯电SUV,它很大的卖点在于换电;

    小鹏P7是突出运动型的纯电轿跑,外型非常漂亮,但它的二排空间相对比较局促,这个车非常好看,非常有运动感。

    理想不用说了,它是增程SUV,面向家庭市场,卖的主要是大空间,六座概念。

你会发现这三辆车彼此之间不太有竞争,蔚小理在之前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最常听到的只有理想ONE和蔚来的ES8,但大家知道ES8的销量并不太高,这样的销量冲突也不是那么剧烈,可以说这三家有点“井水不犯河水”的味道,相安无事。

    但这个状态在今年就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蔚小理之间的所谓内战今年会打响,目前来看两对竞争对手:

    1、ES7VS小鹏G9,这个月蔚来会发新的中型纯电SUV。G9今年肯定会交付,这两款车会面临直接竞争关系,G9可能大一点,但价位段有很大的重合,都带激光雷达,配置上非常相近,价位段也非常相近,这两款车在市场上基本会形成正面竞争的局面。

    2、ET5VS小鹏P7,大家知道蔚来有两款轿车,现在上市的ET7更大,5米多,ET5的尺寸更接近Model3,它是突出运动性的产品,这款产品直接的竞争对手就是P7,而且它的配置比现款P7有很大优势(当然价格也高不少),P7今年,最晚明年初就会出现新的改款车型,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把P5上的激光雷达加到P7上,这时新款P7和ET5肯定是正面竞争的关系。

    小鹏和蔚来之间今年会产生这四个车型之间的捉对厮杀关系,真正开始打所谓的“蔚小理”内战。

    理想这边现在我们还不太清楚它的第一款所谓超级快充800V纯电车型到底是什么车,现在没有明确说法,如果是MPV,可能它就跟蔚来、小鹏之间就没有正面冲突,如果它也去做中型的SUV,甚至做轿车,当然理想做轿车的概率不是那么大,如果做纯电中型SUV,它也会存在跟蔚来ES7和G9的冲突。

    经过前两年的相安无事之后,今年它们开始打内战,各个车厂开始在相同价位段、相同类型的产品上打白刃战,拼刺刀,背后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它的驱动力和未来趋势是什么样的,这是我们今天要重点聊的话题。

之所以产生这种变化,有个非常大的原因就是产能的军备竞赛。

    三、产能的军备竞赛:产能的增长决定了竞争的性质。

    早期蔚小理这几家厂商产能都不是特别高,一年几万辆,这时我各自做差异化市场,各自跑马圈地,谁也不碍着谁,拼命做自己的那块细分市场,但随着你的产能逐渐扩充之后,慢慢地就没办法很好分隔了,你必然会进入到竞争对手的市场区域,这时就产生了新一轮竞争,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基于产能的军备竞赛。

这里有张图,新能源车厂的规划产能。具体的数字大家不用看了,这是一位比亚迪的迪粉做的,这里面比亚迪的数据最详细,一大堆工厂,加起来很高的产能,下面有特斯拉,还有蔚来、理想、小鹏、哪吒、威马、零跑,其他人数字都偏保守,但他把这些厂基本都列出来了:蔚来现在两个工厂,理想常州、北京、重庆三个厂,小鹏这边也是三个厂,哪吒三个厂,威马两个厂,零跑两个厂,各家实际产能比这张表上写的要高不少,像理想这边常州和北京两个工厂到明年底大概在70多万的产能规模,小鹏应该也不止40万,它的数量更大,总体来说(表里的)数字本身报的是偏保守的。

为什么给大家看这个表,现在所谓的新势力,包括比亚迪这种相对传统的新能源车厂,大家在干什么?实际上都在做同一件事情,拿到钱后大肆扩充产能,这些全加起来,产能(总和)可能是远大于今年明年的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规模。

产能的扩充决定了第二阶段竞争的核心性质,当产能不足时竞争更多的是差异化,所谓我之前讲的田园路线,自己做自己的,谁也不碍着谁的竞争,当产能过剩时首先你必须要在主流的、出货量大的市场上走量;二是要跟竞争对手的精品进行正面碰撞,因为市场就这么大,你的产能我的产能加起来已经超出这个市场的需求总量了,怎么办?大家就拼刺刀吧。

这里要讲一点,未来三年以内,从今年开始算,大概在2025年这个时间点上,在这个市场上必然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今天你把所有规划的产能全加在一起,你会发现总数可能超出了市场所能消化的总量,这些车厂里肯定有一些产能不够用,还有一些车厂造了上百万的产能,发现它的车没人要,卖不掉,但钱已经花出去了,这可能是几百亿的投资,下去之后必然会产生产能过剩的局面。

