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对于大道之前提到的有一个点慢慢有了些感触,即消费品行业能自己亲身去感受得到产品的好坏很重要。延伸一下应该是消费零售行业,自己是产品的使用者,或者可以观察身边人消费习惯很重要,重要性远大过可以接触到管理层或去看报表分析 ROE等财务指标。因为消费品行业报表只是后视镜,重要的是预测未来同时做出与大众共识不同且精确的解读,这时候买点一定是能一眼定胖瘦通过简单EBIT/EV 等简单估值手段判断的时候。
消费行业是一个个人投资者竞争优势远比机构投资者大,信息差几乎没有的行业。一个小镇做题家一年要买上百只股票的基金经理,又怎么可能会比周围同事人手一个LV/Celine 的人懂 LVMH。消费者不懂资本配置,不懂产品的各种理论但是她会告诉你这个创意总监的历史和她选择的原因。彼得林奇在这个点上的说法是相当正确的。应该线下真正接触一下供应商、零售商而不是在空调房里看文章/二手资料/敲键盘。对于这一类非品牌消费者,但又不自知执着投这个行业的人最容易犯错的地方在于乱类比与武断下结论。比如拿同一行业拿其他国家的案例生搬硬套,或同一行业不同公司发展历史进行联想,企图证明自己比市场其他人更聪明更勤奋。世界上绝无两条一样的河,一点点变量(人均收入/消费习惯等等)的改变在这个行业都足以影响终局。学习历史进行再抽象是一种第一性原理的学习方式,但还是要时刻记住这只是后视镜视角。真正的第一性思考,应该是能在加入新的变量后结合老的模型进行准确未来预测。
同时在这个行业散户也容易犯因为我是某品牌用户而不思考直接买公司股票的毛病。一方面自己永远只能代表一小部分人,远不能代表所有人。这一类人容易得出一些很荒谬的结论,最典型的仍是以自己为起点线性外推。一方面容易因为自己很喜欢,就用一个特别宽松的估值标准去判断标的,明明很差的商业模式也视而不见。