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0喜欢:2
回复@虎吃海喝_大消费: 其实您说的这个规格和标准是非常高的了,基本上实现以上的配置后是可以让VR使用者在视觉上完全体验身临其境的配置要求,短期内实现确实不现实,主要卡点在算力和功耗上。保证这种算力的同时还需要尽可能的降低功耗还要再满足VR便携式的需求,这种产品要求在现在的技术水平看来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可能要等芯片突破当前的冯诺依曼架构,变成“存算一体”结构的计算芯片才能够满足算力强+功耗低+便携性的要求。

不过,现在这个阶段实现体验感接近的方法也有,其中的一个方案就是:眼动追踪+视觉焦点加强渲染的方法:在你注意力集中的地方用高强力算力渲染图形,其他地方的渲染算力要求不高,这样在使用者的体验感上其实可以达到差不多的效果,使得在相同算力的情况下使用者实际体验感大幅增强。PICO 4 pro和 明年的META 的Project Cambria等高端些的机器基本上都会配置这种技术。

其实只要是工程学上的问题而不是第一性原理上没法实现的问题,人类过去这么长时间的技术历史经验表明都可以将工程学问题解决,很多当前无法实现的效果总也能找到迂回的解决方案,个人觉得不必对行业的技术发展的时间悲观,你看过去iPhoneX 2017年11月上市大幅带动了面容识别技术的发展,你看现在才2022年,也就不到5年的时间,面容识别技术基本上渗透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其中有一个技术加速的重要变量容易被忽略,那就是AI。

个人觉得不能小看了AI对于科技行业发展的加速能力,过去要很多年才能解决的一些工程学问题,现在通过AI训练,可能AI用几个小时就把一个过去超大工程量的工程学技术解决了,比如在医药生物中的高分子化合物设计合成、癌症诊断、数学物理学科的各类模拟仿真学术研究、甚至现在已经扩展到艺术、文学等人文领域的生产中,大大加速了这些领域生产效率。

现在硬件没法适配的领域中靠算法解决的案例还有很多,达到您说的那种VR使用体验效果的时间也没必要一定等适配硬件(芯片)出来才能解决。解决的方案还是很多的,时间上个人感觉不必悲观[赞成]。这是我个人的观点。$歌尔股份(SZ002241)$ $Meta Platforms(META)$//@虎吃海喝_大消费:回复@虎吃海喝_大消费:“VR/AR需要1个眼睛16K,两个眼睛32K,视网膜级屏幕,320HZ的刷新率,需要GPU非常牛,8-10年后高通芯片才可以达到这个能力。硅基材料芯片做不了。VR/AR对芯片要求非常高,主要就是GPU的渲染能力。”
引用:
2022-09-30 00:29
这东西用的时间长了再看电脑屏幕也像是vr里出来的。。。还是有点晕。几点:1,pico 4这分辨率还得提高啊,像素块都清晰可见。2,游戏距pc或者手机的还相差甚远,需要针对vr去优化,比如需要能快进,而不是等半天啥也操作不了。3,有时候还会卡,可能软件程序问题,可能算力问题。不过大方向是对的...

全部讨论

请问VR/AR目前使用的是MINILED还是LCD?

2022-10-02 13:59

感谢!

2022-10-02 12:33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