这时就进入到了更惨烈的市场淘汰阶段,有些人会低价格兼并其他人的产能,说你这个产能造出来反正也没人要,不如并到我这里让我用,可能我按你的投资金额打五折四折,这都有可能,不是开玩笑。还有些车厂觉得到了那个时间点,虽然产能出来了,但确实没搞明白怎么把车卖好,现在确实有很多车厂有这种迹象,它在一味扩大投资,因为这时有产能扩充的冲动,你必然要有这个产能才有可能去讲下一步的故事,但有产能不代表你知道怎么把它卖掉,这有点像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有了产能不代表你能活,没有产能基本一定会挂掉。

这里用了一张《鱿鱼游戏》的海报,在那个时间点上,所谓的“大逃杀”已经难以避免了,时间也就是两年到三年以后,2024下半年到2025年下半年,那个时间点会出现最惨烈的局面,大家可以当成预测,吓唬人,但是以目前已知的信息去推断,这个结论还是比较明显的。

四、融资窗口即将关闭。

最近大家可以看到,威马已经提交了招股书,传统上讲造车新势力里的蔚小理算第一阵营,后面的第二阵营就是零跑、哪吒、威马,威马这家公司,怎么说呢,我们做直播时不能说特别有倾向性的看法,但从它的招股书给出来的信息看,它的竞争力相对还是要打一定的疑问,目前为止它比较缺乏高人气产品,导致一个结果,它的销量总体来讲跟零跑、哪吒相比看起来竞争力不强,更不要说蔚小理了。

技术方面,威马的背景是之前和百度有过很多技术合作,这里的关系我们不展开讲了,前两年市场上一直有预期,威马这家公司最后是不是会慢慢成为百度造车的载体,但后来百度自己做了极度汽车,我记得今晚百度发概念车,所以大家反而觉得威马跟百度之间的关系有了变化,原来它依赖于跟百度合作的技术,包括之前的自动泊车、辅助驾驶,未来可能会面临比较大的不确定性,给我们的印象是觉得它技术方面缺少自己独有的卖点,不能说人家没有做东西,但它跟百度的关系造成了一定影响。

再就是它亏损严重,同样亏了这么多钱,但销量又比不上零跑,成本与销量不太匹配,威马投资总额应该在300亿左右,实际上它的投资金额比零跑这种公司大,但今天它真正拿出来的销量,你会发现哪吒、零跑都比它好一点。

    为什么拿它为例,因为今天它提交招股书之后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如果它能在港股成功完成IPO,并且拿到还不错的估值,那就证明港股市场上对于造车新势力的融资窗口还是打开的,本身素质不是那么优秀的情况下如果还能拿到比较好的结果,证明这个(市场)情况还不错,反过来如果威马在港股上市不成功,或是流血上市,没有拿到特别好的估值,我大概会有一个判断,可能造车新势力所谓的融资窗口,尤其是二级市场上的融资窗口会很快关掉。可能没办法一直在市场上拿到钱,威马、零跑、哪吒这种公司有很大的问题,就是目前它们亏损都比较厉害,一旦它们在市场上拿不到那么多后续输血,实际上是面临生存问题,每年的亏损额那么大,未来一两年就面临生存考验。

另外一方面,在今天的时间点上,关于造车的赛道本身就处于即将关闭的状态,在今天的时间点如果你不是类似于极氪那种,依托于传统车厂、依托于已有产能,如果是纯粹的一家新势力公司,这家公司出来之后要花多少钱能追上蔚小理?你可以自己做个评估,蔚小理现在的市场地位,今天我要融资,我要拿钱砸,第一,能不能追得上首先是个问题,假设能追得上成本大概有多高,这时你会发现从资本的角度来说,我再继续赌的话意义已经不是那么大了,因为越往后,胜率越低,你需要为这个胜率付出的成本越来越高,总到某一个点上你会发现这事没法儿玩下去了,这个点实际上就是资本市场对于造车新势力融资窗口的关门点,到了这个点,市场上就是这些选手了,你们之间开始打淘汰赛,新人进不来了,因为没有那么大的资金量供他追赶了,这时基本上可以认为报名阶段结束了,后面大家拼,看谁能活下来,基本是这样一种状态。

在这里我说一个基本判断:包括港股,我个人认为也包括美股市场,它给造车新势力的融资窗口最长可能就是在未来12个月之内彻底关闭,12个月以后不太会有所谓的纯粹新造车公司到市场上融到钱,拿到好的估值,我个人对这个事情持比较怀疑的态度。

这里要强调一点,所谓传统车厂的分拆不在此列。比如极氪001,如果吉利今天要把极氪拿出来单独上市,我觉得这还是有可能的,因为它实际上是依托传统车厂的产能和技术积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公司。

