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大教主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0喜欢:0
目前港股平安确实是比A股更好的选择[斜眼]

热门回复

我这边的泰康沈园主要是依托周边的浑南医大一的资源,自有医疗服务能力较弱。然而三甲医院本身不缺客户,不太可能为泰康的客户提供单独的VIP服务。而平安则是自有+外接两种医疗资源模式,就连全球用药和医疗的可及性也更好。如果成功可能规避掉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缓,中产以下客户“精致抠”的影响。线下已经有10家机构了,进展速度符合预期。

平安养老社区主打的是近郊,与泰康和太保比,平安的优势主要在于线下医疗服务机构更多,自有人力更多,线上+线下模式更均衡;养老产业在于居家的产品丰富程度和产品+渠道的搭建更领先。

平安的执行力还是比其他公司好,快。发现不对立马改,这是代价最小的,最近这两年我越发看到平安聚焦客户需求(不管是居家养老中的软件硬件方面还是供应商的问题),时刻的在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从康养不难看出,不是谁先开始谁就好,反而平安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多年的医疗资源和数据的积累,加上现在地皮便宜,更可能是一个进入的好时机(软硬件都具备了)框架打好了,就是剩打磨了。很难看到其他保险公司长期聚焦客户实际需求的公司,平安可能有很多问题,但是在保险领域他可能就是最好的,反正我没有看到其他公司这样。

也不算近郊,已计划的项目大都在中心地区。有很多很多的东西,所以平安很有可能走出好的赚钱模式
我去泰康燕园的时候总感觉医疗资源不是很友好,大部分资源不像平安有优势。平安的模式更适合大多数客户,有些还是需要打磨打磨。

这几家保险公司,平安更有可能走出好的生意模式,就拿康养说分两种一种市中心(平安臻颐年)另一种远离城市中心的(泰康、太平洋)。
对客户来说市中心的模式更适合颐养晚年。
对集团来说可以利用市中心的优越资源,节约成本,减少重资产。社会资源+集团资源双向滚动

港股流动性大,一旦证实平安模式的赚钱效应,后续港股很有可能超过A,不过我认为还需要一些时间,臻颐年和居家都需要进一步的打磨。

几家保险集团在A股港股估值差异挺大。新业务价值回升第一步,投资端表现复苏第二步,要是到了产品验证驱动的阶段,没什么便宜可买了

执行力和组织架构真可以,原本医疗线下机构多个,现在同时启动好几个项目,对政策的敏感性也不错。暂时政策逆风,泥沙俱下

前几个月我去泰康走访的时候看到墙上挂着“搞钱”之类的横幅有很多,不知道是员工私自挂上去的还是公司就这样的。反正如果不改就这样短期可能没什么,长期很容易出问题,到时候损失更大。

是的,就像你说的,在打磨打磨生态会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