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17喜欢:4

$比亚迪(SZ002594)$ DM5.0是为2024-2026年的淘汰赛准备的,不够的话还有DM6.0的备胎,比亚迪罕见地使用了夸张的“工业奇迹”“大秦启航”来营销第五代DM技术和首发车型,足见他们的重要性和突破性;论规模、成本和技术,放眼望去,比亚迪的对手在哪里?只有合资品牌和世界汽车销量霸主丰田汽车,别整天拿$赛力斯(SH601127)$华为们和 $小米集团-W(01810)$ 来吓唬自己。

今年3月底,在财报投资人沟通会上,王传福表示,目前新能源行业已进入淘汰赛,2024年—2026年是规模、成本和技术的决战。中国车企新能源产品加速投放将会蚕食合资品牌市场,未来3年—5年,合资品牌份额将从40%下降到10%,其中30%是中国品牌未来增长的空间。

王传福称,2025年,比亚迪将会在DM混动技术、智能驾驶以及芯片算法等领域加大投入,其中DM混动技术有望成为比亚迪业绩增长的重要推手。王传福表示,第五代DM混动技术可以实现馈电油耗2.9升/百公里,满油满电实现里程2000公里。由于目前车型处于供不应求情况,将逐步根据市场情况在5月份进行第五代DM车型的切换,第五代DM车型的产品热度有望延续1年—2年。

比亚迪今年下半年将推出一批20万以内搭载了城市NOA的车型,有供应商方案也有比亚迪自主的方案。王传福称,比亚迪的优势在于规模,能够拿到全球供应商最好的资源和价格,供应商包括TI、华为、英伟达、地平线。比亚迪目前已经建立4000多人的智驾团队,芯片、算法、感知等方面做了很大投入,随着时间推移会展现出优势。在电动化方面,比亚迪计划围绕高端车推出固态电池、高能量密度产品。

王传福还表示,随着价格战深入,单车毛利将会下降,比亚迪将通过提升规模争取保持总的盈利水平。2023年比亚迪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毛利率达23.02%,同比增速2.63%,而在2022年上述业务毛利率同比增速为3.69%。高度整合、规模化优势、出海战略、品牌高端化会对毛利带来贡献。

王传福称,去年比亚迪海外销量24万辆,今年目标为50万辆,2025年100万辆,未来三年倍增式增长。

在3月举办的2024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王传福曾预测称:“未来3个月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可能会突破50%”。话音刚落,4月中旬,乘联会数据显示,在4月上半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批发、零售渗透率双双超过50%,实现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的反超。这一历史性节点,比原定的2035年定下的国家规划目标,提前了11年。

全部讨论

$比亚迪(SZ002594)$ 第五代dm技术的第一个爆点发动机热效率被证实了,接下来的爆点会是哪一个?

dmi5.0卷合资车40%到10%份额。
下半年出20万以内的城市平价noa。。
下半年比亚迪平价智驾。。。
看大家信不信比亚迪,比亚迪的蓝图很美好。。通吃。。

05-25 18:11

当谈及未来的市场格局时,王传福说,当下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的时代,车企在未来3~5年如果没冲上去,就没机会了:$比亚迪(SZ002594)$
Chinese carmakers, which command a 30% or more cost edge over European rivals, took 网页链接{19% of Europe's EV market} last year, up from 16% in 2022, according to the Rhodium Group.
"And the window is closing. From my point of view, we have two or three years. If we are not fast...it will be really tough (for German industry) to survive," Thomas Schmall, a board member at Europe's top carmaker Volkswagen (VOWG_p.DE) said at the Reuters Events Automotive conference in Munich.
Today, it is no longer size that guarantees survival, but speed," he told Reuters.

05-25 13:36

会不会冲击比亚迪汉?

05-25 18:42

王传福还表示,随着价格战深入,单车毛利将会下降,比亚迪将通过提升规模争取保持总的盈利水平。
从字面上来理解,比亚迪2425年的总利润都不会有大的增长,那股价还咋涨啊?
从另一个方面面来看,价格战让市占率越来越高的BYD都无法增利, 那其他厂家大部分都会活的很艰难。没准25年底一看目前市面上可见的品牌会有50%消失…

05-25 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