 五、生与死:展望2025。

    这个话的副标题“伟大的公司都是从死尸堆里爬出来的”。

    这里有一个概念,在我们前面讲过的惨烈竞争过程中,到第二阶段时它的数量一定是大幅度减少的,这个大家很好理解,每一家份额相对来讲聚集,头部的份额集中度越来越高,这个过程中一定会产生生存OR毁灭的问题,网上找了一张,列了40个新势力造车品牌,其中有一些比较熟悉,蔚小理、零跑、哪吒,包括小米极氪比亚迪,还有一些大家可能不见得能认出来。这里面有一半我认识吧。未来三年里有没有一半能活下来,其实可以打个很大的问号,甚至是不是比一般更少,我相信三年以后应该还是能留下十几家吧,二十家就有点玄。

    我们聊造车新势力,今天你无论是买蔚小理还是特斯拉比亚迪,这些广义上都算造车新势力,特斯拉、比亚迪这种严格意义上不算新势力,我强调几个要点:

    1、在现在的时间点(2022年中),最残酷的阶段肯定是没有到来的,真正的生死淘汰应该是从2024年开始。为什么会提出这个时间点?仔细想一想,现在大肆扩充产能的厂商,现在闷头研发新产品的厂商,它们的产能差不多到明年和后年基本会释放出来,那个时间点上产能都出来了,设备都到位了,这时开始产生了巨大的折旧成本,是不是一定要拼下来,一定要活下来,一定要把销量打上去。

    小米百度这些厂商现在还没有拿出第一款车,基本明年,最晚后年,它的产品是不是都拿出来了?如果2024年你的产品拿不出来,是不是还有戏,这就可以打个大问号了,你大概可以认为所有人的筹码在2024的时间点上都堆到台面上,所有竞争火力达到了一个高潮,那个时间点基本就会有大批量的死亡。这是很合逻辑的,所以生死战应该是从2024年开始。

    今天如果你开始做造车相关的投资,你心里一定要有根弦,今天的竞争远远不是最高强度的,未来两年竞争的惨烈程度应该是在一步一步提高,现在的知名厂商两年以后,不见得会马上死掉,起码会出现很大的竞争劣势,甚至出现危机,我觉得未来两三年里大家可能都会看得到。

    第二,造车本质上是制造业,虽然今天有很多新潮说法,“软件定义汽车”什么的,但本质上它是制造业,你今天看特斯拉,它最强大的竞争优势在于成本控制,你看比亚迪,它最强的还不是单纯的DMI、刀片电池,而是它的产能非常厉害,所以成本控制是天下制造业的元规则,制造业最终在竞争什么?实际上是竞争成本控制能力,这是根儿,今天你可以拿出很多花哨的东西,拿出概念性的东西,但在长期竞争落到最后一定是生产成本,这是基础。

    第三个逻辑,所谓的产品力是基础,产能储备是前提,在这么激烈的竞争里,你的产品力一定要足够好,产品是前面的1,后面的是一连串0,1立不起来,这个事情可能是没有戏的。首先要讲强大的产品力;但另一方面,产能的储备其实是成功的前提,这里我举个例子,美国所谓的新势力造车,Rivian,做纯电动皮卡的,很多人也会关注到这家公司,因为亚马逊给它投了不少钱,福特也投了不少,当它把自己的产品拿出来时,几乎所有人都对它评价非常好,这个产品好看、功能强大、设计牛逼,各种各样的好处,但你会发现现在它落到了什么问题?落到了当年类似特斯拉的产能地狱里,所有人都说这个车好,积攒了大量订单,但它就是没办法把产能拉上去,就是没办法把车造出来交给它的用户,现在它落到了这个状态里。

    有时我们在雪球上跟别人聊,大家说你看这家公司产能这么拉胯,怎么搞的?但你倒过来想一个问题,当你无限制拔高产品力设计时,当你把很多尖端的、精细的技术用到产品的设计里时,它是不是同时给你挖了一个坑?你用的技术在供应链上可能没办法随时保证充分供应,这时虽说你的产品力拔得特别高,但在大批量生产时,你的产能就是上不去,是否会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其实这跟我们以前看互联网公司非常不同,互联网公司不会说用户太多了承载不了怎么办,因为它是线性扩展,增加服务器、增加带宽,就可以把100万、1000万人往里装;但制造业不是这样,汽车不是这样,汽车的天花板其实就是产能的上限。

    这里除了美国的新势力,我们再举个例子,可能大家知道极氪001,到现在为止它的产能始终达不到它的用户期望的水准,很多人开玩笑说极氪现在准备进行小白款了,人家要换第二代了,我的第一代到现在没有交付,这个事情很有意思,大家知道吉利是国产传统品牌里的翘楚,好几年它都是销量冠军,大家会默认这种成熟的大车厂在做新能源车的时候应该不会存在供应链的问题,应该不会存在产能的问题,但吉利很有意思,去年极氪一直到现在为止还在受产能拖累,上个月交付4000多台,它的订单一直拖在那里,到现在为止还有几个月以前的订单没有交付。车机比较拉胯,但其它方面,尤其是硬件素质,它的悬挂、加速其实蛮好的,我自己也很喜欢这辆车,我去试驾过,但它始终没办法把产能推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上。

包括这两天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Smart精灵1,很多人最近在关注这款车,这是吉利跟奔驰合资的产品,这个产品开始大订之后也遭遇了产能问题,这就特别滑稽,据说Smart精灵今年的产能已经全部用光了,订单2.7万辆。有时候很难理解,背靠吉利这棵大树,从吉利到Smart始终出现产能不足,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自己也不太清楚。

但这里要强调的是,在造车这个赛道里,产品力和产能保障二者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比如今天你造这辆车产品力非常好,像Rivian这种皮卡一样,它有可能面临的问题是在它量产时发现所谓更好的产品、更高的配置,给我的量产挖了很多大坑,(产能)推不上去。这些问题在国内的蔚小理、零跑、哪吒、威马身上,你去观察一下,我不具体点了,其实也能看到一些端倪,产品力和产能之间的翘翘板关系,真正有产能,能够拿得住用户的,像现在的比亚迪特斯拉,一是它的产品力能够立得住,二是它的产能总体是比较好的状态,这样的话,它在去年、今年的整个市场里就是大杀特杀的状态。

    再讲一条“先求胜率,再求赔率”。今天要投资所谓的造车新势力,首先要考虑在我们前面讲的大逃杀环境下它有多大概率存活,或者不但存活还能保持现在在市场上的位置,不要往下掉,以此为前提,保证这个前提之后再讲赔率,现在这个价格三年以后拿着,或者三年后、五年后这个股票能赚多少钱,这是赔率的概念。

    胜率的概念,首先你不要选错了,不要选到“鱿鱼游戏路上的实体”。

    怎样选公司,我个人的看法,首先他手里要有足够多的现金储备,在今天这是最硬的东西,你看一下蔚小理,三家手里基本在500亿人民币左右的现金,这三家死的概率就比较小。

    另一方面,你要有单款产品产生爆款的验证能力。什么叫产生爆款?目前来看,理想ONE、小鹏P7,特斯拉不用讲,肯定是爆款产品,具备能够孕育和产生爆款能力的厂商有可能会在快速扩张中把1变成10,把10变成100,这方面就见仁见智,每个人对车厂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我会认为制造爆款的能力很重要,资金很重要。

    三是这家企业本身要有比较好的成本控制能力,成本控制这块确实非常重要,前面一直讲产能,讲制造业最核心的东西,要不然今天做的盈亏控制比较好,譬如理想在三家里表现相对就比较好;要不然就是现在虽然亏得比较厉害,但掌握了垂直供应链的整合,未来有可能把成本控制下来。

这里我特别提一句,我比较关注第二层面的新势力厂家零跑,这家公司现在亏损非常严重,我们不知道这家公司如果IPO失败能不能活,说实话我也搞不清楚,但它努力的方向有点像特斯拉,要建立垂直性整合,厂是自己建,电机自己造,电池最好自己造,芯片也看看说能不能自己造。

当它坚定的沿着这条路走的时候,我们会说,虽然今天你亏得一塌糊涂,但如果你把今天这条路慢慢走通,未来可能会产生成本优势,今天没有,但以后可能产生成本优势,这个也可以高看一眼,没有这个能力,具备这个潜力也行。

    既没有成本控制能力,但又看不出来未来成本能怎么样优化、怎么样降低,这种公司我们就要打个问号,可能它就会比较危险。

    我自己一直从事互联网行业,互联网的很多思维方式其实不太讲产能、固定资产投资这些,它更多是只要你抓住了一个点,很快的以特别低的边际成本来扩张。所以当我开始看新能源车时,一开始我会有很多疑惑,不就是制造嘛,有钱就能造出来,为什么搞得挺艰难的?像Rivian、极氪这样的公司,感觉它造辆车使出了吃奶的劲,有订单,也有市场前景,它就是造不出来。这个话题也很有意思,我们留点时间聊一下。

    去年我看这些公司时曾经跟一个做IOT(智能周边)产品的朋友深谈,关于制造业,在那之后我发现我对于制造业的一些东西有了更多认识,以前是纯粹的小白,聊了之后他会跟我讲,你们互联网领域里所谓的快速迭代在制造业里是不太存在的,开模之后,除非产生了很大的问题,否则那个模不会随便废掉,如果要制造一个东西,它就要为未来几个月的销量进行备件,进行物料备制时它不能随便改变产品设计和参数,因为改变就不知道这个件去哪弄了,要提前好几个月把这些东西准备好,如果市场上销量突然产生很大的波动,那就会产生很多库存,而制造业库存背后的代价就是(占用)现金。

    不知道今天听我直播的朋友有没有制造业出身的,可能你们会更理解,当我们今天聊所有互联网造车、造车新势力,如果你是互联网行业出身的人,你会有很多不理解和不适应,你会发现它的很多行为逻辑和以前我们做互联网的人的思考逻辑和行为逻辑有很大的区别,很多时候它承受不了互联网行业那么高的迭代速度,它对于缺陷和故障的容忍比软件产品、比互联网产品低得多,它对于未来的销量,产能的预测,对产能的规划和管理,这方面的要求也严格得多。

    就像前面讲的极氪一样,订单突然上来时不可能像我们做互联网一样快速扩充服务器,架构可以线性扩充、线性升级,你的产能就这么多,建一个厂两年时间,这两年里你的订单再多,造不出来就是造不出来,这是非常不同的逻辑。

今天我们看新势力的操作手法,如果像我一样之前做互联网,可能会要考虑为什么这么做,做法背后是什么,这时会发现如果我是互联网出身的人,我去投资新势力,投资造车企业,其实我要补这个课,把课补完后我们会避免踩到很多坑,我判断有个产品人气非常好,订单非常多,用户反馈也非常好,这不是这家公司、这个品牌、这个产品一定能成?这时候你要问它的产能储备怎么样,未来两年的产能天花板、产能上限是什么样的,你在今天的产品推出节奏里,并不是因为研发速度慢或是没看到那个市场的存在,而是因为现实中没有产能。说没有就真的没有。

对这些问题,如果我们能站在制造业的角度去理解,对我来说会产生很多提升和帮助,你更容易看懂李斌、何小鹏、李想做很多事情背后仰仗的逻辑。包括今天李想出来发了微博,L9或什么车9月份能卖多少。如果从传统互联网思维的角度看,你就是出来卖人设,做宣传,是这样的思维逻辑,但如果从所谓的产能、所谓制造业的逻辑,你会想其它问题,比如他的产能爬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办法提升的,他大概会储备多少零配件,对他来说最好的产品上市节奏大概是什么样的,慢慢地你会找到一些感觉,大概能看懂背后他做这些事情实际是想干什么。

    这时候我们可能会相对比较好地抓住一些比较好的买点和卖点,抓住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今天聊了很多,因为这个内容总体来讲比较散,讲了很多没有上市的公司的产品,讲了很多未来两三年的趋势变化,这块我们该聊到这里,如果大家有问题希望跟我交流可以在直播间评论,剩下的十来分钟我们可以聊一下。

    这里可以顺带讲讲前面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前几天李想出来吹他的L9,9月份月销过万,我的投资朋友群里还在讨论这个事情到底有多大的命中率。因为去年理想ONE的Flag已经跑了一次,当然去年9月时说月销过万但没做到,今年做这个事情是不是有意义,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前面也聊过一些,首先站在车厂老板的角度来讲,他的Flag是否能实现对他来说其实没有什么必然损失,但我自己会认为他这个目标可能是能够实现的,你想他的逻辑,6月份开始发布,7月份、8月份开始交付,很可能8月份是非常少的小批量交付,6、7、8,攒三个月的订单,但产能爬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理想自己也说现在已经生产了上千辆展车,实际上是提前布置产能提升,把这个动作做在前面,8、9月份时产线产能可以做到比较高,在那个时间点上如果我把所有订单挤在一个月交付,能不能刷出1万辆以上?我个人认为还是很有可能实现的。但实现之后是否能保证后面一直维持万辆以上的均值,大家现在还是抱着疑问态度,毕竟那个车的价格比较高。

    这个事情回头来看,你发现李想放出这个消息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损失,成功率达到50%以上时他就赚翻了。

(Q&A)

提问:对零跑怎么看?

雨枫:零跑现在大家关注度比较高的是C01轿车,前面是C11,其实还有价格更低的产品,零跑这家公司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它在做一些非常符合制造业逻辑的事情,你看它的招股书,你会怀疑这家公司这个亏法到底能撑多久,但另一方面你去看,它做事情的逻辑是非常制造业的,他去讲垂直整合、讲自研,有点像特斯拉的想法,把很多东西掌握在自己手里之后是可以把成本压到比较低的水平线上。

我个人认为这个逻辑是可以再看看的。在零跑、哪吒和威马里,我个人更关注零跑,当然我们不能说它一定能活下来,这几家亏得有点太厉害了。

提问:极氪应该会独立?

雨枫:这个不知道了,极氪独立的可能性比较大,甚至李书福把之前的北极星也准备拿出来独立上市。但说实话,吉利这家公司我个人对它这种搞一大堆牌子,不断做资本操作的做法,我个人是持观望态度的,有一个好的趋势,你把它拿出来,拿出来之后你的产能又没有全力支持,所以极氪现在处在有点尴尬的状态下,我们可以看看后面第二款车出来之后到底要怎么做。

提问:到底是什么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

雨枫:这不叫限制,我前面一直讲互联网思维和制造业思维的区别,制造业的节奏本身就比互联网行业习惯的逻辑慢很多,建一个车厂是不是要花两年,这款车今天即使爆款了,即使有大量订单出来,你也没办法随随便便让别人帮你生产,因为生产是很难快速复制的,不同的车型有不同的产线要求、不同的技术要求、供应链上需要不同的配件,这些东西很多时候要提前预定产能,不是今天我有一万辆订单,这些配件你从明天就给我供,人家也供不上,有非常大的延后效应,所以你看他们一定要看到它的本质是制造,哪怕他喊互联网,所以你要尊重这个行业的规律。这是我自己的看法。

提问:比亚迪全是爆款。

雨枫:比亚迪的成功在今天来讲,说实话,从个人角度我并没有看懂它现在非常爆炸的销售表现,它到底是做对了哪些事情,但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它一定是做对了很多很重要的事情,这些事情有些我们看懂了,有些没有看明白,在今天的时间点上,起码第一它有足够的产能,前面一直在聊产能,产能真的是非常核心的,今天比亚迪再受欢迎,产能不够也达不到今天这样的销量规模。大家可以看前几年的比亚迪,表现没有那么好时是不是会有一些闲置产能,如果产能有大量闲置的话你会亏钱,当你获得爆款但产能不够,你就眼睁睁看着收入流走,这件事情真的是需要赌的。

现在我们看到所有造车新势力都在赌,默认自己三年后都能年销百万。但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事情,长城、吉利、比亚迪这三家公司在今年以前它们每年的销售量总体也就是在百万级,这是中国最好的传统汽车金牌,年销量也就是百万的水平。你相不相信后面的新厂商随随便便两三年超百万?大家可以自己想。

提问:怎么看滴滴造车?

雨枫:不怎么看,我知道的信息应该是放弃了,滴滴这个事情敏感度比较高,没办法深刻聊,我估计它应该不会有下文了。现在它的核心问题可能也不在这些方面。

提问: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有机会。

雨枫:机会肯定有,这两年一直有这方面的机会,但门槛比较高,你必须要把整个供应链吃得比较细,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可能你会有机会。再者,车厂的思维方式是这样的,它会尽可能保证任何东西都不要被人掐住喉咙,最好不要有独家供应的东西,尽可能所有东西都有一供、二供、三供,这样谁也掐不住我。车厂的思维是这样。

    所以供应链的机会是这样,你会发现它在某个时间点上表现很好,但当它表现好时车厂就想着怎么把它踢开了,存在这样一种问题。包括宁德时代,为什么今天有这样的表现,大家可以看到,特斯拉出来说我要跟比亚迪合作,你不要说我所有产能供应都在你手里,我多找几个一供二供三供,你们互相杀价。所以供应链上产生的问题是定价权上没有护城河,而且你又不像台积电一样,制程工艺就是比三星牛,我价格报得比三星高你们也得来找我,汽车供应链上很多东西不是这样,真的是比较容易替换的,可以随意替换的话总体来说就比较麻烦。

提问:哪家胜率最大?

雨枫:胜率和赔率是两回事,从我的个人角度来看,2025年时蔚小理不会有生死问题,最稳健的还是理想,它的成本控制能力目前看来是最强的,2025年手里还能拿着足够多的钱,业绩做得不错,起码不会死,它就有后续机会,但赔率是不是它,这个事情就不知道了,现在这三家新势力,大家看估值,蔚来和理想差不多,小鹏低一点,反过来说它未来是不是会有更高赔率,我们再观察吧,我个人认为最安全的可能是理想,胜率、赔率不好讲。

提问:石头科技造车?

雨枫:不知道,石头科技的车没有拿出来呀,包括李一男的自游家,现在不好讲,我个人会倾向于认为时间稍微有点晚,它把车造出来之后蔚小理前面走过的问题,产能的问题,你得一个个再去趟嘛,前面人的先发优势已经很大了,当然极度、小米这些车企也是明年,最晚后年出来,那个时间点上起码有一次出牌机会,如果资本撑得住,甚至可以出第二张牌,在看到真正的实车之前没法儿说怎么看。

提问:比亚迪的PE为什么很高?

雨枫:我觉得我对比亚迪研究得不够深,不好随便讲,现阶段更多是销量驱动吧,如果看利润可能目前为止还没有达到很好的状态,但如果大家认为未来两三年它的销量是以这种速度继续往上涨,三年以后回来提高利润率,可能是讲这么一个故事,先占地盘再慢慢优化,现在大家看它更像成长股,业绩增长很快,先看增速,不讲毛利,也不讲净利,可能是这个概念。

提问:王兴说的3+3+3+3这个事情有没有变化?

雨枫:起码在新势力蔚小理这里目前为止仍然是这个格局,之前有个说法,国企,几个民营企业的趋势可能不像它说得那么明显,长期对比这三家,比亚迪现在跑得最靠前,吉利相对来说步伐比较乱,东出一拳西出一拳,搞了很多小品牌,长城的话大家就会比较担忧,它是不是被新能源这一波落下了,这个东西不能一概而论,我觉得王兴当时说的大面上可能是这个状态,但未来两三年会不会是他说的这种局面,我个人觉得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谁也不是算命的。

提问:华为造车怎么看?

雨枫:这个事情也没什么怎么看,因为实际上它已经入场了,你看它今年M5、M7,你像小康,我个人认为,怎么说呢,无论它们怎么定义相互之间的关系,背后肯定是华为操控,体现的是华为对车的理解,体现了华为很多技术输出,无论他嘴上怎么说,华为已经在这里面了。

M5、M7我个人认为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对蔚小理产生那么大的威胁,当然这个话很容易被打脸,华为确实是非常有实力的企业,它的后端发力,一两年时间内可能就把别人超了,不能排除,但起码今天来讲我没有看到它在可预见的未来一年内能干赢蔚小理,迅速拉开差距,就像原来做手机一样,把那个故事复制一遍,目前来说没看到,有威胁,但还没有到这么夸张的程度,还可以再观察看看。

提问:造车新势力都是老总下厂营销话题。

雨枫:说实话这不是谁都能学的,你看李想、李斌、何小鹏,总体来讲他们比较懂互联网、比较懂传播,这些人出来说话比较有话题性,后面的人也会学,你看很多后续车厂也把自己的老板拿出来在微博上没事儿发个言,但他的影响力达不到现在这样,甚至有很多从传统汽车制造领域出来的人不太善于挖这些东西,人家觉得我的人设不适合做这些玩意儿。

你要跟网友互动,做互动营销,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脸皮够厚,不怕打脸,去年李想是不是被打脸了?你不怕网友出来怼你,这种互动其实有时不太好控制,如果你的人设不是太适合做这种互动的话,我觉得也不是一定要站在前台营销就是好的,因为它产生的影响,有可能好,也有可能坏,说到底它只是把你的个人影响力放大了。

提问:威马的毛利率还是亏损。

雨枫:你看威马的毛利率怎么算,它毕竟是经销商模式,实际上是把经销商费用扣除之后算的,不能直接跟蔚小理做财报对比,现在它面临的情况我个人认为不是毛利率问题,前面我聊过,你把威马和零跑做对比的话,零跑也不好看,亏钱也非常厉害,毛利率也非常难看。

但我个人会认为虽然零跑也在赔钱,但你走的那个方向让我觉得好像更有希望一点。二是你比较懂得如何做爆款,引爆话题。现在无论是前面的SUV,C11,还是即将推出的C01,关注度还是很好的。

威马的车,咱们聊起来好像都知道威马,那我现在问问直播间里的网友,你第一时间能想到它哪款车?好像哪款都想不起来。这方面其实它差了新势力挺远的,所以这不是纯粹毛利率的问题,如果你亏我也亏,起码我亏得比你更有希望,所以威马存在的问题还是更多一些。

提问:美股风险对中概股的传导?

雨枫:说实话我看不懂,你没办法预测未来半年美股产生比较大回调之后中概股,尤其造车新势力这些股票会怎么走,而且你要注意一个问题,过去一年里蔚小理三家本身的走势是分化的,在同样大的市场环境下走势也不一样,所以这个事情不是很好预测。

提问:苹果的Carplay怎么看?

雨枫:我个人认为你得看苹果做这件事情的决心到底有多大,如果它的决心仅仅是为了提升iPhone销量的话,它会一直把这个东西固在iPhone里面,相当于你必须拿着iPhone进去才能用这个东西,当你拿的是安卓手机,或者没拿手机去开车,车厂本身还有它自己那套UI,你其实更像是一层SHELL,但我个人认为其实这是不够完美的,最好的情况下苹果最好能自己做前装量产的车机,就是我替车厂把这套东西做出来,你只有一套东西,我拿iPhone上来你的UI就是这套东西,如果做到那样,它的影响其实比现在还要大很多,我不知道苹果后面具体会怎么做。

我前面的看法是如果你一直把它固在iPhone里面,它对于蔚小理以及其它车厂不产生致命影响,它顶多是为自己未来的苹果造车做铺垫,让用户适应于它见面,如果你把这套硬件抽出来拿给车厂让他装到车里,这个影响可能会非常大,所以这个事情我们可以再观察,我个人认为这是影响很大的一步,但目前没有完全看懂。

提问:纯电渗透率提升在明后年碰到瓶颈的概率有多大?

雨枫:这个事情目前为止我还没看到特别明显的瓶颈,所谓瓶颈不能理解为瓶颈,过去一年里混动车,包括插电混动、HEV,本身的产品力在快速增加,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瓶颈,很多人会发现我买一辆烧油的(混动)车但也能得到近似于新势力纯电车的体验,这部分份额可以预见会快速增长,它是否会减少一部分纯电产品的增长空间,我觉得这个有可能,但这个事情殊途同归,到最后都是电驱动车辆代替传统油驱动车辆的过程,但电驱动车辆里也有可能是像理想这种增程的,但也是电动的体验,从这个角度来讲,所谓新能源车的瓶颈我没有看到,但纯电动车的增长速度是不是会比过去的增长速度慢一点,这个有可能。

提问:ET5如果能成爆款对蔚来影响大吗?

 

雨枫:影响大,我个人认为ET5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变局所在。ET7的销量天花板是比较有限的,毕竟它是价格比较高的大型车,你不可能指望它卖到上万台,这非常难,ES7这款车按我的理解,总体来讲是在平替ES6的,它的定位跟ES6差不多,那么它未来的销量不见得会比现在的ES6、EC6组合有非常大的提升,所以蔚来在销量上最大的变数其实就在ET5身上,这款车作为运动型车,类似我们市面上看到的A4、3系,本身都有单款车月销过万的潜力,而目前来讲,竞品里无论是Model3还是小鹏P7,基本都可以归类为偏运动性的车,销量也都非常高,所以蔚来ET5如果真的像很多人预测的一样做到1万、2万级的销量,对蔚来整个估值肯定会产生非常大的变化。

但这个事情我不能讲到底能不能,我认为,第一它是有机会的,第二蔚来这款车本身有机会但不代表蔚来能做到ET5这款车最好的表现,蔚来本身有它产品之外的问题在,它能不能把ET5这款车最大的能力发挥出来我现在不清楚,只能说如果这款车能卖得很好,它的估值一定会产生比较大的变化,这个我是相信的。

提问:汽车会像电视那样国产替代吗?

雨枫:会呀,现在趋势比较明显了,现在比亚迪就在大量吞噬合资车的市场,未来蔚小理的车厂、其他新势力的车厂,大家真正做起来之后吞掉的基本都是合资车的市场份额,这个比较明确,一定会。

提问:环境变了,制造业形势变了。

雨枫: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指所谓的国产替代,这个话题太大了,没办法讲,我个人认为到目前为止其实造车新势力并没有把未来中美关系带来的可能产生的技术封锁和限制考虑在内,要是真把这个事情考虑在内,估值逻辑一定会发生变化,但起码目前我们没有看到迫在眉睫的风险,比如英伟达说你不能用我的芯片了,你必须用多少纳米以下的芯片,目前没有考虑过,如果未来真的出现这种情况,现在很多逻辑就会发生变化,但现在没有。

提问:蔚来的换电能长久存在吗?

雨枫:我觉得还是能存在的,它有它的价值在,我不认为它的这个价值未来两三年会迅速消亡,包括大家现在讲超级快充是不是能很快的把换电打下去,我个人觉得没可能那么短时间内产生那么大的变化,换电在未来五年里存在价值还是比较明显的。

但确实存在一个挑战是说,随着超级快充技术使用车厂越来越多,铺的点越来越多,成本上应该是更有优势的,蔚来要把换电长期做下去,关键在于蔚来是否能长期保持品牌溢价,如果一直有这个品牌溢价,换电就能一直做下去,如果未来它要俯下身跟其它品牌打价格战,或是量始终上不去,那这件事情就会有比较大的问号。

换句话说,你究竟是选择更大的出货量还是选更高的单价和毛利率,然后用这个毛利去反哺你自己独有的这套(高成本)换电服务体系,这可能是蔚来要面临的选择,但起码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换电模式走不下去的过硬的理由。

 OK,今天时间很晚了,直播就到这里,非常欢迎大家能在我的雪球上提问互动,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今天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嘉宾发言仅代表其个人观点或特定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以“应变·坚守”为主题,雪球在5-6月举办首届线上调研盛会 ——  #2022首届雪球调研大会#,并联合各大交易所、券商投教基地、热门上市公司、百位影响力雪球调研达人,和千万投资者一起通过直播、访谈等形式畅聊震荡行情下的应变与坚守。

如果你有想与大家探讨、分享的上市公司,欢迎球友们自行组队报名,单人直播或双人组队直播均可。同时调研君也在积极邀请明星上市公司参与,与企业高管的对话机会将在报名直播的用户中优先产生哦!【雪球用户报名通道】

【企业报名通道】同步开启:如果您的公司想参与雪球调研大会,与投资者们在线云调研,畅聊企业在震荡市场下的攻守道,欢迎点击链接报名,调研君将会在筛选后联系企业沟通直播活动事宜。

全部讨论

2022-07-04 20:31

这么丰富的内容,既然没啥人看

2022-06-14 03:09

跑步错过了当天的直播,回来看文字版,非常精彩,谢谢雨枫老师的分享!

2022-06-11 00:52

2022-06-10 23:34

蔚来汽车价格高,量就上不去,上不去就导致换电无法有大规模优势,难以为继

2022-06-10 18:1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